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马铃薯—春西瓜—秋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

2017-01-31孙国跃贾建军

蔬菜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蔓西兰花薯块

孙国跃,于 磊,贾建军

(1.响水县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响水 224600;2.响水县七套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响水 224623;3.响水县丽云家庭农场,江苏 响水 224600)

响水县位于江苏省东北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早春设施西瓜2 200 hm2及秋西兰花1 500 hm2以上。早春设施西瓜一般采用4棚5膜栽培模式,其前期成本投入多、技术要求高,以及气候异常影响大等缺点明显,导致早春西瓜栽培的风险较高。近年来,通过农业三新工程的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以响水县丽云家庭农场为骨干的一批经营主体,探索出“早春马铃薯—春西瓜—秋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不仅减少了前期投入,更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气候异常风险,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已示范应用100 hm2以上。该模式667 m2平均收获早春马铃薯1 750 kg左右,纯收入2 100元;西瓜4 000 kg,纯收入6 000元;秋西兰花1 250 kg,纯收入2 000元左右。每667 m2全年3茬产量可达7 000 kg,纯收入10 100元。该种植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和技术。

1 茬口安排

利用双大棚地膜栽培,实现“早春马铃薯—春西瓜—秋西兰花”一年3种3收。即早春大棚马铃薯1月上旬定植,出苗后70 d左右采收,4月上旬收获完毕;西瓜于4月中旬定植结束,定植后80 d左右开始采收,8月中旬前采收结束;秋茬西兰花7月中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定植后70 d左右(即11月上旬)开始采收,12月初采收结束。

2 品种选择

马铃薯选择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如荷薯15号、鲁引1号等。西瓜选用耐热、抗病及品质好的8424、京欣2号等品种。西兰花选用抗病性好、耐热、花粒细密、花球紧实的炎秀、优秀等品种。

3 栽培技术

3.1 早春马铃薯

3.1.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土壤30 cm以上,播种前结合耕耙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300 kg、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下同)75 kg。用小型开沟机开沟,正常6 m宽的钢架大棚内种7垄,保持垄宽70 cm,垄间沟宽15 cm、深20 cm。

3.1.2 切块催芽

切块可节省种薯,提高繁殖系数;催芽有利于早出苗且出苗整齐、植株生长一致。切块应于上一年的12月上旬进行,剔除病烂薯块后于晴天中午晒种3~5 d,待幼芽长出几毫米并变绿后切块;每个切块必须带1~2个芽眼,质量为40 g左右。在切块过程中,使用的刀具要不断地用酒精浸泡或擦洗消毒,以防病害传播。切好的芽块,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洒,并待其自然晾干后,装入编织袋里暂存。选择背风向阳的大棚,在做好的畦面上将棚土向下挖10 cm左右并整平,将已晾干的薯块芽眼朝上均匀摆放,平铺2~3层,用3~5 cm厚的细土覆盖,上面再盖上一层薄膜,进行催芽,大致在10~15 d、芽长1~2 cm时,可清除盖土将薯块露出,炼芽3 d左右,即可播种。

3.1.3 播种覆膜

目前当地早春马铃薯以双大棚三膜覆盖种植技术最为成熟。一般1月上旬在垄上开沟摆放薯种,播深在10~15 cm,每垄1行,株距30 cm,每667 m2播种2 600株左右。播种前按每667 m2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1.5 kg的标准在播种沟中施药,以预防地下害虫。覆土后畦面用33%二甲戊灵乳油100倍液喷雾,然后盖上地膜。播种后2 d内向沟中灌水,注意水不要超过畦面,让其自然落干。

3.1.4 田间管理

正常情况下,播种后15 d左右要及时破膜以帮助出苗。破膜处及时用细土覆盖,不仅能提高地膜的增温保墒效果,还可防止膜下水汽蒸发烫伤幼苗。如果天气预报有较大寒潮来袭、棚内温度可能降到0 ℃以下时,可提前1~2 d在垄内灌入半沟水,以达到保温防冻的目的。马铃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16~20 ℃,超过21 ℃营养生长加快,块茎生长受抑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要注意棚室通风换气。白天棚温20 ℃时要从下风口处打开通风口通风,一般3月上旬即开始打开围膜通风。

3.1.5 水肥管理

苗期视苗情追施1次尿素。进入发棵期,每667 m2追施45%复合肥20 kg、硫酸钾15 kg,并在沟内灌水,以利薯块膨大和防止早衰。薯块迅速膨大期结合墒情适当浇水,收获前7~10 d不得浇水,以防田间烂薯和影响薯块贮藏。

3.1.6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晚疫病、茎基腐病和蚜虫。晚疫病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喷施,每7~10 d喷1次,连续2~3次。茎基腐病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发生时应在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同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3.1.7 及时采收

清明前后,及时采收清茬,并将薯秧运出棚外。

3.2 春西瓜

3.2.1 施肥做畦

马铃薯收获清茬后,每667 m2立即施用商品有机肥200 kg、45%硫酸钾型复合肥40 kg,然后用大棚王拖拉机旋耕土地,达到全层施肥的目的。在大棚中间开挖宽30 cm、深20 cm的畦间沟,把大棚分为2个种植畦,将畦面整平并沿西瓜定植行铺好滴灌带,滴灌带一般离种植穴20 cm,出水孔朝上,然后将畦面用地膜全覆盖。另外,大棚与大棚之间要开好宽30 cm、深40 cm的棚间沟,再通过田头沟与排水沟相通,以确保雨停水干。

3.2.2 壮苗定植

选用穴盘轻基质工厂化培育的商品西瓜壮苗。标准为自根苗苗龄35 d左右,真叶2~3片,叶片厚实浓绿,子叶完整,茎秆粗壮;嫁接苗苗龄45 d左右,接穗茎粗2~3 mm,苗高10~15 cm,接口愈合良好,子叶完整,2~3片真叶,叶色浓绿。根系要白根盘满穴盘。定植前5~7 d要进行炼苗,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

选择晴天定植,定植前先用打孔机在定植行上打孔,定植孔内穴施1片廊坊润土农业科技公司生产的“一棵一片”糖化硼肥片,因其含有硼及吡虫啉成分,不仅补充了硼元素,而且在整个生长期内蚜虫发生较少。每畦定植1行,株距30 cm,每667 m2定植750株左右,瓜苗的子叶与定植行方向一致。嫁接苗要保证嫁接愈合处离畦面3 cm以上。边栽边浇含0.5%尿素和80%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混合液的定植水,确保带肥带药定植瓜苗。定植水须提前放置在大棚内增温,浇后用细土封好定植孔,以防地膜内冒出的热气对瓜苗造成伤害,之后通过滴灌带浇水10 min左右。

3.2.3 田间管理

幼苗定植后3~5 d内,要注意巡查西瓜苗成活情况,发现没有成活的立即补栽。大棚内白天温度应保持在30 ℃左右,达到35 ℃时必须及时放风,要注意从下风口处逐步放风,防止降温过快造成伤苗。当温度降到20 ℃时,关闭通风口。

当主蔓长到60 cm左右时开始整枝,采用双蔓整枝法,每株保留主蔓和1条长势均匀的健壮侧蔓。将主蔓顺次理向大棚中间,侧蔓理向棚边。选择晴天下午用土块分期压蔓,以防大风吹断瓜秧及瓜秧相互缠绕。

3.2.4 授粉选瓜

根据大棚西瓜的生长习性,选择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主蔓坐不住时可选留侧蔓雌花坐果。宜在7:00—10:00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将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轻轻涂抹在已开放的雌花柱头上,正常1朵雄花授粉不超过3朵雌花。为提高坐果率,一般主蔓、侧蔓上先开的2~4朵雌花均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利于选留果实。授粉后做好日期标记,以方便采收。

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进行选瓜定瓜,要优先选留主蔓上的幼瓜,如主蔓上留不住瓜时,可在侧蔓上留瓜。一般情况下每株只保留主蔓第12节前后、第2朵雌花坐住的果柄粗壮、大而圆正的幼瓜1个,其余未选留的幼瓜要及时摘除。

3.2.5 水肥管理

因定植时已经浇透水,团棵期正常情况下一般不浇水。进入伸蔓期,主蔓长约50 cm时,可结合苗情,追施1次肥水,每667 m2用60%水溶肥(20-20-20)2.5~3.0 kg,随水滴灌,时间在10 min左右。雌花开放到幼瓜坐住时要控制浇水。进入膨果期,当西瓜长到碗口大小时,每667 m2冲施52%水溶肥(15-7-30)5 kg,视土壤墒情和温度情况,一般滴灌10 min;1周之后再冲施1次,数量和时间相同。采瓜前15 d要适当控水,增加通风口长度,以防裂瓜。

3.2.6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和蚜虫、烟粉虱等。在栽培措施方面:一要开沟降渍、通风透光,控制棚内温度、降低棚内湿度,改善植株生长环境;二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枯萎病除采用嫁接苗外,在西瓜伸蔓至成熟期,用25%咪鲜胺或50%异菌脲500倍液等灌根,每2~3周用药1次;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5%溴菌腈500倍液或45%咪鲜胺2 500倍液等喷雾2~3次;蔓枯病可在发病初期用40%百菌清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等喷雾,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连续2~3次,重病株可用上述药液涂抹病部;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2 000~3 000倍液、30%醚菌酯2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 000倍液等均匀喷雾,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在棚内每667 m2悬挂30块黄色粘虫板(24 cm×20 cm),诱杀蚜虫和烟粉虱的同时,可用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蚜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烟粉虱。

3.2.7 适时采收

春季西瓜一般在授粉后30~32 d成熟,要根据授粉时间、坐果后的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果实成熟度,坚持九成熟时收获,并轻拿轻放,包装上市。

3.3 秋西兰花

3.3.1 整地施肥

西瓜清茬后,每667 m2均匀撒施尿素10 kg、45%复合肥50 kg、硼砂1 kg,按不低于25 cm的深度要求,旋平耙细土壤。然后在棚中间位置开宽30 cm、深20 cm的畦间沟,将棚内分为2个种植畦。

3.3.2 壮苗定植

选用7月中下旬播种的、苗龄35 d左右的商品穴盘壮苗,应具有5~6片真叶,株高16~20 cm,植株粗壮、叶片厚、叶色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定植前5~6 d浇透水,并放风炼苗。选择阴天或晴天15:00以后进行定植,每畦定植5行,株行距为60 cm×40 cm。定植时要选择大小基本一致的幼苗定植在一起,并注意去掉无头苗。苗坨一定要完全栽到地面以下。定植完成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如果气温偏高,可考虑用遮阳网覆盖。

3.3.3 田间管理

西兰花前期生长缓慢,加之经常浇水且温度高、土壤蒸发量大,土壤易板结,须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每7~10 d中耕1次,直至封行。

定植后15 d左右结合浇水,每667 m2穴施或沟施尿素10~15 kg。在西兰花现蕾(30%的花球直径达1 cm)后,每667 m2追施尿素5~8 kg、45%复合肥20~25 kg,同时浇透水。

西兰花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除浇好定根水外,定植后3 d左右须再浇1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活棵。之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结球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7~10 d停止浇水。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3.3.4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霜霉病、黑斑病、菌核病和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防治霜霉病可用47%加瑞农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黑斑病和菌核病可用50%异菌脲1 000倍液喷雾。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可用15%茚虫威悬浮剂3 500倍液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可用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或5%氟啶脲乳油1 2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0%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均为7~10 d喷施1次,可连用2~3次。收获前15 d要停止用药。

3.3.5 适时采收

秋西兰花球径至12 cm以上时即可陆续分批采收,晴热天一般在9:00前结束采收。用不锈钢刀具收割,将花球连同上部3~4片叶一并割下,用塑料周转箱装运,防止损伤,采后3 h内进行保鲜处理,防止花球变质。

猜你喜欢

主蔓西兰花薯块
彩色西兰花绘就七彩乡村经济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星级大厨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西兰花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