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2017-01-31杨占平惠军涛

蔬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花叶病毒染病病株

杨占平,惠军涛

(蓝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西安 710500)

在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能够正确识别病害症状并进行科学防治对确保番茄生产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农技工作实践,将这些病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逐一简要介绍,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1 灰霉病

1.1 症状

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面或叶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亦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1.2 防治方法

及时整枝打杈,合理灌水,每667 m2施用六国活化控失肥(N、P、K为20︰20︰8)60 kg,结合病虫防治及时追施磷酸二氢钾120 g。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1 500倍液、50%农利灵1 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视天气和病情间隔7~10 d喷雾1次,连续防治2~3次。

2 早疫病

2.1 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出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茎部发病多在基部及分枝处产生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将茎包住,引起茎秆折断;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在苗床内发病,发芽前易烂种,发芽后易猝倒。

2.2 防治方法

用52 ℃温水浸种30 min后催芽播种;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清除病株、病叶、病果,深埋或烧毁,拉秧后搞好田间卫生;加强管理,培育壮苗,保护地栽培注意控温控湿;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禾奇正中药肥800倍液混合喷雾,视病情连喷2~3次。

3 晚疫病

3.1 症状

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倒伏,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整齐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白霉;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引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3.2 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中粉一号、中蔬5号、中杂9号等;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打杈;高畦深沟种植,增施优质有机肥及磷钾肥,薄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应特别注意通风降湿;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加强棚室管理,高垄地膜覆盖栽培,防止大水漫灌,控制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建议选用52.5%恶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10%世高1 000~1 200倍液与磷酸二氢钾120 g混合喷雾,交替用药。

4 青枯病

4.1 症状

是细菌性病害。番茄株高30 cm左右,青枯病株开始显症,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凋萎或整株叶片同时枯萎的。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后病叶变浅绿。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的直径为1~2 cm的斑块,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病程迅速,严重的病株经7~8 d即死亡。

4.2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可用1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00~500倍液浸蔬菜种子2~3 h,捞出洗净催芽播种或用4%氯化钠10~30倍液浸种30 min,清水洗净后播种。发病初期建议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47%春·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视病情交替用药。

5 病毒病

5.1 症状

田间症状常见的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是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其症状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温室番茄较露地为重;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果内部,这种类型的症状往往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或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在高温与强光照下易发生。其次还有巨芽型、卷叶型、黄顶型等症状。

5.2 防治方法

防治番茄病毒病,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措施: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露地栽培采用银色地膜或挂银灰色膜条避蚜。实行无病毒种子生产,定植前要进行3年以上轮作,结合深翻,促使带毒病残体腐烂,有条件的可施用石灰,促使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烟草花叶病毒钝化。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肥应以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充分发挥微生物间的拮抗和共生作用;追肥可选用禾奇正中药肥800倍液喷施,增强寄主抗病力。加强定植后的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适时定植,促进早发,利用塑料棚栽培,避开田间发病期;早中耕除草,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晚打杈,早采收;定植缓苗期喷洒912植物病毒钝化剂75 g,可提高植株对花叶病毒的抵抗力,促果壮秧;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注意田间小气候,发现特别严重的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肥皂洗手,以防田间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传播,并注意早期防蚜,利用蚜虫趋黄性采用黄色粘板诱杀蚜虫。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 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40~50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再催芽播种。及时喷药治蚜,每667 m2选用7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30~45 kg喷雾,预防烟草花叶病毒传播。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667 m2选用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60 g或5%病毒酰胺乳剂50 g加磷酸二氢钾120 g对水30~45 kg进行叶面喷雾,7~10 d喷1次,连喷2~3次。也可视情况,采取杀虫剂、抗病毒制剂和营养剂三者混合喷雾。

猜你喜欢

花叶病毒染病病株
偶感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爱 情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带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烟草酶活性的影响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