APP下载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

2017-02-04付卫康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互联网金融

付卫康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现代互联网科技的断发展,使人们将互联网应用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目前我国的金融管理制度相对落后,落后的金融法规难以有效的规范有效的金融行为。因此,要高度重视整合现行金融法规,补充互联网创新业务中的法律规制,提升金融法法律的层次,构建和谐的互联网金融保护机制,促进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特殊风险 防范措施

近几年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各行各业的工作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融业同样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业正在飞速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千家万户。例如,面向个人理财的余额宝,高于普通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规模在数月内可达到数千亿,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安全性也得到了具有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多的特殊的风险,需要广大市民加强防范。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特殊风险

(一)基础技术的落后

互联网金融技术主要是依靠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发挥各种作用,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归于国外IT巨头,这就直接限制了我国核心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国外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较大的影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如互联网上一些常用的门户软件、浏览器系统均是由国外引进,使得我国在基础技术上的成果和国外的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异,安全性能较差,导致部分计算机病毒很容易就可以侵入,若对黑客的攻击不进行较好的预防,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利益。另外,互联网金融在运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金钱交易,会使大量的不法分子进行直接的攻击,因此,要做好防范措施较为重要,可有效解决投入大量人力、资金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技术,掌握较好的核心技术。

(二)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度具有一定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在合约期内交易双方能否按时履行义务所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本身就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两种特点,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在进行开展的过程不能够有效的避免虚拟性和开放性所造成的影响。金融机构可使现实信息开展虚拟化的金融业务,有效的增加分支机构设置,将经营网点进行有效的扩充,交易双方依托虚拟的网络进行直接的联系,导致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双方过程中不确定彼此是不是真实有效的身份,导致缺乏信用了解,提高了交易风险。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互联网金融出现信用风险,若第三方是电子商务平台,对企业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虚假性,真实性较低,导致互联网金融交易势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互联网金融由于发展过于迅速,导致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网络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管理缺少较为系统化的规定。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一定的交易,发生违规操作会直接导致交易风险。我国的银行法、保险法一般均是采用传统的金融交易法律,没有较为合理的保障互联网金融交易体系,对互联网金融中电子合同、个人信息、交易者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能够给予有效的保障,再加上互联网市场的监管力度较差,使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交易出现较多的风险。

(四)大规模交易处理不力

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本身就具有基础技术的缺陷,在受到特殊时期的大规模交易时, 对突发的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大量的不良后果。 例如“双十一”、“双十二”、等节日,网上交易会在某个时间段暴增,使得交易平台出现系统崩溃、服务器超负荷等问题。

二、应对的措施

(一)政府

政府树立良好的榜样,制定关于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在建立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的时候,要根据互联网金融基础法和详细规章条文的法规制定,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力度,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不断改革,根据问题进一步的细化监管制度条例,只有有效的推动互联网的综合发展。

(二)金融业

金融业要从自身做起,首先要自觉的遵守行业的规律,提高自身的自觉意识,开展有效的金融监督,可寻找行业伙伴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积极的配合银监会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金融业要积极地和政府、科研机构、高校进行和长期的密切合作,进一步的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建立便捷、可靠的互联网渠道,使得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迅速相适应。

(三)投资者

投资者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学习,要配合法律监管部门限制互联网平台上出现的虚假信息,非法交易的行为,恶意欺骗的语言等,若出现,要积极的向有关部门举报,与此同时,要重视对自己相关账户的保护,提高对个人资料和隐私的保护意识,提高投资者的理财素质。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讨论,要使得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呈现规律化,合理化和法制化,需要政府、金融业和投资者三方势力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有效的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全面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7):100-103

[2]李一凡.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探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4,(10):52,54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互联网金融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