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临古战场

2017-01-28文杨立秋

侨园 2017年5期
关键词:山海关李自成战争

文杨立秋

亲临古战场

文杨立秋

读书中,我获悉不少中外古代战争场景的事例。其中,有文章提及山海关,说是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地方,有一支地质队正在这里作业。一天夜晚,露宿在森林开阔地带的地质队员们忽听帐外杀声震天,刀剑碰击声和战马嘶鸣声、呐喊声、咒骂声、哭声交织成一片,继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仿佛有神鼓助威,天公观战,战争愈加激烈,使人如亲临战场。

但当东方一轮红日升起,万道霞光涂满山野时,地质队员们都惊呆了,哪里有什么战争,哪里发生过激战,依然是春光一片,古木森森,鸟语花香,任何战斗痕迹也没有。

不过,第二天夜晚又发生了类似现象,上演了昨夜那一幕,队员们这次胆子似乎大了,纷纷走出帐篷,用手电筒四处照射,惊慌地寻找着声音的出处。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201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笔者来到了文章中所指的地方,这是山海关北部的一道天险,当年李自成派唐通率领2万兵马,抄吴三桂后路的地方,也是300多年前,甲申大战最为激烈、最为悲壮的一场战役。当时,清兵和吴三桂加上李自成的大顺军在这里上演了一幕滑铁卢也难以比拟的战役。

这里已经成了旅游胜地,两座山峰像两位勇士守护着有9个门口的关隘。山是绿的,水是清的,连空气都是甜的,到哪里去重温地质队员那可遇不可求的场景?在隐隐的遗憾中笔者很庆幸,谁不知道李自成兵败石河的甲申山海关大战是他们农民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重要转折点,谁不知道李自成在山海关石河大战中不是败在了军事上,而是败在了腐败上。请想想,一支身怀重资,腰缠千金,只想富足还乡的军队能指望打胜仗吗?一支贪图安逸享乐、军纪涣散,700里路走了8天的军队,能不打败仗吗?

笔者和朋友一起考查了将军台和威远城。这些地方有的至今还保存了当年战场的一些风貌。将军台是李自成阅兵点将指挥这场大战的指挥所;威远城台是吴三桂拜见多尔衮乞降的地方。无论这些地方给笔者插上多么遥远的遐想翅膀,总是沉重地飞不起来。山海关历经多少战争沧桑。人们是否还记得甲申大战200多年后的义和团运动,不也曾在这个地方轰轰烈烈地展开,又以悲剧告终吗?

走进山海关这座古城,当年风云人物早已驾鹤西去,早就将一幕幕悲剧收尽眼底的大山、河川、关隘成了这座古城的主人。

起来的朋友又和笔者提起地质队员遇到的事情,他说,他们遇到的现象,说明地球是个大磁场,除磁铁矿以外,很多东西都可能具有磁性,只不过强弱有别罢了,在磁强度大的环境里,在适宜的条件下,岩石、铁矿或古树把发生的情景记录并储存下来,有着录像和录音的作用。

笔者并没有接朋友的话,笔者虽不是科学家,但还算是一名有良知的国人,有时笔者宁愿相信地质队员遇到的是一群鬼魂,几百年来他们上不得天堂,入不得地狱,又不能投胎于人间,所以时常跑出来给现代人提个醒,让大家好自为之,不要走他们的路。

猜你喜欢

山海关李自成战争
山海关水关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收复山海关(油画)
山海关旅游海滩岸线侵蚀和养护之探讨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能吏”的“魄力”
短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