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应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

2017-02-01刘忠元

中国种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春小麦河西走廊河西

刘忠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兰州730070)

河西走廊应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

刘忠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兰州730070)

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是该区域优势粮食作物。近年河西地区春小麦种植面积直线下降,根本原因是春小麦生产耗水高且比较效益低。在河西地区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是实现节水高效,提高小麦品质,增粮保生态的有效措施。应在品种筛选、配套栽培技术、复种作物、生产加工等科技支撑和政府扶持方面做出努力。

冬小麦;恢复;规模化生产

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直以来以占全省20%的耕地生产和提供全省60%以上的商品粮,在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小麦是该区域优势粮食作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受小麦黄矮病大发生的影响,河西地区由冬春小麦混种区改为单一的春小麦种植区。进入21世纪以来,水资源持续短缺和农业用水居高不下的矛盾异常尖锐。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普遍进行了以水权和水价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河西地区春小麦种植面积直线下降,其根本原因是春小麦生产耗水高且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同样高耗水耗肥,但产值较高,劳力资金投入奇高的制种玉米连年扩种,且大水大肥多年连茬种植,地膜化肥面源污染严重,其结果是农业高耗水问题没有解决,小麦生产也被挤垮。河西种植业结构畸形演变,大批种粮(小麦)的农民成为买粮吃的农户。兰州等省内主要城市的面粉大量从省外调入,全省每年小麦需求量450万t,需从省外调进200多万t,主粮安全问题异常突出。

1 恢复冬小麦种植的必要性及优势

根据问题导向与市场需求,从解决目前小麦生产高耗水低效益的问题着手,经过多年实地调研,认为在河西地区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是实现节水高效、增粮保生态的有效措施。

1.1 冬小麦是抑制风沙保护生态的作物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河西万木凋零,风沙肆虐,而此时也是冬小麦出苗越冬及返青期,整个冬春季节地面被冬小麦覆盖,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度,还可有效固定地表松软土壤,减少风蚀,抑制沙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这对地处沙尘源前哨的河西走廊尤其重要。随着国家对河西走廊生态屏障建设的高度重视,冬小麦和冬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规模化种植正在被重新认识。

1.2 可有效规避河西走廊干热风,降低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 河西干热风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而冬小麦一般较春小麦早熟15d左右,于7月15日前后收获,可有效躲避干热风,降低吸浆虫双重危害,雨水较多年份还可减少小麦根腐病及白粉病,产量较春小麦提高10%以上。遇较大灾害年份,增产稳产效果更加明显。

1.3 可与春小麦错开灌水时间,缓解供水压力,节水并高效用水 河西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且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春季降水极少,占全年降水的20%,而7-10月份降水较为集中,占全年60%左右。冬小麦在秋末播种,此时天然降水多,土壤底墒充足,可保小麦全苗壮苗,节约库存水源。次年浇返青水较春小麦早15~20d,可避开春小麦灌头水(4月底)的用水高峰,促使冬春小麦均衡灌溉,避免了与其他作物争水的矛盾,缓解春季农田供水高度集中的压力,为有效实施生态节水创造条件[2],还可均衡使用劳力。

1.4 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高产高效 河西走廊无霜期143d,属于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地区。7月中旬冬小麦收获后,河西进入降雨较多季节,充分利用此时雨、热、光和土地资源聚集的宝贵时机,复种娃娃菜、大白菜、菠菜、胡萝卜、马铃薯等各类短季时令蔬菜以及谷子、糜子、荞麦、饲料玉米、饲草等,可实现一年两熟,每667m2节水100m3以上,减少水肥投入60元,增加经济效益(含复种)500元,提高了综合效益。粮菜结合、农牧结合有利于河西草食畜牧业、蔬菜产业及循环农业发展。

1.5 可优化小麦生产布局,改善小麦品质[3],为面粉加工提供优质原料 河西冬小麦开花灌浆期在6月上中旬,此时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没有高温酷暑,灌浆期长,净光合产物积累率高。既提高小麦产量,同时也提高了小麦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营养积累丰富,且能够充分表现品种固有的特征特性,成熟落黄好,子粒饱满整齐,品质优良,商品率高,面粉加工品质显著优于春小麦,为满足特色优质面粉加工提供了条件。

1.6 河西走廊自然地理气候与光热资源适合冬小麦种植,也是传统的冬春麦混种区 河西地区海拔1500~2100m,土壤为荒漠灰钙土,质地良好,年降水量52~185mm,年日照时数2800h以上,≥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年均气温7.8℃,年最低气温23℃,蒸发量2300~2800mm,除降水偏少、大气干旱外,其光热资源及气候条件完全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

1.7 河西小麦黄矮病可防可控 20世纪70年代中期小麦黄矮病大面积流行,有关方面采取压缩冬小麦种植的策略。近年随着对发病规律的重新认识,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传毒麦蚜基数;国内抗病品种不断育成推广,小麦黄矮病已变得可防可控。宁夏“冬麦北移”在河套平原恢复冬春小麦混种,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及甘肃省河西地区农户自发种植冬小麦,小麦黄矮病没有发生流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冬小麦在我国西北小麦生产区划中北移西扩已成为大趋势[4],河西灌区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2 难点和问题

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水资源危机非常严重,又处在“一带一路”的丝绸之路和国家生态屏障建设的关键区段,其生态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持续短缺,压减农业用水已成为常态。

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其难点和问题一是要符合节水农业的目标。核心是抗旱抗寒节水高产优质冬小麦引种筛选,种质创新和节水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二是要符合高效农业的目标。除利用节水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外,还必须重视冬小麦收获后的复种作物种类及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力求实现一年两熟,高产高效,创新提升冬小麦种植传统产业,提高效益,冬小麦种植才能立稳市场,被广大种植农户和乡镇政府接受,扩大规模化种植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三是要符合产品安全的目标。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和生物农药及其他生态方法进行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大幅降低化肥地膜使用,推广使用无公害生产技术。

3 现状及对策

近年河西冬小麦多由农户因调节用水矛盾和市场需求而自发种植,武威古浪及酒泉沿祁连山洪水片区比较集中,面积逐年扩大,但农户种子多、乱、杂,部分品种种性退化严重。由于河西地区几十年来以单一种植春小麦为主,且现有品种多为高水肥的类型,缺乏节水专用型品种,极不适应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种植面积下降后,小麦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冷门”学科。目前对河西冬小麦研究多数停留在调研阶段。没有专门对河西冬小麦种质筛选和规模化种植进行系统研究与推广的立项,冬小麦种植技术储备很少。

河西地区要不断扩大恢复冬小麦种植,避免科技滞后于生产,必须科技先行,应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国内外引进、鉴定、筛选一批抗寒性强、抗旱节水、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河西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并对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和病虫草害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研究与示范,提出和完善技术规程,尽快示范推广。

二是以节水高产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进行适宜河西冬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对冬麦收后复种作物的种类、品种、产量等的筛选确定,实现一年两熟,一地多收。

三是对河西冬小麦独特加工品质进行区域鉴别比较,品质测定和无害化加工研究,形成市场差异化加工品,生产优质专用面粉,为兰州牛肉面、河西挂面、方便面生产商及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面粉,形成地域性生产加工名牌产品。实现优质优价,高产高效。

四是政府部门在科研上进行立项,对农户冬小麦种植灌水调剂、种粮补贴、组织高产创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科技支撑,项目带动,政策扶持,以全新思维提升冬小麦传统产业,实现冬小麦节水、高产、优质、高效,进行大面积规模化种植,改变目前单一种植春小麦且种植面积锐减趋势,优化小麦生产结构和比例,改变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轮作倒茬,粮菜结合,农牧结合,用地养地结合,生产与产后加工结合。在保障主粮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节水生态建设、畜牧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1] 黄高宝,于爱忠,郭清毅,等.甘肃河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J].土壤学报,2007,44(6):968-973

[2] 冯福学,黄高宝,于爱忠,等.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武威绿洲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5):1060-1065

[3] 柳雄,王秀娟,韩建琪.青海省冬小麦种植现状以及推广前景[J].中国种业,2017(2):14-16

[4] 杨封科,何宝林,高世铭.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930-938

2017-06-05)

猜你喜欢

春小麦河西走廊河西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在河西走廊聆听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冬小麦和春小麦
河西走廊风情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
河西行(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