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我们共同的学术家园—祝贺《民间文化论坛》创办35周年

2017-01-28邱运华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术界民间文化家园

邱运华

建设我们共同的学术家园—祝贺《民间文化论坛》创办35周年

邱运华

今年是我们共同的学术家园《民间文化论坛》创办35周年,为着这个学术家园,我们一起尽心守护、努力耕耘了35年。为此,作为《民间文化论坛》户籍所在地,我谨代表中国民协向民间文化学术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私相助的学苑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谢!

我听说过一个这样的说法,很是赞同:一个学者有两个家,一个是日常生活的家,一个是学术生活的家。学者们从事知识研究、学术传播,以此滋润民族心灵,开拓民族智慧,服务社会文明进步,需要志同道合的学者们共同探讨,共同切磋,以求得淘汰谬误,逼近真理,追求真善美。《民间文化论坛》努力成为这个家园。正是在这个信念支撑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努力经营着《民间文化论坛》这一民间文化学者共同的家园,努力使全体学者们认同她成为我们探讨建设中国民间文化理论话语、交流世界各国学术信息、共享田野调查收获的平台。35年来,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学界对杂志的厚爱、对民协的支持,我们深切体会到全体学者给予民协的机会之珍贵。我和我的全体同仁有一个强烈共识,就是只有更好地把握这一机会,不断进步,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民间文化论坛》这35年,经历了中国民间文化学术界发展、变化和不断自觉的各个时期。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老一辈学者例如钟敬文先生、贾芝先生、毛星先生、陶阳先生等等,拂去十年动乱尘土,拨乱反正,继续前贤,启迪后辈,殚精竭虑。保证了民间文化学术薪火相传,无论是西风烈,还是东风恶,始终都保持着民间文化学术界健康价值取向,保持民间文化研究立足中华文化立场、为中华民族保留文化基因的拳拳之心,都怀抱着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先进基因赤子之心。对此,作为后辈,我们民协和编辑部全体人员始终保持深深的敬重!

今年年初,中央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纳入第一批十五个重大工程之列;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振兴传统村落、振兴传统工艺,这都体现出民间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民协在这一背景下,组织召开《民间文化论坛》办刊35周年座谈会,意图乃是传承老一辈民间文化学者开创的事业,进一步汇聚当代国内外学界智慧,探讨以学术进步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大战略。在此,我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支持论坛家园,为继续办好《论坛》献计献策,为中国民间文化学术理论话语的形成做出更大贡献!

K890

A

1008-7214(2017)06-0005-02

邱运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冯 莉]

猜你喜欢

学术界民间文化家园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法学之路上的女性:一个多视角的观察与叙述——读《法学学术界中的性别与职业生涯》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绿家园
西方古典学术界对罗马帝国“大战略”理论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