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拱棚秋茬西葫芦病毒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7-01-31王茂昌魏家鹏张锡玉竺晓平国家进

蔬菜 2017年12期
关键词:粉虱花叶病毒西葫芦

王茂昌,魏家鹏,王 祥,张锡玉,竺晓平,国家进*

(1.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寿光 262700;2.寿光市文家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 寿光 262700;3.寿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寿光 262700;4.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西葫芦又名番瓜、角瓜等,为葫芦科南瓜属,是重要的瓜类蔬菜。近几年来,西葫芦价格稳定,产量高效益好,受到农户的喜爱,已成为山东地区拱棚的主要栽培品种。然而西葫芦拱棚秋季栽培前期高温炎热,传毒介体活跃,病毒病发生较重,造成西葫芦植株生长缓慢,坐瓜数量少、商品性降低,严重的丧失商品价值,成为西葫芦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笔者调查,在西葫芦主产区山东省青州市及周边地区植株病毒病发病率平均30%左右,严重地块70%以上,平均减产15%,减收35%。

1 西葫芦病毒病毒源

笔者在田间采取西葫芦病毒病疑似样品,提取病毒基因,通过PCR、RT-PCR等分子技术鉴定病毒种类。结果表明,侵染西葫芦病毒种类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 WMV)、烟草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 TMV)等多种病毒,并出现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西葫芦植株[1]的现象。

2 田间西葫芦植株主要症状

被病毒感染的西葫芦植株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植株整体矮化,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变小、皱缩、畸形、蕨叶状,坐瓜数量少、瓜条生长慢、果实出现深绿色斑点及表面凹凸不平的畸形等症状。由于感染西葫芦的病毒较多,出现复合侵染植株,故患病西葫芦植株的症状比较复杂[2-4]。

3 拱棚西葫芦秋茬病毒病综合防控措施

3.1 拱棚西葫芦定植前处理措施

3.1.1 闷棚和土壤处理

利用夏季高温天气,将有机肥施入拱棚后进行深翻,一般深度25 cm左右,然后进行浇灌,并将通风口关闭,利用阳光照射提高拱棚内的温度,杀灭病原菌。有根结线虫的拱棚,可每667 m2随水冲施35%威百亩土壤熏蒸剂(山东中农联合作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20 kg,在地面盖地膜后进行闷棚,闷棚期间白天的温度可达到50 ℃,保持15~20 d,可杀灭线虫及土传病害,然后将地膜揭开、松土并打开通风口进行昼夜通风,以降低温度和排出有害气体。

3.1.2 清洁田园和物理阻隔

西葫芦定植前,将拱棚周边适于粉虱和蚜虫生活的豆类、瓜类植株全部拔除,减少传毒媒介来源。定植前15 d左右,在拱棚周边种植玉米,利用玉米对粉虱的驱避作用,减少粉虱的传入,同时在拱棚通风口用250 μm防虫网覆盖阻隔,减少病毒传播昆虫媒介的飞入[5]。

3.1.3 选择抗病品种

根据西葫芦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表现,选择对病毒病抗性较大的亚历山大等品种。

3.1.4 调整种植方式

种植畦为2 m的平畦,畦面种植2行西葫芦,管理行为畦埂。灌水量较大,在高温季节,采用地下水进行浇灌,利用地下水较低的温度(16 ℃),实现降低拱棚内温度和补充水分的目的。

3.2 播种及苗期管理

3.2.1 培育无病壮苗

8月上旬,经过催芽的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播种在下午气温降低后进行。播种前对平畦进行打穴,穴深5 cm,然后浇灌,待水下渗后播种,每穴放1粒种子,盖1 cm厚的覆土。西葫芦出苗需要3 d时间,出苗后需要利用矮壮素促进幼苗健壮生长。西葫芦出苗后拱棚内炎热高温,需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棚内湿度,减少病毒病发生。西葫芦出苗后,在通风口下方悬挂黄板和蓝板,对进入拱棚的粉虱、蓟马和蚜虫进行粘除。

3.2.2 诱集灭虫

西葫芦播种后,在拱棚内种植对粉虱有诱集作用的芸豆,芸豆播种日期与西葫芦同时,芸豆出苗后,可将粉虱吸引到豆苗上,然后对芸豆苗用杀虫剂集中灭虫;西葫芦播种前15 d左右在拱棚外部边缘地块播种玉米,将蚜虫吸引到玉米上集中,利用内吸性杀虫剂,对玉米上的蚜虫进行集中杀灭,达到诱集杀虫、预防病毒病传播的目的。

3.2.3 提高抗病能力

西葫芦生长到3叶1心后,用防病促生生物制剂“宁盾一号”150~200倍液灌根。每667 m2用量5 L,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性。

3.2.4 高温天气降温处理

西葫芦出苗后,出现高温天气时,可利用遮阳网进行中午遮阳降温或浇水灌溉降温,并提高拱棚湿度。浇水灌溉宜在傍晚或清早进行,浇灌后可保持3 d内土壤温度在较低水平,拱棚内空气湿度较大,可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3.3 杀虫和药剂防病

3.3.1 隐蔽用药

西葫芦生长到2叶1心时,用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2 000倍液灌根,通过植株内吸后对进行取食的粉虱和蚜虫有较长的杀灭时期。

3.3.2 喷药杀虫

早期及时施药是防治拱棚西葫芦病毒病的关键。在蚜虫或粉虱密度较低时(2~5头/株),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30%啶虫脒微乳剂4 000~5 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等喷洒植株。一般10 d左右喷洒1次,交替使用,连续喷洒2~3次[6]。

3.3.3 药剂防治

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洒病毒钝化剂如2%宁南霉素水剂25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500倍液,以便进一步加强防治效果。每隔5~7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喷施时可以结合叶面肥一起使用,提高效果。

3.3.4 清除病株

西葫芦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清除,减少传播的机率。

4 总结

侵染西葫芦的病毒种类较多,并出现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西葫芦植株的现象,田间要注意辩认。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带毒、土壤中病毒残体、植株机械损伤、病毒昆虫媒介等传播。病毒病被称为蔬菜的癌症,提前做好病毒病的预防,如降低拱棚内病毒残体、蚜虫等昆虫媒介的数量,及时喷洒农药,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对病毒病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植株生长环境的改善、有益菌的使用等栽培措施,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西葫芦的抗病性。

[1]孙晓辉,王树森,高利利,等.山东葫芦科蔬菜上病毒病种类检测及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亚组鉴定[J].华北农学报,2016,31(2):211-217.

[2]古勤生,刘丽锋,彭斌,等.瓜类病毒病的识别诊断与防治[J].中国西瓜甜瓜,2003(6):22.

[3]刘媛.西葫芦病毒病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3(11):35.

[4]韦胜勇,何勇明.棚室西葫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上海蔬菜,2012(1):53-54.

[5]袁东征,王帆.秋延迟西葫芦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 致富与农资,2008(9):22-23.

[6]于新美,王海燕,杨福仓.西葫芦病毒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52.

猜你喜欢

粉虱花叶病毒西葫芦
设施蓝莓粉虱发生危害及绿色防控
甘薯粉虱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对策探究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有毛刺的西葫芦,新鲜
带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烟草酶活性的影响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壳寡糖膦酸酯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