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轮养二茬养殖新模式

2017-02-03杨丽丽杨卫明张清毅李敦岳陆水良

水产养殖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棚沼虾罗氏

杨丽丽,杨卫明 ,张清毅 ,李敦岳,陆水良

(1.海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嘉兴 314300;2.百步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312)

近年来浙江省海盐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种苗质量参差不齐,“老头虾”情况年年发生,白斑病、偷死病等疫病也时有发生,导致养殖南美白对虾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严重阻碍了海盐县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是海盐县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其养殖技术、养殖条件、苗种、销售等都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提高经济效益,部分养殖户开始探索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根据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生物学特性,南美白对虾生活于中部水层,而罗氏沼虾是生活于底部水层,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使它们和平共处;罗氏沼虾又能将一些病死或体弱、濒临死亡的不健康对虾吃掉,却较难捕捉健康对虾,罗氏沼虾自身不感染,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链。第一茬可实行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第二茬单养罗氏沼虾,杂食性的罗氏沼虾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起到“清道夫”作用,摄食残饵和有机碎屑,提高饵料利用率,也为第二年的养殖做好清塘作用。同时,罗氏沼虾相比南美白对虾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发病率低,适合第二茬养殖。通过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轮养二茬养殖方式,利用了两种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各自优缺点,可有效提高两种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池塘条件

池塘必须水源充分、溶氧量高、宜于排灌。根据罗氏沼虾主要栖息于池塘底部和在塘边爬行的习性,在放养虾苗前,应去除塘底过多的淤泥,底质以泥沙为底,塘底淤泥控制在10~15 cm即可。罗氏沼虾养殖池塘面积 5×667 m2~6×667 m2为宜,面积过大,不方便管理;面积过小,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根据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养虾池塘不需要太深的水位,一般以1.2~1.5 m为宜,有利于池水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也便于虾体得到阳光照射,有利于虾体钙质吸收,促进甲壳生长。

2 放苗前准备

2.1 钢丝绳小棚设施

建设2个池塘钢丝小棚,面积各为1.5×667 m2。首先在池塘中央每隔5 m竖上一个4 m高的水泥杆,上面安放钢管;从钢管向两边辐射钢丝绳,钢丝绳底端浇筑水泥砼作为固定用,钢丝绳上覆盖一层尼龙薄膜,塘埂水泥砼之间要预留30 cm左右的水泥槽用于排泄雨水,内置底增氧。使用钢丝绳可以利用其柔软度抵抗台风和暴风雨。

2.2 清塘消毒及肥水

放养前虾塘须干塘曝晒,清理淤泥和杂草,对塘堤和进排水涵闸进行修整。放苗前10~15 d,将小棚和养殖池塘用生石灰100~150 kg/667 m2化浆除渣后全池泼洒,2 d后进水50~60 cm。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在虾苗下塘前5~6 d投放发酵的有机肥70~100 kg/667 m2,培肥池水呈黄绿色,根据水体透明度对水质肥瘦情况灵活掌握。

3 虾苗放养

3.1 虾苗暂养

虾苗对水温要求较高,4月中旬,从湖州采购罗氏沼虾苗,将罗氏沼虾暂养,放苗前让装有虾苗的尼龙袋在池塘水中漂20~30 min,待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慢慢将池水灌入袋中,使虾苗适应池水温度,然后将虾苗放入池内。水温保持在22~25℃之间,期间,底增氧24 h开启。待5月中旬将罗氏沼虾苗放入露天池塘。6月上旬,从湖州采购第二批罗氏沼虾苗,暂养在两个钢丝小棚中,待南美白对虾开始销售时,进行补苗。

3.2 池塘放养

5月中旬,水温为22~25℃时,当露天池塘和小棚里水温差不多时,将小棚的塑料薄膜掀开,使露天池塘和小棚里水温一致,随后,选择在晴天10:00在小棚里进行捕捞,将小棚中暂养的罗氏沼虾放养至露天池塘中。5月下旬,从福建购买南美白对虾淡化苗,放入原有罗氏沼虾的池塘中,两者进行混养,放养地点要选择在虾塘避风的一边,切忌迎风放苗和雨天放苗。南美白对虾每667 m2放养4万尾,罗氏沼虾每667 m2放养0.5万尾m2。虾苗应一次放足,规格一致。待8月虾体长大后对南美白对虾用地笼捕捞,罗氏沼虾则用网进行轮捕,捕大留小,于8月再进行补充一批罗氏沼虾苗,从钢丝小棚中转移至露天池塘,667 m2放1.5万尾。

4 投饲管理

在小棚暂养时由于早期水中繁殖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可以满足幼虾生长的需要,虾苗下塘后7 d内可摄食天然饵料。投饲初期,虾活动范围小,全池均匀投喂。当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时,不用另投喂罗氏沼虾饲料,正常投喂南美白对虾饲料即可,选择全池投喂,以四周投放为主,日间向稍深水域投饲,夜间向稍浅水域投饲。初期日投饵2次,7:00—8:00,16:00—17:00,两次投喂量占一天投饵量的比例约为4∶6。检查虾的摄食情况,设置料台,一般以2 h吃完为好,投喂次数两个月后增加到3~4次。当单养罗氏沼虾时,选择使用罗氏沼虾专用配合饲料。水质不好、天气闷热、大雨时少投或不投;大批虾蜕壳后足量投喂;水温低于20℃、高于32℃时减少投饲量。

5 水质管理

罗氏沼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在小棚暂养时,全天开启底增氧,每10 d左右泼洒水质改良剂如EM菌,确保池水水质良好。在露天池塘养殖时,也要加强水质的控制、调节。进水换水需经孔径318 μm(62目)的筛网过滤,以防鱼卵及小杂鱼进入虾池。养殖前期以浅水为好,每隔10 d注水10~15 cm,直到水位达1.3 m以上;养殖中后期,每隔3 d注水7~8 cm,直至池塘水位达到1.5 m以上,保持水位。每隔12~15 d换1次水,每次换水的量不超过总水量的25%。养殖期间定期使用生石灰,每隔15~18 d,用生石灰浆10 kg/667 m2全塘泼洒1次,调节水体酸碱度。一般每隔12~15 d使用1次生物制剂,前期主要选用以酵母菌、乳酸菌为主的EM菌;中后期由于已进入溶氧不稳定的高温阶段,建议应选用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

6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预防措施有:定期施用生石灰,使池水保持良好;定期用漂白粉等对池水进行消毒;投喂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VC、大蒜素及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虾体质。用药需符合NY5071规定,一旦发现病、死虾,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7 日常管理

为防止出现缺氧浮头现象,每667 m2池塘应配置功率为1 kW的水车式增氧机1台。进入7月后,虾对溶氧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多注水、换水,每隔1星期大换水1次,以保持水质的清新和稳定。晴天中午开增氧机,若是阴天和阴雨天分别在早晨和半夜开机,一般情况下,开机时间约为2~3 h,晚上4~6 h,保持池水溶氧量维持在5 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在3 mg/L以上。必要时可以施增氧剂以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防止缺氧浮头造成损失。坚持每天巡塘,检查进排水口过滤设施是否存在破损问题等,防止虾的外逃和敌害生物的侵入。做好记录工作,定期测定水温、pH值、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等。定期检查机电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8 起捕

南美白对虾于8月采用地笼捕捉,大约1个月时间捕捉干净。第一茬罗氏沼虾于8月用网目3.5 cm的拉网,捕大留小;第二茬在10月捕捞,二次轮捕期间隔15 d以上。当水温下降至17~18℃时干塘捕捞,用疏网将鱼捕起,再用密网捕虾,最后排干水,将虾全部捕完。

9 小结

该模式采用混养和轮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了单一养殖时出现的养殖区域、养殖池塘老化及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病害(如偷死病)和生长速度缓慢等一系列问题。第一茬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是利用同科不同种生物之间习性特点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实质是通过生态防控改善环境因子,控制病害的发生与传播;第二茬单养罗氏沼虾一方面可利用罗氏沼虾杂食性的特征,摄食南美白对虾的残饵及池塘里有机碎屑,提高饵料利用率,又可改善养殖水质环境,为来年的池塘养殖环境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罗氏沼虾相比南美白对虾发病率低,对抗天气变化能力强,可有效规避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该模式第一茬采用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8∶1的方式开展养殖,南美白对虾667 m2产270 kg,罗氏沼虾产25 kg/667 m2,比单养南美白对虾提高15%左右的产量,同时增加了罗氏沼虾的产量;第二茬单养罗氏沼虾,667 m2放1.5万尾,产75 kg/667 m2,整体两茬的效益为7 641元/667 m2,全程没有虾病暴发,采用这种低密度放养、错开时间上市的养殖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研究指出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时放养密度按7∶1的比例搭配放养为最优,罗氏沼虾比例较小,达不到吃食病虾的量,抑制南美白对虾病害和增产效果不明显;罗氏沼虾比例过大,吃食南美白对虾较严重,导致虾个体大,产量低。本模式第一茬采用8∶1的比例,也并没有影响南美白对虾的产量,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适宜的搭配比例范围,挖掘水体生产潜力,降低养殖成本,进一步提高养殖池塘的整体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小棚沼虾罗氏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工厂化、小棚、大汪子…… 400精英齐聚山东,探讨北方养虾新思路
疫情当下,上半年华东地区小棚、工厂化、土塘白虾如何应对?
“茜草+温棚”高要罗氏沼虾养殖新模式 中国罗氏沼虾之乡养殖面积3.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