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7-02-03黄敏烨

现代园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海珠区管养广州市

黄敏烨

(广州市海珠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地理位置及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海珠的东部更是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并建成了广州市中心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结合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海珠区提出打造“广州绿心”品牌,通过以良好的园林绿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营商和居住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因此,如何做好园林绿化管理是海珠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1 海珠区园林绿化的基本情况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中部,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围绕着该区,广州新中轴线南段横穿该区的中心。近年来,海珠区坚持“经济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建区,文化立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全区的经济、教育、环境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市新的中心区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海珠区总面积约9040万m2,截至2016年末,建成区面积6304万m2,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554.57万m2,建成区绿地率为24.66%,户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6m2。

2 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现状

2.1 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按照海珠区政府的职能设置,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挂海珠区园林绿化局牌子)为该区园林绿化行政主部门,该局内设有园林管理科、园林景观科,下属设置事业单位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和海珠区公园管理中心。其中,园林管理科负责涉及城市绿化类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城市主、次干道附属绿化及居住区公共绿化小游园的日常养护资金计划编制。园林景观科负责辖区城市新建公共绿地、公园的建设和下属公园的行政管理。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对应园林管理科,负责城市主、次干道附属绿化及居住区公共绿化小游园的日常养护计划具体落实和应急处置工作;海珠区公园管理中心对应园林景观科,负责区属公园的日常具体管理工作。

2.2 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模式

自2013年起,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全面采用社会化管理模式,即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取具有资质的园林绿化公司负责辖区内公共绿化和公园绿化的管理。其中具体招标计划的编制和资金管理由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内设科室统筹实施,招标完成后分别由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养护计划的落实和具体监督等事宜。通过分工协作,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实现三级管理模式,即主管部门(局机关科室)——具体监督单位(事业单位)——具有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有效地形成分级管理制度。

2.3 珠区园林绿化管理机制

海珠区园林绿化养护采用按区域片区或公园片区分标段进行公开招标,养护期限一般为2年或3年,合同采用1年一签的方式进行。养护招标、合同签订、资金复核和拨付的权限在局机关科室,养护单位的日常管理、考核评比、养护质量验收、资金初核等工作在局下属事业单位。局下属事业单位既要负责日常的巡查监督、养护计划落实,又要负责检查养护质量和养护单位安排人员、机械等到位情况,并将相关结果反馈对应的科室。局机关科室再根据事业单位反馈的情况进行抽查和复检,检验养护单位是否按照合同履行养护要求,并以此作为每年续签合同的依据。通过分层分级管理,将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进行分解,避免权力和工作过分集中,导致工作疏漏或腐败,继而影响养护质量。

3 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园林绿化管养要求高,但政府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广州市为我国第三大城市,市政府对市容市貌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近年来广州市推进精细化、品质化城市管理,将城市环境作为招商引资、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要求各区加大以园林绿化为主的城市管理力度。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内有广州地标广州塔、琶洲会展、广东海珠湿地国家公园、黄埔古港古村等重要景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量大和要求严格。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园林管理科共有5人,其中在编公务员2人,借调人员3人;园林景观科共有4人,其中在编公务员2人,借调人员2人;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共有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司机8人;海珠区公园管理中心共有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人,行政管理人员28人,工人21人。因此,作为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只有37人,平均每人管理的公园绿地面积约42万m2,管理压力大,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与高标准绿化管理要求相互矛盾,难以达到精细化、品质化管理。

3.2 园林绿化养护资金来源单一,管养经费缺口较大

目前,海珠区园林绿化的管养经费主要来源为政府投资,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市财政给予少量的补贴或划拨,园林绿化经营性收入补贴几乎没有,社会投资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海珠区园林绿化维护量为1554.57万m2,根据《广州市绿化条例》、《广州市公园条例》等法律法规标准实施管养,所需养护经费近1亿元,而区财政仅能承担约5000万元,资金缺口占总经费50%左右。尤其以公园为例,市属公园每年投入绿化养护经费在12元/m2以上,而海珠区公园每年投入绿化养护经费仅4~5元/m2,要达到市属园林绿化的管养标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3.3 园林绿化巡查考核方法落后

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虽然已建立了《广州市海珠区城市绿化养护考核制度》,明确由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对各养护标段实施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中标单位的资金拨付相挂钩。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全区绿化面积广、分布不均,目前只能由管理人员通过日常车辆巡查方法进行监督养护效果,较难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细致化检查,也缺乏市民群众对绿化评价的参与度。由于巡查方法落后,较难全面体现全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现实情况。

4 海珠区园林绿化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建立四级网格化绿化养护监管网络,破解人员不足问题

发挥街道办事处、居(村)委熟悉次干道和内街巷的绿化情况,且人员较为充足等优势,将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承担的次干道和内街巷的绿化管理移交至所属的街道办事处,建立起区主管部门——区绿化专业部门——属地街道——养护单位的4级网格化绿化养护管理机制。主要有3方面优点:一是区主管部门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领导市民重点关注的交通主干道以及主要广场、小游园等重点区域园林绿化,对这些区域实行“精而细”的管养,提升重点区域绿化档次。二是区主管部门在减少管理面积的情况下,可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行政执法及行业管理,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三是街道作为属地管理部门,承担属地环卫、城管等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整体,由街道兼顾承担也不会增加太大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4.2 创新绿化养护投融资体制,破解资金不足问题

由于当前海珠区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来源单一,为拓宽融资渠道,建议可鼓励和引导民间、外资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如将城市附属绿地设施和公园设施公开招租经营或冠名,由参与经营企业承担经济收益的同时负责相关绿化管养责任,分担养护经费,减少政府支出。目前,广州市的传祺公园、广发公园就分别由广汽集团、广发银行出资冠名建设,企业在取得广告宣传效益的同时,政府也节省了资金保障了公共效益。

4.3 应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技术,建立多元化绿化养护监督考核途径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应用广泛,微信、微博已成为广大市民的社交应用软件,拥有广泛的群众用户。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可以开通园林绿化养护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动广大市民群众对绿化养护工作进行找茬,并对积极参与的市民群众给予流量、话费、奖金等奖励,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绿化养护监督的积极性。此外,借助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还可以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接受市民投诉,收集市民对绿化养护工作的要求,及时解决市民有关绿化的问题,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通过建立开发式的互联网平台,既可以减少政府管理部门的日常巡查力度,提高绿化监督的覆盖面,又可以给予养护中标单位一定的压力,让企业了解监督无处不在,迫使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机械、人力和物资按标准进行养护。

[1]陈自新.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2001(05).

[2]王寿.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政策的再思考[C].生态园林论文集续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海珠区管养广州市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