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存在性

2017-01-28南海

职教通讯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校企形式特色

南海

论中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存在性

南海

教育模式是对教育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反映。所谓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具有常态化的校企合作形式的一类教育形态的总称。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模式有三大类:企业职校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企业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存在是多种形式并存。当我们说某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时候,一般是指该国的职业教育的主导或主流模式。而当问及某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否存在的时候,应该是指第三层级的概念,即具有该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等值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正在形成之中。

模式;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模式;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界未能就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严格的科学探讨,未能搞清其内涵与外延,于是就有在职业教育领域“模式”泛滥的现象,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模式”,后天又一个“模式”……。这种“模式”泛滥现象,不仅表明在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开展对“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大有必要,而且也表明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广泛开展提升职业教育“模式”移植、运用与创造过程中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的实践活动势在必行。有幸的是,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将“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是否存在”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这样的讨论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明确“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概念,而且有利于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有利于加快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理性推进与健康发展。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当代全球职业教育模式的存在状况如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存在状况如何?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存在的根据是什么?只有科学而合乎逻辑地回答了上述彼此相关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解决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的存在性难题。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参与职业教育、观察职业教育和研究职业教育模式的初步结果呈现于此,以求共同讨论与探索。

一、问题“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的等值“问题”

在当今世界,就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存在状况而言,通常不是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而是多种职业教育模式并存的状况。每当我们论及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时候,至少应该是在如下意义上并按照如下的逻辑来考虑的:(1)这个国家存在哪些职业教育模式?(2)在这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什么?(3)这个国家存在哪些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并且这些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只为这个国家所具有而别的国家都不具有?(4)如果这个国家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上述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的话,那么,在这些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是否存在着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5)如果这个国家存在这种占绝对优势的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这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至此,我们就可以给出问题“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是否存在?”[1]的等值问题了,即“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否存在?”[2]

二、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模式,通常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94.)。在我看来,从来源来看,一定模式是人们对一定事物的特有的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理论概括或逻辑抽象。从表达方式来看,模式可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也可以抽象的语言、符号或公式来表达。从内涵来看,模式既可以是对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归纳或总结,也可以是对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未来发展的设计或构建。

总而言之,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任何一种现实存在或潜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模式都必须是对一定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反映。

既然如此,那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实践的本质属性或内在规律又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在如下意义上并按照如下的逻辑来考虑问题:(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2)如果上述“最本质的区别”是存在的,那么它一定是至少能够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东西。(3)在该问题上,那种至少能够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东西越少就越有价值(当然这一点取决于这两种教育发展的水平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能力)。

这里的“论域”是模式,故这种“至少能够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只能是一种“形式”的抽象。这种“形式”的抽象必须是一种蕴涵着其承担者的形式抽象。在我看来,这种抽象的“形式”即“‘校企合作’的形式”,因为,“校企合作”是贯穿职业教育历史的一条“红线”;“校企合作”是被世界职业教育实践所证明的成功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与普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着根本的区别: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常态化的合作,而普通教育则不然;真正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必定是深度的,而普通教育则不必。[3]

当且仅当,我们抽取“‘校企合作’形式”作为所有职业教育的“共有形式”并且将这种“共有形式”看作是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属性或内在规律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对职业教育模式做出科学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属加种差定义)并进行合乎逻辑的科学划分。

我们可以给职业教育模式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具有常态化的校企合作形式的一类教育形态的总称。而教育模式则是对教育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反映。

三、全球“职业教育模式”的三大类型

根据上述理解,我们可以把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模式划分为三大类:企业职校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4];企业主体职业教育模式[5];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6]

企业职校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丹麦的职业教育模式、奥地利的职业教育模式等;企业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如日本的职业教育模式;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如法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西班牙的职业教育模式、意大利的职业教育模式、希腊的职业教育模式、比利时的职业教育模式。另外,爱尔兰、芬兰、荷兰、葡萄牙、瑞典、卢森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典型的混合式模式。

上述三种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模式里的第二层级的概念,在上述每一种大的(第二层级的)职业教育模式类型之下,都可以有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模式存在,这种或这些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一定有着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传统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和文化的基础。通常,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多种形式并存的情形。当我们说某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该国的职业教育的主导或主流模式。因此,当问及某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否存在的时候,应该是指第三层级的概念,即具有该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四、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的存在性

在当今中国,是否存在着“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或“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呢?中国职业教育模式从总体上讲,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占据着绝对优势,但这种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并不能够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或“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

关于一个国家有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判断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该判断所说的特色模式是基于该国实际的,即建立在该国产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合适而有效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所规范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并在一定范围普遍存在且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形式。

如何回答“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是否存在?”或“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否存在?”从客观上说,中国目前尚不存在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如果要说中国有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的话,那么这种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尚处于形成之中。如果仅仅是指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客观存在,那么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存在而且较多。但是其存在范围狭小且大多不具有可复制性或推广价值。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作为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模式在现阶段尚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法律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在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道路上还要进行长期的和艰苦卓绝的探索。

不过,可以相信: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或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总有一天会形成的,各种有利的因素都在催生这样的模式的产生。

然而,仅仅有信心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不重视,那么,可以预见再过若干年这样的问题仍不会得到解决。既然如此,那么谁又能解决?如何解决?在我看来,最终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答案的“人”就是中国“职教人”。我们不仅要善于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而且要善于培养一批能够将这种模式付诸实践的人才队伍,要靠这样的人才队伍去探索、修正和完善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即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1]卢双盈.中国能否贡献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7):1,9.

[2]朱梅初.借鉴西欧教育模式,创建自己职业教育特色[J].当代教育论坛,2003(4):72-73.

[3]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4]赵秋兰.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4):57-58.

[5]张翌鸣,黄日强.企业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12(12):87-89.

[6]许惠清,黄日强.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12(16):13-16.

[责任编辑 张栋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教研究重大专项课题“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SKZJ15)

南海,男,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

文献标识码:A

1674-7747(2017)19-0036-03

猜你喜欢

校企形式特色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特色种植促增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