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孙子兵法》看毛泽东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的军事韬略

2017-01-27张德艳

孙子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兵力孙子兵法孙子

张德艳

从《孙子兵法》看毛泽东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的军事韬略

张德艳

在现代中国,真正能做到把军事理论运用的精妙,在战争实际中能真正发挥作用,获得累累战果的绝世英雄,非毛泽东莫属。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不仅吸取了传统兵法的精华,而且融合了他独特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艺术。本文将每一次反“围剿”的指挥战略与《孙子兵法》十三篇具体谋略作了详尽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以从中求得启示。

反围剿 军事韬略 孙子兵法 诱敌深入 各个击破

《孙子兵法》穿越时空,流传千古,备受中外军事家的推崇。作为曾经登上中国现代战争舞台的毛泽东,据说其青年时代求学期间留下的《讲堂录》中就记述和阐发过这部兵书的内容。据他的警卫员回忆,早在井冈山时期,他最珍贵的家产就是两个竹编的书篓,而最常看的一本书就是《孙子兵法》。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在遵义会议上,凯丰曾指责毛泽东打仗并不高明,只是照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两本兵书打,而毛泽东承认只读了《三国演义》,并未读过《孙子兵法》。所以,从那时起,他因受这句话启发,才去读了《孙子兵法》。然而,不管哪一种记载更为准确,毛泽东与《孙子兵法》有着不解之缘却是真实的。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把古代孙子的军事谋略和中国现代作战实际相结合,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演出了一幕幕蔚为壮观的战争活剧。例如,在他亲自指挥的前三次反“围剿”过程中,战略思想运用巧妙而卓越,战争场面则惊险而壮阔,从而为中国工农红军国内革命史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一、从《孙子兵法》看毛泽东第一次反“围剿”的军事韬略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军队,以鲁涤平为指挥,“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蒋介石亲自制定的作战方针是 “长驱直入,外线作战,分进合击,猛进猛打”。国民党军队分八个纵队,形成半圆形包围圈,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而红军当时只有四万兵力。面对强敌,毛泽东制定的方针是:撒开两手,诱敌深入,把进犯之敌的主力诱至地形和群众基础有利于红军的根据地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打破敌人的“围剿”。

当时,红军已经攻占了吉安,毛泽东要求部队放弃吉安并且大踏步后退。大家觉得,到手的肉却让给了敌人,所以都想不通。毛泽东同志反复给大家讲“将予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正如《孙子兵法·势篇》所言:“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他分析后认为,退却后将会得到以下有利条件:第一,群众积极援助红军;第二,作战阵地有利于红军;第三,红军主力易于全部集中;第四,敌人交通阻塞,不便联络;第五,敌人耳目闭塞,容易发生过失;第六,敌人补给困难。但是,根据地的前沿却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红军必须一直撤到根据地的中心地区。

毛泽东还命令三十五师伪装成红军主力诱敌,以造成敌军每到一地即发现红军已经撤走的假象,同时也让他们的决战计划落空,使其咄咄逼人的攻势受挫。当他们“发现”红三十五师并误作红军主力后,便发起总攻,结果中了红军的圈套。红三十五师抵抗一阵后,见达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便主动撤离。敌人又一次扑空,但却已经深入红军根据地内,行动极为困难,给养严重缺乏。这时,敌人的战线已长达四百多公里,兵力分散,首尾难顾,中路突出暴露在红军面前,正好形成了《孙子兵法·九地篇》所说“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的有利于红军的战场态势。

经过几次战略退却后,红军士气高涨,遂准备待机出击。毛泽东同志亲撰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与《孙子兵法·始计篇》言及的“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谋略思想不谋而和。红军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龙冈设伏歼灭敌人的。

龙冈四面环山,地形颇像一个大瓮。敌师长张辉瓒耐不住红军的一再引诱,急于与红军主力决战,而被诱至龙冈。当时,恰巧天公作美,浓雾弥漫,咫尺之间五指难辨。敌军陷入重围,晕头转向,而红军则“先处战地”,地形又极为有利,故而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态势,一举全歼张辉瓒两个旅和一个师部,并活捉张辉瓒;接着,又以不可阻挡之势,把准备撤离的谭道源师团团包围,歼灭过半,达到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目的。就这样,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战绩显赫。张辉瓒被俘后见到毛泽东,连忙拱手施礼,口称“润之”先生,钦佩不已。

孙子曾用“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来说明军之统帅的重要性,而毛泽东同志指挥此次反“围剿”作战,则集中体现了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帅才。

二、从《孙子兵法》看毛泽东第二次反“围剿”的军事韬略

1931年2月,蒋介石又以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确定了“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的方针,集结约二十万兵力,叫嚣“三个月半消灭共军”。毛泽东同志则用扰敌、堵敌、截敌、疲敌、袭敌、诱敌、捉敌、饿敌、盲敌、侦敌等策略应对。同时,他还让各地群众在红军撤出后,实行坚壁清野,将粮、油、盐等必需品及有用物品运入根据地腹地,或埋于地下,使敌人进入根据地后得不到及时补给,从而延缓其行动,消磨其士气。毛泽东同志的这些策略,恰符合了《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的思想。国民党将领后来也说:“我军进入匪区以来,即到了化外之地,凡所行动悉感困难。”据说,当时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每天在兴国一带只能开一饭一粥两顿饭,并且随时面临断炊的境地。

大敌当前,在如何退敌上,有跑和打两种意见:主张跑的同志认为,我以三万人对付敌人二十万兵力,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主张放弃根据地,另寻出路。但是,毛泽东同志主张打。孙子云:“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且“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毛泽东同志仔细分析了敌情后认为:敌军虽有二十万兵力,但均不是蒋介石嫡系部队,蒋介石派这些部队作战既有歼灭红军的意图,又有削弱地方部队的目的。因此,敌军指挥不统一,行动不一致,官兵矛盾大,士兵不愿打仗,缺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红军则相反,具有“三好”的优势:第一军队好,第二群众好,第三地形好。

毛泽东同志建议先打第五路军中由王金钰率领的五个师,认为第五路军虽是围剿的主力,兵力较多,但都来自北方,水土不服,山地作战更非所长,并且这五个师是杂牌部队,相互猜疑,各怀鬼胎,士气不高。《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毛泽东的意图亦是如此。他详尽地讲解和分析,令大家折服, 遂上下同心,一致对敌。

预测了敌军的走向后,毛泽东同志便命令部队在东固隐蔽,明确提出“集中兵力,由西向东横扫,求得各个击破”的运动战方针。红军预设“口袋阵”,在白云山将敌人团团包围。红军从高处冲下,锐不可当,情景恰如毛泽东同志所作词形象描绘的那样:“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宵入”,再次将敌人一举歼灭。

红军挟胜利余威,又先后将其余敌军各个击破,打的可谓淋漓尽致。敌人闻风丧胆,第二次反“围剿”又一次大获全胜。

三、从《孙子兵法》看毛泽东第三次反“围剿”的军事韬略

1930年6月,蒋介石又增加兵力至三十万人,以“厚集兵力,分路围剿”为策略,再次进攻根据地,妄想彻底消灭红军

敌军到处杀人放火,寻找红军主力的踪迹。由于敌人的兵力超过红军十倍以上,红军便实施了一种极端的退却。正如《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论:“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因为不如此便不能战胜敌人。

敌人进入根据地后,东奔西走,瞎折腾了二十多天,连红军的气息都没嗅到。直到7月底,才发现了红军主力,并且马上将红军包围。此时,红军又一次处于三面被包围的险境中。正如孙子所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毛泽东遂命令部队乘夜色朦胧,秘密行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敌人如梦初醒后,赶忙以密集的大包围态势再次接近红军。为了避免在不利态势下作战,毛泽东派十二军向乐安方向佯动,故意扬旗鸣号,浩浩荡荡,一路尘土飞扬;同时,红军主力则集中在兴国境内,隐蔽休整,以待战机。

至8月初,敌人为红军所调遣,在山间小路上往返奔波,已经疲劳至极,并且缺粮缺水,士气十分低落。所以,第三次反“围剿”,仍然无丝毫意外地以我军大获全胜、敌军彻底失败告终。

《孙子兵法·军争篇》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孙子又云:“故善战者,治人而不治于人。”“兵非贵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两千多年前孙子所说,竟然正是两千多年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形,可见毛泽东同志的用兵韬略,深合孙子的谋略思想。

四、从三次反“围剿”斗争看毛泽东军事韬略与《孙子兵法》之异同

(一)共同之处:

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的这三次反“围剿”斗争,起初采用的都是战略退却,然后进行战略反攻,而这正是战略防御中积极防御的两个阶段。

1、集中优势兵力

毛泽东同志认为:战略上要以一当十,战术上要以十当一。无论反攻还是进攻都应集结兵力,打敌一部。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十个师不如歼灭一个师。《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到集中兵力问题:“故形人而我无形,故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击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强调的都是利用各种手段,使敌分兵,我方则集中兵力,从而形成局部上的优势。

2、诱敌深入

毛泽东认为:在强敌进攻时,有计划的放弃一些地盘,以引诱敌人,达到歼敌的目的,这时候敌人就会被红军牵着鼻子走,而红军则达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目的即是让敌人陷入圈套,然后趁机攻之。

3、灵活机动

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毛泽东用兵正是如此,所以论者无不称赞他用兵如神。由此可见,他们二人都强调战争应统筹全局,协调各个局部,并要示形动敌,让敌人虚实难辨,真假难分,摸不着头脑,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

(二)不同之处

1、以众击寡与以少胜多之别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兵学圣典,也是世界兵法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孙子兵法》的特点是从一般战争规律出发,强调以众击寡,反对以弱胜强,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去战胜敌手,以自己的威慑力量去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毛泽东则从人民战争的特殊规律出发,根据中国革命战争客观实际的需要,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军事战略,打上了他本人的烙印。毛氏兵法开创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先河。

2、对战争“速”与“久”的界定

孙子 在《作战篇》云:“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兵贵胜,不贵久。”又云:“兵之情主速。”由此可见,孙子主张用兵作战应该速战速决,重要的是取得胜利,而不在于长期曝师于外。而毛泽东则发展了这一韬略,指出必须“反对战役的持久战和战略的速决战,承认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毛泽东运用唯物辨证法,规定了“久”为战略原则,“速”为战役战术原则。

英国专家巴特曼说:“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部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毛泽东作为现代杰出的军事家,留下了出神入化的千古绝唱。他的军事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既继承了《孙子兵法》的精髓,又以如虹气势,横扫战争舞台上的所有对手。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也许不久会出现一位伟大人物,他给我们的将不再是这些分散的颗粒,而是一整块没有杂质的纯金属铸块。”今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说:毛泽东的兵法和军事思想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块没有杂质的纯金属铸块。

当然,以上并不是毛泽东用兵历史的全部,但仅从这三次反“围剿”战役中,我们亦可以由一斑而窥全豹,看出一代伟人在军事史上的辉煌成就。

(责任编辑:李兴斌)

Reviewing Mao Zedong’s Military Stratagem in Commanding the Red Army to Launch the “Anti-besiegement” Struggle from The Art of War

Zhang Deyan

In modern China, nobody save for Mao Zedong can exquisitely apply the military theories in the actual wars to win countless victories. Mao Zedong’s military thinking not only absorbs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art of war, but also integrates his own military strategies and commanding art. This article makes detailed analysis of Mao Zedong’s comma stratagems in every anti-besiegement battle and makes comparison with 13 chapters ofThe Art of Warso as to find 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to seek enlightenment.

Anti-besiegement; Military Stratagem;The Art of War; Lure the Enemy in Deep; Rout the Enemy Forces One by One

B22

A

2095-9176(2017)02-0025-05

2016-12-15

张德艳,女,中共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教研员,讲师。

猜你喜欢

兵力孙子兵法孙子
《孙子兵法》组歌
孙子壵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与袁旭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