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豫东地区常规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2虞城县农业局宋方红

河南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豫东结薯切块

虞城县农业局 宋方红

马铃薯豫东地区常规高产栽培技术

虞城县农业局 宋方红

马铃薯豫东又叫土豆、洋芋、地蛋等,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马铃薯适应力强、分布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皆可种植。根据豫东气候特点、马铃薯的市场价格和人们的餐饮习惯,马铃薯可作为豫东地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推广。现将豫东地区马铃薯常规高产栽培技术做一阐述。

一、栽培时间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根据豫东气候特点,马铃薯一般以2月中旬定植为宜。块茎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 ℃。当地温高于25 ℃时,块茎停止生长,薯块就不再膨大。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25 ℃,当气温超过39 ℃时停止生长。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就是生育期的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 ℃条件下,而适于块茎持续生长的这段时期越长,总重量越高。

二、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如果一块地连续种植马铃薯或其他茄科作物,不但会引起病害加重,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一旦缺乏,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与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三、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的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机肥为主,配合磷肥、钾肥。一般每667 m2施有机肥1000~1500 kg, 过 磷 酸 钙 15~25 kg, 草 木 灰100~150 kg。基肥应结合做畦或挖穴施于10 cm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播种时,每667 m2用氮素化肥5~8 kg做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四、精选种薯,切块催芽

(一)选择高产优质品种

要选择中小薯做种薯,选择薯形规整,薯皮细致柔嫩光滑为宜。选用适宜的优良脱毒种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在豫东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有:荷兰15,郑薯6号等。在种植前要保证所选种薯不烂种、不带病。

(二)催芽

催芽于播前25 d进行,切块应充分利用顶端优势,采用螺旋式斜切法,使切块带顶芽。较小的薯块可从顶部贴近芽眼纵切。底部(脐部)一定要削去皮,易打破休眠。每1000 kg种薯切45~50块,每个切块重 25~30 g且有 1~2芽眼。每 667 m2用种量150 kg。切块气温应不低于10 ℃,当切到有病茎块时,除将有病薯块销毁外,同时要用0.1%的高锰酸钾或75%的酒精对切刀消毒。做到每人两把刀,一刀切块,一刀消毒。防治环腐病、青枯病、黑胫病的传播。

(三)拌种

种薯切块后,立即用甲基托布津100 g,农用链霉素14 g,杀菌干粉2 kg充分均匀后拌种150 kg,在10 ℃以上的气温下晾晒1 d,然后上炕催芽。

(四)催芽床土准备

选用无病菌、无虫害的沙壤土,湿度以手握成团,平胸松手落地散碎为宜,过湿易烂种,过干发芽慢,更不能有冻土块,并用50%多菌灵对覆盖土壤消毒。

(五)催芽方法管理

在阳畦内均匀铺8 cm厚的土,然后摆一层种薯,种薯上覆土2~3 cm厚。这样一层沙土一层薯,一般摆放3~4层,之后加盖农膜草苫或其他覆盖物保湿避光,温度保持15~25 ℃,低于 10 ℃或高于 35 ℃易烂种。当芽长1.2~2.0 cm时,将出芽薯块取出放在10~15 ℃有散射光的室内或大棚内练芽,芽见光会停止伸长而变绿,使芽变软而结实粗壮,避免播种时伤芽。茎块运输用竹筐或纸箱,轻拿轻放。催芽也可在具有保温、增温效果的室内、冬暖大棚、拱棚内进行。

五、合理密植

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与单薯重确定的。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常规栽培条件下,每667 m2种植3200株,每株以2~3茎为宜。

六、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苗

马铃薯苗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补苗时,缺穴中如有病烂薯,应先将病薯和其周围的土挖掉再补苗。土壤干旱时,应挖穴浇水且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减少缓苗时间,尽快恢复生长。

(二)中耕培土

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齐苗后及时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8~10 cm,并结合除草;第1次中耕后10~15 d,进行第2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3次中耕,要更浅,并结合培土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培土厚度以不超过10 cm为宜。

(三)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等,要及时做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初次用药在开花始期进行,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病毒病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30%盐酸吗啉胍药肥混剂900~1200倍液,每隔7~10 d喷药1次,连续喷2~3次。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土蚕等,可在早晨6-7时或下午5—6时用48%毒死蜱乳油600~1000倍液滴灌,防治蚜虫可用25%吡虫啉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

七、适时收获

马铃薯经过60~70 d的生长,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表皮变硬,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限度,即为马铃薯的最佳收获期。

猜你喜欢

豫东结薯切块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西兰花切块去芯机构设计与试验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浅析豫东红脸王的唱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