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7-02-01李琴

保健文汇 2017年8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优质护理人员

●李琴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李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神经内科抑郁患者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抑郁患者接受临床优质护理时,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转归。

优质护理;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应用

抑郁症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抑郁症能够妨碍患者的正常情感表达和对事务的判断,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自残和自杀等情况[1]。临床中治疗抑郁症多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为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神经内科抑郁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参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10例。其中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19~89岁;病程1~5d。参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22~72岁;病程1~7d。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结构及其性别构成等要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护理对比中。

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无神经病;无听力障碍;年龄>18岁。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阶段者;未签署同意书者。

3 护理方案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给药干预、注意事项提醒、定期查房、健康宣讲、出院干预等工作。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重视服务的每个环节,提高患者的舒服度,具体方案:

3.1 基础干预

以视神经内科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活动功能等的差异性拟定对应级别的护理方案。依据护理方案实施基础的生活干预,即口腔处理、体位更换、尿道干预、二便协助、协助穿衣等护理;护士长定期检查和评估护理情况[2]。其次,护士经患者入院后应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实施对应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以平复患者的不安心理。

3.2 心理干预

神经内科患者因自身病情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发生情绪障碍,像焦虑、抑郁以及焦躁等心理,而低落的情绪可加重病情。故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获悉患者的心理变化,寻找原因,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同时可邀请疗效较佳者现身说法,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叮嘱患者家属和亲朋好友多探访,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

3.3 病房环境干预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整理房间,保持房内干净、整齐;保证通风良好,掌握合理的温度和湿度值。护士向患者讲解院内制度和周围环境,使患者快速适应环境;护理人员需着装得体、用词恰当、服务热情等,树立良好的形象。

3.4 康复干预

教导患者在院内实施自我康复练习的方法,特别对于文化程度低且年龄偏大的患者,需耐心向其讲解、反复演练直至理解;另在家属的帮助下,对患者实施康复锻炼,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3.5 定期培训

实施优质护理的前提是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能过关,因而需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护士自我处理事情的能力,熟练各种护理技巧的操作。对于疑难问题的临床护理工作应由护理长指导,护理中能正确、快速地回应患者的问题,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可度。

3.6 药物干预

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一般较差,患者的治疗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对保证患者按时按量用药需给予患者药物干预。护理人员每次需将药物送至患者床旁,督促患者用药。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对按时按量用药保持充分的重视。护理人员需向患者系统介绍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让患者对药物治疗做到心中有数。

3.7 提高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度

患者家属对抑郁症患者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患者家属也应该扮演监督者的角色,监督患者按时用药,防止患者出现极端行为,对患者的治疗状况做好记录。

3.8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应对抑郁症的技能,可以建立起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3],取得患者家属和社会的支持。通过健康教育维持患者健康心态,认真看待别人的责骂和批评,使患者转变看待困难的态度,遇到失败和挑战时能够从正面和积极面考虑,让患者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

4 观察指标

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心理,可分等级:①>69分记为重度焦虑;②60~69分为中度焦虑;③50~59分为轻度焦虑;该表可准确反映出患者的焦虑情况。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程度,主要等级:①<50分记为无抑郁;②50~59分为轻度抑郁;③60~69分为中度抑郁;④>69分记为重度抑郁。生活质量评估:利用SF-36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是经护理人员讲解后由患者自行完成。该量表共涉及36个项目,维度共设定为8个,主要有精神正常指标(MH)、情感功能指标(RE)、躯体情况(BP)、生理功能指标(RP)等指标,累积分值越高则提示维度功能就越高。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软件计算此次数值,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标由(x±s )展开研究,采用t值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经分析,干预后的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得出,观察组的健康指数、心理指数以及情感指数分别为(16.25±3.25)分、(58.42±7.65)分、(10.15±1.26)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3±2.15)分、(32.27±6.25)分、(4.13±2.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论

在临床中,神经内科患者因自身生理状况不佳或者无法自理等因素而出现消极、抑郁等不良心理;但常规护理常使患者的预后不理想;需实施先进的护理模式。本文结果提示对神经内科抑郁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转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质护理以患者为核心,利用护理责任制全面实施细致化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更符合护理学发展的要求,满足临床的需求。实施优质护理应先保证护士的护理水平达标,从病房环境、个人卫生、康复干预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着手,给患者带来温暖。值得提及的是,因患者的病情、年龄、病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护理时,可采用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或者多媒体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理解能力和兴趣,便于患者快速掌握护理要点。

7 结论

综上分析,对神经内科抑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单位: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1]余秋容,田惠清,蓝燕华.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82-84.

[2]熊贵芬,张慧,彭国美等.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6-19.

[3]方美珍.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今日健康,2014,13(4):146.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优质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