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淮南道》勘误七则

2017-01-27陈雪飞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铜山寰宇高邮

陈雪飞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淮南道》勘误七则

陈雪飞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北宋成书的《太平寰宇记》保存了大量北宋以前、现已散佚的文献资料,其价值为人称道。但该书是乐史入职史馆后,抄录、征引大量官方所藏图籍文献而成,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误抄或是漏抄。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了由王文楚先生点校的《太平寰宇记》,考证详实,内容丰富,是为当下可见最好的版本。但此版中亦有不少错讹,如条目误收、指代不明、条目重出、方位颠倒、条目误置、道里倒字、前后矛盾等。

《太平寰宇记》;讹误;校勘

1 条目误收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江都县下“大铜山”条:“大铜山,在县西七十二里,即《汉书》称吴王濞即山铸钱,此其处也。”[1]2443

按:《万历扬州府志》中载大、小铜山均在仪真县(即宋永贞县)境内[2]309。大铜山,北宋时属永贞县,并不在江都县内。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大铜山,《元和郡县志》云:‘在江都县西北七十二里。《汉书》吴王濞即山铸钱,此其处也。’”[3]1572可知,乐史此处乃抄录《元和郡县图志》,且漏抄一“北”字。但他未知《元和郡县图志》所载有误。据《旧唐书·地理志》,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分江都县置扬子县[4]1572,南唐时改扬子为永贞[5]2497。铜山恰在永贞县内,而《太平寰宇记》前文已载永贞县已于雍熙二年割隶建安军[1]2442,故此时大铜山不属扬州。在卷一百三十建安军永贞县下又列“铜山及小铜山”[1]2574,条目重出,且前后矛盾。

2 指代不明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江都县下“芜城”条:“芜城,即州城。古为邗沟城也。汉已后荒毁。宋文士鲍明远为赋,即此。”[1]2443

按:北宋扬州城乃截唐罗城东南部分筑成,完全位于蜀冈之下。而在唐以前,历代扬州城遗址均在蜀冈上(具体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扬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999—2013年》)。如此,北宋扬州城与古邗沟城明显不是同一个城。而就本条所载来看,意思则正好相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二者等同。在该条之后已经出具校勘记,言:“《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三引本书云:邗沟城,‘在州西四里蜀冈上’。《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九七扬州府引本书同。”[1]2451虽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可惜未能说明原因。刘宋大明元年(457年),刘诞镇广陵,三年(459年),叛。孝武帝派沈庆之讨伐。攻下广陵城后,孝武帝命沈庆之屠城,广陵城变为一片废墟。之后不久,鲍照来扬,目睹惨状,有感而发,作《芜城赋》。本意指广陵经战火屠戮之后一片荒芜。后芜城逐渐演变为广陵别名。故而北宋扬州城也好,古邗沟城也好,刘宋广陵城也好,均可统称“芜城”。但不能因此将北宋扬州城与古邗沟城等同起来。乐史此处有张冠李戴之嫌,而校勘记又语焉不详,当进一步指出北宋扬州城在蜀冈下。

3 条目重出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江都县下“雷陂”条[1]2445。

按:雷陂即雷塘。雷陂,《汉书·刘建传》又作雷波[6]2415。颜师古注曰:“波读为陂,雷陂,陂名,其下云入波中亦同。”[6]2416王象之《舆地纪胜》言:“雷陂,又名雷塘。《元和郡县志》云:‘在江都县北十里。’”[3]1565《雍正扬州府志》卷八载:“雷塘,在府城西北十五里,一名雷陂。”[7]70而同卷江都县下有又有“雷塘”条[1]2446,条目重出。

4 方位颠倒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江都县下“雷塘”条:“雷塘,在县东北十里。”[1]2446

按:此处“东北”明显是“西北”之误。雷塘,早在《汉书》中便有记载[6]2415-2446,但并未说明具体所在。宋代志书中,除《太平寰宇记》,祝穆《方舆胜览》又抄录乐史所言,言在“州东北十里”[8]793。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言:“雷陂,又名雷塘。《元和郡县志》云:‘在江都县北十里。’……雷塘,在江都县北十里,隋炀帝葬其地。”[3]1565亦只言在江都县北,不知东、西。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六:“(武德元年八月)隋江都太守陈稜求得(隋)炀帝之柩,取宇文化及所留辇辂鼓吹,粗备天子仪卫,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其后有胡三省注:“今扬州城西北有雷塘,塘西有吴公台,相传为陈吴明彻攻广陵所筑弩台,以射城中。”[9]5918胡三省由南宋入元,但今天所见的胡三省注是作于宋亡之后,故而“今扬州城”当指元代扬州城。按元扬州城沿用南宋扬州大城(南宋扬州,蜀冈下大城,冈上有宝祐城,中间筑夹城连通),即北宋扬州城[10]279。如此,雷塘当在北宋扬州城西北,即在江都县(北宋扬州治所在江都)西北。另据《(万历)扬州府志》卷六:“雷塘,城西北十五里。”[2]357此后,历代地方志均言在“城西北十五里”。按明清扬州城是截宋大城南面部分而成,明显小于宋城,故而距离雷塘也明显远于宋代,才有“十五里”之说。此处“西北”误为“东北”,或系乐史误抄。

5 前后矛盾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泰州海陵县下有“孤山”条,言:“孤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1]2565

按:孤山,即今靖江市孤山镇,北宋应属泰兴县,而非海陵。据同卷泰兴县载:“本海陵县济南镇地,伪唐昇元三年析海陵县之南界五乡为泰兴县,属泰州。”[1]2566泰兴县乃割原海陵县南五乡而设,便可知泰兴在海陵南面,也在整个泰州南面。而北宋时,孤山临近长江,在泰州最南面,自然当属于泰兴县。另同卷泰兴县下也收“孤山”条,载:“孤山,连邑界。”[1]2566不仅前后矛盾,而且条目重出。

6 条目误置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泰州海陵县下“露筋驿”条:“露筋驿。江德藻《聘北道记》云:‘江淮间有露筋驿,今有祠存,一名鹿筋驿。云昔有孝女为蚊蚋所食,惟存筋骸而已。’”[1]2566

按:露筋驿当在北宋高邮,不在海陵(今泰州)。今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仍有露筋村,毗邻高邮,而距泰州甚远。据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三高邮军下“露筋庙”条载:“露筋庙,去城三十里,旧传有女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姑曰:‘我宁处死,不可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3]1769-1770明确露筋驿在高邮。另《(隆庆)高邮州志》亦载:“露筋烈女祠,在州治南三十里。”[11]402此后历代高邮州志均言露筋在高邮。而乐史所引之江德藻《聘北道记》中表明露筋在高邮而不在海陵。据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中引《聘北道记》云:“自邵伯棣(当为埭)三十六里至鹿筋,梁先有逻。此处足白鸟,故老云:‘有鹿过此,一夕为蚊所食,至晓见筋,因以为名。’”[12]237江得藻记鹿筋(露筋)距邵伯埭三十六里,以《聘北道记》的书名来看,当是北行,即露筋在邵伯埭以北三十六里。高邮正在邵伯北,而海陵在邵伯东南。

7 道里倒字

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建安军永贞县下“铜山及小铜山”条载:“并在县西北八十里。”[1]2574

按:铜山、小铜山,即今扬州仪征大铜山与小铜山。距今扬州市区不过六十里,不可能在永贞县西北八十里。乐史在建安军下言,整个建安军包括永贞县在内,全境不过“东西一百一十九里,南北四十六里”[1]2573。以这样的范围来看,无论如何计算,铜山及小铜山都不会在建安军境内。此处或是误将“十八里”抄成了“八十里”。

8 结束语

虽然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有些许疏漏,但掩盖不了其上集宋以前地志之大成,下启元明清地志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1] 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杨洵,徐銮.(万历)扬州府志[M].扬州:广陵书社,2015.

[3] 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 尹会一,程梦星.(雍正)扬州府志[M].扬州:广陵书社,2015.

[8] 祝穆.方舆胜览[M].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9]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999—2013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1] 王应元.(隆庆)高邮州志[M].范惟恭,修.扬州:广陵书社,2015.

[12] 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 卢 蕊〕

SevenerrorsincollationofTaipingHuanyuji,HuainanRoadbyZhonghuaBookCompany

CHEN Xuefei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2, China)

Taiping Huanyuji, Huainan Road, publishe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preserved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befor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value of the book has always been praised by historians. But many of the contents were copied and quoted from the official literature in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in which errors and omitting happened. The version of aiping Huanyuji, Huainan Road,proof-read by Wang Wenchu and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 in 2007,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version with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and rich contents. But there are also quite a few errors in this version such as errors in the entry,improper demonstrative pronny.

Taiping Huanyuji; error; collation

K928.3

C

1008-8148(2017)04-0112-03

2017-05-20

陈雪飞(1992—),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古代扬州研究。

猜你喜欢

铜山寰宇高邮
“人间草木”故乡情
——汪曾祺与高邮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好歌好酒好高邮
让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落地生根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科技教育掠影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实然和使然
寰宇鸣钟 千秋律动——曾侯乙编钟研究与文化建设10年(2008—2018)回眸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系统论视域下学校体育整体发展的个案研究
《何日君再来》怀念的岁月—寰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