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园农药精准安全使用

2017-01-31孙瑞红宫庆涛武海斌路超崔冬冬

落叶果树 2017年4期
关键词:测报菊酯喷药

孙瑞红,宫庆涛,武海斌,路超,崔冬冬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果园农药精准安全使用

孙瑞红,宫庆涛,武海斌,路超,崔冬冬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发挥其高效控害作用,提高果品安全质量,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从精准靶标、精准剂量、适时用药、利用高效施药方法和现代化机械装备等方面介绍了果园农药精准安全使用,确保农药准确施用到防治位点。

果园;精准施药;安全用药

果园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众多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存。为了保证果树健康持续生长,果品高产、优质、高效,需要人类干扰控制不利于果树生长、开花、结果的生物(所谓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保护有益生物的繁衍,使其遏制有害生物。在控制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过程中,化学农药防治是一种快速有效、简单经济的方法。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伤害天敌、农药残留和抗药性等负面影响。如何发挥农药高效控害、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精准施药技术及其相关装备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也是当今果园施药发展的方向。笔者就果园精准安全施药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农药利用率和果品的安全质量。

1 根据防治对象选药,精准靶标、对症下药

果园病、虫、草种类极多,它们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加上农药的选择性,因此防治不同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种,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如杀虫剂主要防治害虫而不能防病和草,杀菌剂防治病害而不杀虫杀草;杀虫剂中的灭幼脲类对鳞翅目低龄幼虫高效,而对刺吸式害虫蚜虫、叶蝉等基本无效;吡虫啉、啶虫脒则对刺吸害虫高效,对鳞翅目害虫效果很差;杀螨剂如四螨嗪、三唑锡、螺螨酯等,只对苹果红蜘蛛、柑桔红蜘蛛、二斑叶螨、锈壁虱等螨类高效,对昆虫则无效;杀菌剂中的硫制剂对白粉病菌有效,对霜霉病菌几乎无效;铜制剂对霜霉病菌高效,对白粉病菌基本无效。除草剂草铵膦可以防治所有杂草,而精喹禾灵只对禾本科杂草有效,可在种植三叶草的果园使用。

在选用农药时,除了要根据有害生物的类别选用相应的药剂种类这一基本原则外,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田间试验结果来选用有效的农药种类。特别是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连续使用,大部分有害生物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有的甚至已发展到几乎无药可治的地步。因此,在同一果园不能单一、连续多次使用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如桃蚜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高度抗药性后,会对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等产生不同水平的交互抗性,所以它们之间不可交替、轮换和混合使用。

2 精准测报病虫发生信息,做到适时用药

施药适期主要指在有害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脆弱的时期和环节进行用药。不同有害生物的施药适期不同,要根据不同病虫草的发生危害特点和药剂的性能,抓住有利时机,适时进行施药防治。如用触杀性杀虫剂防治钻蛀性的食心虫、潜叶蛾、透翅蛾等害虫,一般应在它们的卵孵化高峰期和幼虫尚未蛀入果实、叶片、枝干前施药;防治桃蚜、苹果瘤蚜、卷叶蛾应在卷叶之前喷药,防治介壳虫应在低龄幼虫未形成蜡壳之前用药。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应在病菌尚未侵入作物前施药,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应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用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的草甘膦防除杂草,应在杂草出苗后的幼苗期和生长旺盛期施药;芽前封闭性除草剂应在杂草出苗前施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果园病虫草害呈动态式发生与发展,随时变化,如何抓住施药关键点,需要精准测报病虫田间发生的信息,这是精准施药的技术核心点。过去的测报多数采用人工调查,黑光灯、糖醋液、黄板诱集,用工量大且效率低。目前,病虫测报正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引进新技术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监测工具标准化,调查统计规范化,预测方法科学化,预报内容数量化,发布预报制度化,信息服务现代化。如诱虫灯+电子摄像、性诱剂+电子计数器、孢子捕捉仪、高光谱扫描、红外探测、卫星定位系统、物联网系统等高新技术正在改进测报工具和方法。很快果园病虫草的测报将实现远程监控,测报数据更加准确,信息发布快速及时。结合果园小气候温度、湿度、降雨、风速的监测,精准预判病虫发生发展趋向,指导田间准时施药。

3 精量配药,避免浪费与保证果树安全

田间施用农药之前,应根据配置药剂的浓度和数量准确量取或称量药剂,然后与稀释物(水、土、沙等)均匀混合,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以免浪费农药、造成药害、促进病虫抗药性、降低防效等不良作用。一般用乳油、可溶性液剂、水乳剂等液态农药时,要用标准的量筒、量杯、移液器量取药液;对于可湿性粉剂、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等固态农药,应采用比较精确的天平进行称量。

4 高效施药方法与现代化机械装备

根据病虫在果园的生存位置和农药特点、剂型选择合理的施药方法和器械。一般成龄果树比较高大、枝叶茂盛,如果选用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水分散粒剂防治叶部和果实病虫害,则需要选择高压机动喷雾器喷雾,而且喷洒农药应均匀周到,特别是用触杀性药剂防治蚜虫、山楂叶螨、梨网蝽等,因这些害虫主要在叶片背面刺吸危害,喷药时不能只喷叶片正面,而应把药液喷洒到叶背,做到不漏喷,上下均匀一致,保证喷药质量,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枝干腐烂病应采用涂抹法;防治枝干钻蛀性害虫天牛、木蠹蛾用注射法;选用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土壤内的蛴螬、食心虫和核桃举肢蛾越冬幼虫,应使用撒施混土法。

目前,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果园植保机械装备研发与推广正突飞猛进,风送式施药机在规模化果园已普遍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喷雾均匀性。 正在研发的循环式喷雾机以回收利用沉积药液为目的,可显著提高药液利用效率,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针对果园幼树期植株排列不连续的情况,在喷雾器上安装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图像传感器(CCD) 等来探测和识别果树,准确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保证在有树的地方启动喷雾、无树停止喷雾,做到对靶变量喷雾以便达到更好的施药效果和减少农药流失。

5 安全用药,防止伤害

5.1 保证果树安全

农药使用不当不仅效果差,还会产生药害。药害表现轻者叶片褪绿发黄,重者烧成焦斑、落叶、落果以致全株枯死。慢性药害,一般要在喷药后一段时间表现出来,可能造成果树生长缓慢,叶片畸形、落花、落蕾、落果,影响次年开花结果。如多效唑过量使用后抑制果树生长与结果,甚至死亡。除草剂在风力较大时喷洒,药液飘散到果树上会伤害果树叶片和花果。

5.2 保证施药人员和消费者安全

施药时,操作人员应佩戴乳胶手套、口罩、眼镜、安全帽,穿上工作服,禁止在施药时吸烟、饮酒、吃食物,避免农药中毒。施药后及时清洗身体裸露部位,清洗施药器械的废水不能乱倒,应和农药包装品一同集中安全处理。果树结果期间,尽可能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特别在果树生长后期或临近收获期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确保消费者安全。安全间隔期是指在果园最后一次施药至果实采收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低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在果园中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根据农药残留试验,国家规定了每种农药在不同果树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并写在农药说明书上和发布在有关信息平台上。果园中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10%二氯苯醚菊酯3天;2.5%敌杀死乳油5天;20%速灭杀丁乳油14天;50%溴螨酯乳油21天;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天;2.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14天;25%氯氢菊酯乳油21天;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4天;5%来福灵乳油14天;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30天;73%克螨特乳油30天。

5.3 保证天敌和有益生物的安全

尽量不在果树花期喷药,避免伤害蜜蜂、胡蜂、壁蜂等传粉昆虫。少施广谱性触杀剂,选用内吸性杀虫剂,避免直接伤害瓢虫、草蛉、塔六点蓟马等捕食性天敌;尽量少施兼治性杀虫剂,选用专性杀虫剂,如克螨特和尼索朗对螨类防治效果好,而对昆虫的天敌毒害较低;昆虫性诱剂专性最强,能使用该品防治的害虫尽量不喷洒化学农药。在养蚕、放蜂、水产和畜牧养殖场所及附近喷药一定要谨慎,应选用对它们安全的农药,或改进施药方法,如改喷雾为涂干、涂环、注射、根施等。

2017-06-2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7B04)。

孙瑞红(1965-),女,山东莘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植保工作。E-mail:srhruihong@126.com

F767.2

A

1002-2910(2017)04-0040-03

猜你喜欢

测报菊酯喷药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果树喷药巧时期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