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抢救的应用效果

2017-02-01朱丽华

保健文汇 2017年8期
关键词:插管成功率组间

●朱丽华

关于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抢救的应用效果

●朱丽华

目的:探讨为急危重症病人制定有效合理的急救护理流程及该急救流程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进行急救的急危重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n=120)在抢救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n=120)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改进后的急救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相关护理,观察组在病情判定、生命体征判断、心肺复苏、吸氧、吸痰、静脉开放、气管插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87%)、总满意度方面(98.33%),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63%)、总满意度(91.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新的急救护理流程相比之前,更为合理有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抢救时间,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疗效理想,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探析;急救护理流程;病危重症患者;抢救;应用疗效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好抢救工作, 是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一环,如何有效的对危重患者进行及时诊治和护理处理, 是急诊科护士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1]。本文在240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分别实施常规和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24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

观察组120例,男性61例,女性59例,患者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7.3±7.5)岁;对照组120例,男性60例,女性60例,患者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8.3±7.4)岁。患者入院需实施急救的疾病种类包括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等等,且每种疾病的患者例数较为均衡。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抢救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相关的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则实施改进后的急救护理流程,改进后的急救护理流程,主要是PDCA急救护理流程,先后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方面。

1.2.1 计划阶段( plan)

护理工作开展之前,组织开会分析研究以前的护理记录,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汇总结果,讨论,提出更好的优化急救重症患者的护理流程,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化。科室护理人员要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提高关注度[2]。

1.2.2 实施阶段(do)

综上,尽管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无论从层次上还是研究视角与维度上都有深度探讨与研究,但都是基于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前提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最终需要机构的调整得以实现,机构调整也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可能[7]。政府机构的变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载体形式,探究其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耦合关系是合理且必然的,不仅能够充实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体系,同时也能够为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

每位护理人员必须在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时刻按照讨论的急救护理流程规范自己的行为,管理层次的人员可以将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分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互相提醒,力争把护理工作做好[3]。

1.2.3 检查阶段(check)

选定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工作效果的检查,整个急救流程的监督、调查满意度,详细记录抢救时的各项指标。

1.2.4 处理阶段(action)

针对于检查中发现不遵守急救护理流程操作的小组或者个人,要在总结会上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分析,使其更加明白护理流程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以提高我科室的急救效率。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一般

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的情况对比

观察组在病情判定、生命体征判断、心肺复苏、吸氧、吸痰、静脉开放、气管插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病情判定/s:10.5±1.9,生命体征判断/min:5.5±2.4,心肺复苏 /min:6.5±1.3,吸氧 /s:14.1±2.7,吸痰 /s:26.1±3.5,静脉开放/s:27.3±3.3,气管插管/min:6.5±1.8。

观察组:病情判定/s:8.1±1.5,生命体征判断/min:2.2±0.6,心肺复苏/min:3.9±1.1,吸氧/s:7.9±1.9,吸痰/s:19.7±2.9,静脉开放/s:19.7±2.9,气管插管 /min:3.4±1.2。

2.2 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满意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总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满意:40,一般:70,很差:10,总满意度110(91.67%),抢救成功率75(63%)。

观察组:满意:72,一般:46,很差:2,总满意度118(98.33%),抢救成功率105(87%)。

3 讨论

本文结果具体如下,观察组在病情判定、生命体征判断、心肺复苏、吸氧、吸痰、静脉开放、气管插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87%)、总满意度方面(98.33%),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63%)、总满意度(91.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总而言之,应用改进后新的急救护理流程相比之前,更为合理有效,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有助于医护人员合理安排任务,各司其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急救抢救时间,避免了患者病情的延误,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疗效理想,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三峡中心医院)

[1]梁惠芬.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 1286-1287.

[2]王艳春,崔明淑,刘希娟.护理流程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15):95-95.

[3]罗书兰,余利丹,曹婷,等.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 061.

猜你喜欢

插管成功率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