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战略决策错误

2017-01-27吴名岗

孙子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战略决策孙子兵法发动

吴名岗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战略决策错误

吴名岗

现在,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承认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错误。其关键是战略决策错误。美国是个历史短浅、唯利是图的国家,是个无视天下大势,图先发制人以取胜的国家。认清美国好侵犯的本质,有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有益于维护世界和平。

美国 唯利是图 先发制人 伊拉克战争

现在,对伊拉克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打击的美国和英国都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错误,无论是支持了小布什的希拉里还是刚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都说伊拉克战争是过去二十年美国犯下的一大错误。可惜为时已晚,“死者不可以复生”。其实,在开战之初,许多人就都看清了美国的战略决策错误。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孙子兵法》研究者,在当时就曾投书指出即使站在美国的立场来看,对伊拉克开战也绝对是错误的。

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是建立在现实的国际环境和自己国家所处的地位和力量基础上的。决策者们的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不同,所看到的内外部力量也不同,所做出的决策自然不同。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决策,自然是为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左右。9·11事件之后,美国霸主的“面子”和“尊严”受到极大损害,气急败坏,自恃武力强大,自认为能“战胜攻取”,就肆意妄为,不顾日后之“凶”,先后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企图找回霸主的面子。结果适得其反,给世界造成极大的长久的苦难和动乱,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一个危险的恶例,值得美国和世界各国引以为戒。

2016年11月,联合早报网25日援引《明镜邮报》报道: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核心鹰派人士白邦瑞据传被特朗普相中,被内定为下一届白宫中国事务顾问。他是一位既积极了解中国,参加《孙子兵法》研究的学者,又是一位从里根时代起就一直参与美国国家战略决策的智库人物,是曾参与伊拉克战争决策的美国防长的核心幕僚。

2004年冬,第六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深圳的麒麟山庄召开,时任美国国防部高级参谋的白邦瑞向大会提交了《势在美中两国战略文化中的异同》的论文(以下简称《势的异同》)。《势的异同》透露了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决策的一些内部信息,使我们更看清了美国有关伊拉克战略决策的错误。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在“911恐怖袭击”这一背景下,说伊拉克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严重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这当然是编造的一个借口。如果伊拉克真的有核武或生化武器,战争开打,肯定会对要灭亡其国的美军使用,那样会对美国士兵和无辜的民众造成极大的伤亡。更何况当时的萨达姆政权允许联合国核查其有无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其时美国的借口就已经不能成立。事实上,美国并非不知道伊拉克没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攫取中东的资源,夺取伊拉克等国的利益,“教训”不听话的萨达姆,警示其余,以维护其独霸天下的地位。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自认为找到了萨达姆政权的可乘之隙。白邦瑞说:“在反复考虑各方力量组合后,我们确定信息、火力、心理战、斩首是主角。……伊拉克经过第一次海湾战争,领导人与军队危机重重,离心离德,经济恶化,部队基本没有战斗力。这个判断告诉我们,用组合势,最可能在短时间内奏效。战争初期,一旦实现斩首,或把伊军首脑指挥置于瘫痪状态,整个伊战争机器会迅速瓦解。当时结论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干就干。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我在这里不再重复。”①姚有志、闫启英主编:《孙子兵法与战略文化》,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7-158页。美国正是在这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所谓“审时”的判断下,发动了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居然毫不考虑将一个事实上稳定、团结、繁荣的伊拉克打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以为只要扶持一个“反对派”就能平定天下,就会听任自己摆布。

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中国把道义视为决策的首要依据。《孙子兵法》说:“主孰有道?”把“道”列为预测战争胜负的第一条。孙子为什么如此重视“道”?因为道义中有势力,“道”中蕴藏有尚未显露的巨大力量。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②朱熹:《孟子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49页。违背道,违背天下人心,在中国被称为“无道”,无道行为是难于得逞的。所以在战略决策时,应考虑世界(包含敌国)人心之向背,历史发展之趋势,把道义作为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美国虽然极力宣传其自由、民主之价值观,但真正在战略决策时,起作用的是利,会贪利忘义。伊拉克战争说明,在事关利益上,美国根本不考虑其他国家之“民主、自由”,他们毫无道义可言,平时宣传的民主自由不过是攻击和颠覆其他国家的手段而已。

中国人做重要事情喜欢看形势,讲形势,如果形势不允许就不去做。形势是客观的,所以要测度,判断。孙子在预判战争之胜负时说:“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③吴九龙等:《孙子校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10页。这就是对形势和趋势的分析、判断。主有道,将有能,得天地之助者有取胜的可能,否则,就可能失败。所以孙武说:“吾以此知胜负矣。”美国在决策伊拉克战争时,虽然对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分析判断正确,但缺乏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与遵从,美国竟不顾天下大势,不顾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国的坚决反对,不顾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绕开联合国,单独发动了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无视世界各国反对美国霸权的巨大影响力,而这些道义的力量支持了伊拉克人民,使他们绝不屈服,利用各种方式与美军对抗,不断击杀美国士兵,最后让美军陷入泥潭,伤亡惨重,以“凶”告终。直到奥巴马政府下决心才从伊拉克撤出。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的大失败,当年支持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克林顿·希拉里在竞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一页,可见伊拉克战争在美国人民心中的不满和愤怒。特朗普胜选后说: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犯下的大错误。如果未来的美国总统真的深刻认识这一问题的话,他还会让当年为小布什总统献策“说干就干”,立即开打的白邦瑞先生当白宫的中国事务顾问吗?如果听其“中国威胁论”,特朗普会犯下怎样的错误呢?

白邦瑞等美国人自以为学得了《孙子兵法》且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白邦瑞对《孙子兵法》的理解非常狭隘,把战略问题变成了战术,把“势”理解为战力的组合方式。这种认识和理解,是不正确的。白邦瑞似乎是“知彼知己”,但离孙子讲的“知彼知己”有很远的距离。孙子讲的“彼”不仅是敌对者本身,还有它的友党友军,还有是否占有天时地利,对己方,也不仅是武装力量,还有人民的支持等等。所以孙子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美国在决定对伊拉克开战时,仅看到伊拉克的不堪一击,无视天下大势和天时地利,虽然当时做到了战胜攻取,却无法避免最终的凶险。

主动发动战争,古今中外都讲究要出师有名,就是只有被征伐国确实对本国犯下战争罪行时才可出师讨伐。不然,不仅是对被征伐国的侵略,而且是对本国人民的犯罪。

美国实力雄厚,多年来有远超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军队,有无海不到的航空母舰,仅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良好的训练,就可以战胜他人。所以美国人,“我们谈势,多偏重于力量”,①姚有志、闫启英主编:《孙子兵法与战略文化》,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这也使得美国成为一个会以中央情报局的毫无证据的情报就对外发动战争的国家。这证明美国是个好侵犯的国家,虽然打着“盟军”的旗号,实则完全是美国主导。

美国仗恃武力,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今后他们仍将“偏重于力量”,而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别国发动战争。

战略决策关乎全局,一定要从长计议,一定要掌控好事情的最终结局。而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没看到将来的发展变化,没去推断可能的最终结果,就开始行动,有的还没到半路就走不下去了,出现了“半拉子工程”。对此,中国人早有经历,所以提出要警惕半途而废,警惕最终失败,《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②朱熹注:《诗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都有开始,但善终的很少。中国的文化讲究“善始善终”。

《孙子兵法》把战争过程一直延伸到战后的政治结局,把战后出现一个和平的政治局面作为最终结果。所以孙子说:“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名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③吴九龙等:《孙子校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9-232页。因此,在主动开战时,一定推演好最后结局,只有最后有一个和平的政治结局才可以考虑开战。

中国人常说:“三思而后行”。这里的“三思”除了再三思考的意思,还包括认真思考一件事情的始、中、终三个阶段,即全过程。通过思考、研判全过程,特别是最终结果后,才开始付诸于行动。《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载:晋卿荀寅逃亡到齐国,时值晋、齐之战时,荀寅将其在晋国的亲信那里得到的情报告诉了齐帅陈成子:说晋国“将为轻车千乘,以厌(压)齐师之门”。陈成子不相信,认为荀寅是为了晋国而恐吓齐国。为此,荀寅说:“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①左丘明:《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59页。杜预注“始中终”说:“谋一事,则当虑此三变,然后入而行之,所谓君子三思。”②左丘明:《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61页。荀寅不懂得“三思”,在逃往齐国前“三不知”,所以不受齐国信任,这是荀寅人生之失败。

毛泽东主席精通“三思”之道,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就分析和预料了抗日战争始、中、终三个阶段,做出了对日作战必须是持久战的战略决策,预测了中国的最后胜利。

美国人看事短浅,见利就上,正如白邦瑞等见伊拉克内部不和,便鼓动“说干就干”,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结果美军陷入泥潭,死亡5000余士兵。中东动荡,难民如潮。现在无论是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指责伊拉克战争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种见利就上的战略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屡败不改。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自以为可以仗恃其军事力量先进就可以取胜,结果陷入战争泥潭而难于自拔。美国之所以屡犯同一类型的战略决策错误,是其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所致,今后美国仍会犯类似错误。

从决策伊拉克战争看,美国是个唯利是图,只顾自身利益,好侵犯别国以获利的国家。美国总是先以其强大的武装力量耀武扬威,挑衅滋事,威慑他国以取利,不达目的,则对别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从实力上说,多年来美国一直是最强大的国家,2001年虽然遭遇了“911”这样的恐怖袭击,但事实上没有那个国家对美国发动过战争。像“反恐”这样的问题,本来就是属于防御的范畴,美国却借此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面对近乎要投降的伊拉克,硬说其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对美国的安全造成了威胁而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结果却是一场乌龙。美国对伊拉克这样弱小的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以取胜,说明其内心空虚,十分胆怯,没有应有的战略定力。

对“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中国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有研究,《左传》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以待其衰。”③左丘明:《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74页。这是就战术上讲,战略上“先发”要承担战争责任,所以中国坚持“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的积极防御战略。

美国一些人认为白邦瑞是个中国通,白邦瑞也自以为了解中国,自以为学到了《孙子兵法》。以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为例,一个懂孙子兵法的人,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来看,是应坚决反对发动这样的战争的。白邦瑞“说干就干”,说明了他对《孙子兵法》之“道”不懂。《孙子兵法》预判战争胜负的第一条就是“道”,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从哪个角度都可以说是“无道”。一个自以为学到了孙子兵法的人,事后还不以曾鼓动发动伊拉克战争为耻,反自以为得意,这样做是与孙子的精神相违背的。

白邦瑞在《百年马拉松——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强国的秘密战略》一书中说中国对美国实施了“战略欺骗”,把中国的和平崛起归功于美国对中国的帮助,把美国的衰落归罪于中国的战略忽悠。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①吴九龙等:《孙子校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3页。一个国家的成败盛衰皆由其自身内部原因所致,外部因素是次要的。白邦瑞在总结中美发展变化的轨迹时,不注重从自身总结经验,却把美国的衰败归罪于中国,这真是中国老百姓说的:“好汉怨自身,赖汉怨他人”。特朗普与白邦瑞持相同的论调,也把美国的衰败归罪于中国。其实,使美国由一霸独大走向拐点的是伊拉克战争,是小布什一班人“说干就干”,无端侵略伊拉克造成的。白邦瑞这样总结过去,这样认识和断言中美两国的盛衰,他的《孙子兵法》真是白读了。这样的认识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百年马拉松》无益于世界和平。

美国是个历史短浅的大国,它不理解弱小国家的窘迫和艰难,不理解“亡国不可以复存”之痛苦,是个无视天下大势,唯利是图的国家,它弃道义,顾眼前,轻长远,图先发制人以取胜,拿别国主权当儿戏,大体上是个难与论道的国家。所以与美国人谈道义,谈合作,谈登高望远,谈三思而后行有时候很困难。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方式也只好因应其价值观念。认清美国的本质,有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有益于维护世界和平。

(责任编辑:周亨祥)

Viewing America’s Mistakes o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from the Iraq War

Wu Minggang

Nowadays both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the British people admit that it is a mistake to declare the Iraq War. The key is the mistake in decision-making. America is a mercenary country with short history as well as a country that pays no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gains the initiative by striking the first blow. Recognizing the essence of America’s mistakes is helpful to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and maintaining the world peace.

America; Mercenary; Gain the Initiative by Striking the First Blow; Iraq War

B22

A

2095-9176(2017)02-0051-05

2016-12-19

吴名岗,惠民县石庙镇人大原副主席,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

猜你喜欢

战略决策孙子兵法发动
《孙子兵法》组歌
战鹰听令!发动对地攻击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新思路:牵一发动全局
中原突围是毛泽东的伟大战略决策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抗美援朝——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