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意论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四字格汉英口译策略探析

2017-01-30莫莉雅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字格原语译员

莫莉雅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释意论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四字格汉英口译策略探析

莫莉雅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法国释意学派提出的口译理论认为译员在口译中最终目标不是翻译原语言的形式,而是讲话人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汉语四字格被喻为“口译杀手”。本文以释意论为视角,以2015年“两会”期间的总理答记者问为例,归纳了口译员在记者招待会中四字格的翻译策略。在现场口译中,译员翻译四字格时应摆脱“原语言外壳”的束缚,在理解原语的意义后若能直译则直译,不能直译时可灵活运用概括、信息添补、意译和套译的策略。

释意论;记者招待会;汉语四字格;口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政府在每年的三月份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期间都会设置“总理答中外记者问”这一重要环节。在中方领导人回答记者提问时,四字格倍受中方领导人的青睐,但四字格在英文中往往缺少对应的表达方式,通常被称为“口译杀手”。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国内外媒体极高的关注。本文以2015年“总理答记者问”为研究语料,以释意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案例分析试图探析记者招待会中四字格英译方法。

二、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

释意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提出。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核心目的是: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译员的中心任务是剥离原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龚龙生,2008:81)。释意理论下的口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解。此阶段,口译员“会听到一段带有一定意义的发言,必须先理解该语言,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注释完全理解该发言的信息”(塞莱斯科维奇,1978a:9)。第二阶段为脱离原语外壳。此时,应该抓住的是发言内容的意义,摆脱原语语言外壳。第三个阶段是重新表达,译员用目的语将理解的内容用新的句子表达出来。

三、汉语四字格的英译研究

“四字格”是汉语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汉语言的精华。结合四字格在汉英口、笔译研究看,研究语料主要出自应用型和文学文本,且笔译研究居多。如俞川(2008)探讨了博物馆介绍文本中四字排比结构的翻译,张明玺(2011)研究了产品说明书中四字格英译策略,郑丽君(2013)研究了电影片名字四字格的修辞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在口译方面,邓礼红(2013)探讨了汉语四字格口译策略,建议回忆现场口译中汉语四字格应尽量直译。黄怀飞(2003)提出了四字格英语口译的五种策略:避翻就简,避形就义,直译,增添加注和同义习语借用。以往的研究多是对经验式的总结,缺乏理论支撑。因此,本文从释意论的角度探讨政治型语境下汉语四字格的口译策略。

四、释意理论下汉语四字格口译策略

李总理在记者会现场使用了共43个汉语四字格,其中成语四字格有11个,非成语四字格有32个。现场口译员在翻译这些四字格时使用策略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直译15个,概括11个,信息添补7个,意译7个,套译3个。下文将结合一些例子对各个策略进行分析。

(一)直译法

在汉语中,有些四字格词语在英语中有相对应的表达。因此,口译员在口译中为了节省时间,可采用直译,其优势在于既能保留原语言风格又能表达出原语的意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1:简政放权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ing government powers.

“简政放权”意为“精简政府行政机构,把权力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以达到既节约办公成本又方便人民办事的目的”。译员在脱离原语言外衣之后正确理解了该词语的意思。在英文中寻求意思对应的表达选取了“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ing government powers”。 从“简政放权”的中文解释和其译文的英文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用直译法翻译“简政放权”完全可以在英文中再现其含义,符合释意理论的翻译思想,也正是该理论所说的词义翻译层次。

例2:以史为鉴take history as mirror

“以史为鉴”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中“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由此得知,此处,“鉴”意为镜子。英文中的mirror也有类似的用法如“The best mirror is a friend's eye”。这样直译不仅保留了原文风格,观众在理解上不会存在问题。

(二)概括

由于英汉思维、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的不同,有些词语不能直接翻译。英语强调句子结构,而汉语结构松散,所以口译员在遇到这类情形时往往先概括汉语中的信息要点,再以有序的结构用英语表达,目的是减少听众的理解困惑,达到最佳理解效果。

例1:因地制宜,分城施策differentiated policies need to be adopted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为了强调不同的地方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原文中“因地”和“分城”、“制宜”和 “施策”分别表达相同意思。因此,译员在抛开原语外壳的包袱后,抓住关键信息,翻成“differentiated policies need to be adopted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概括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效率,还可利于听众理解。

例2:有腐必反、有贪必惩 all likes of corruption will be brought to account

汉语中的贪污和腐败是一对近义词,指官场中官员利用职权便利非法取得财物以造成官场秩序混乱,作风不良等坏影响。译文中“corruption”意为“dishonest or illegal behavior especially of people in authority”,“all likes of corruption” 这一个名词结构则可概括了原语中的贪污腐败。“必惩”和“必反”用词不一样但意思一样。因此,原语中的两个四字格,译员在得出信息要点,脱离原语言外壳后便译成了“all likes of corruption will be brought to account”。原文中口号式的四字格语势强烈,但现场口译中译员难以短时间内兼顾形式和信息。根据释意论,口译主要传达意思,译员只能舍弃原语形式,以保证整场会议翻译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信息添补

汉语四字格是浓缩的精华。因此在英译四字格时往往在译文中增添相关信息,以达到最佳被理解效果。译员在采用此策略时应联系语境和背景知识,对原语确实的信息作适当补充,以达到交际桥梁的作用,传达信息。

例:假冒伪劣 making and selling of fake or sub-standard goods

这是讲者在回答关于政治改革时,提到政府重点工作之一要监管一些不良行为。“假冒伪劣”指以假充真,伪造劣质,其对应英文为“sub-standard goods ”,若直接这样翻会导致词不达意。根据背景知识,政府要治理的是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些行为。因此,译员需要摆脱原语词性的影响,添加了 “making and selling of”。这样适当的添补可使译文逻辑合理,意思明确,利于听众理解,与释意理论的翻译思想一致。

(四)意译

意译指在翻译时只力求传达讲话人的话语意思,并不拘泥于原语的句法机构,修辞手段等语言表达形式(任文,2009:13)。口译汉语四字格时,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和节省时间,译员在处理这些词语时往往采用意译策略。

例1:壮士断腕的决心 the utmost determination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出自唐·窦皋《述书赋》。译员在理解这个词语后,简单翻译为“utmost”,既省时又准确,符合释意口译理论摆脱源语言外壳抓住意思的翻译思想。

例2:破茧出蚕 lift all the restriction so that they can bring their talent to the best use

这是李总理在回答为什么政府对老百姓创业创新操心。“破茧出蚕”把现行制度对创业创新的阻力比喻成“茧”;“破茧”则是政府在推行简政放和商事制度改革;“蚕”比作老百姓能发挥个人所长而实现创业创新。若译员直接翻译,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记者就难以琢磨其中的含义,因而采用意译的策略,翻成“lift all the restriction so that they can bring their talent to the best use”,在脱离原语言外壳后把其中的比喻内涵翻出来,便于听众理解,符合释意论的翻译原则。

(五)套译

套译也被称为同义习语借用法。在翻译汉语时,若某些内容、表现形式、比喻能在英语中找到相似的用法,则可使用此策略翻译。

例1 同心协力 with joint effort

例2 权衡利弊 both the pros and cons will be weighed

例3 实实在在 in every sense of the term

以上3个例子分别套用了英语中的同义习语 “joint effort”,“pros and cons” 和“in every sense of the term”。在充分理解原语的基础上,能在译语中找到对应的习语表达,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表达也显得地道,好理解。

五、结论

本文在释意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2015年“两会”期间李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得出如下结论:根据释意论,口译过程的本质是脱离原语言外壳的束缚而追求意义对等。译员在处理四字格时,若直译既能准确表达发言人意思时则直译,否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对待:或根据它们的信息要点作适当概况和逻辑上的整理,或作适当的信息添补,或在英语中可找相对应的表达等。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准确传达意思,发挥翻译的交际作用,而不应为了保留四字格的特色而导致词不达意。

[1]Seleskovitch,Danica.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M].Washington:Pen&Booth,1978a.

[2]邓礼红.汉语四字格口译策略分析——以2013年两会李总理记者会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3,26(4):19.

[3]龚龙生.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J].中国外语,2008,5(2):81.

[4]黄怀飞.汉英四字格英语口译的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3):102-104.

[5]任文.交替传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3.

[6]俞川.博物馆文本中四字排比结构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3):195-196.

[7]郑丽君.四字格的修辞特点与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13(5):155-156.

[8]张明玺.应用文体的科学翻译研究——以产品说明书四字格词组英译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8(4):223-225.

H

A

猜你喜欢

字格原语译员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十九大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策略浅析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