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商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2017-01-27田文晴

法制博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商圈业态城区

田文晴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北京市商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田文晴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集群现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现象,但我国学者对于集群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生产型规模化产业集群的分析,对商业集群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商业集群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研究商业集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北京市为调研对象,研究其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商业集群;优化治理;发展对策

一、商业集群的概念

由于经济学界内对商业集群少有系统性研究,对商业集群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大多数研究商业集群的文献中,对界定商业集聚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但从总体上看,均有“一定空间内商业企业聚集”这一描述形式。在一些学者看来,商业集群是的目的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由此对相关产业价值链进行分工,这些有相关利益的商业企业聚集在固定空间,包括商业街、购物中心、步行街等主要形式。

本文认为,商业集群的概念可以从产业集群的概念中类推,指在某一相对固定的地理范围内,依托于所在城市及附近人群形成的社会经济环境,由多种类型的商业企业聚集,共同协作,提供多样化的商品、服务,为满足消费需求的市场形态。小到小商品市场或是批发市场,大到商业街、购物中心、到CBD商业聚集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商业集群。

二、对北京市商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王府井商圈

王府井商圈被誉为“中国第一商业街”,是北京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商圈。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当时的王府井商业街打着“买全国,卖全国”的大旗吸引各地游客,成为游客来到北京购物的不二之选,北京本地居民也以王府井为购物的首选去处。

但在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各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均能很容易买到种类丰富的商品,而特色纪念品因定价远高于商品品质让游客望而却步。至此,王府井商圈开始转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根据市政规划,王府井商圈引入外资,扩大规模,引入多种业态类型,各功能设施日趋完备,逐渐向国际知名化商圈迈进。至此,北京各商圈以此借鉴,现代化新格局逐渐形成,王府井商圈在北京市各商圈具有鼻祖的地位[1]。

未来,王府井商圈将进一步由是一条传承商业传统的大街,转变为集商业、服务、文化、游览于一体的综合型商业集群,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商圈”的品牌效应。

(二)亚奥商圈

亚奥商圈在空间上指围绕奥运村地区形成的具有体育产业特色的产业带动的商业集群。商圈环绕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城区方向延伸,沿中轴线连通亚运村及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为体育文化最为发达的商业区,大力吸引外来游客。在原有亚运商圈的基础上,亚奥商圈南已接近北三环,北则到达立水桥,有向北继续延伸的趋势。在东西向上京昌高速,辐射至京承高速。

亚奥地区富人聚集,众多中高端地产项目在此落户,地产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高水平。这里大量的常住人口形成了固定的消费实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后,随着北京市的整体发展,大量高端产业业主在区域内置业,消费能力得到极度提升。未来,亚奥商圈将以体育产业为依托,办公、旅游、会展娱乐、休闲产业必将高度发展。

三、北京市商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地调研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北京市商业集群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规划布局

国内外的众多商业集群实践表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于促进商业集群的整体发展其重要作用[2]。但在实际中,大多数商业集群没有充分将空间区域特点、人口流动特点与商业集群自身相结合,导致资源禀赋无法得到科学应用。

北京市众多商业集群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虽有大型商圈依托,但商圈内部的商业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品牌效应、连锁效应。因此,商业集群内部流通产业无法集中,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也进一步导致商圈发展缓慢、整体实力无法大幅度提升等问题。

(二)各商圈无法定位最优业态结构

部分北京市商圈的业态种类建设具有盲目性。某些中心城区商圈一味扩大规模,不考虑周边流动人口数量及消费能力,商圈内同质产业过于集中,甚至出现近距离相同品牌恶性竞争的情况,新扩建的区域店铺却大多空置,无法合理利用;同时,一些远郊区县商圈则过于保守落后,低估区域人口消费能力,品牌引进较为单一,不考虑适当引进高端品牌,同时新型业态无法进入。

(三)商业集群配套服务设施仍需完善

商业集群内部配套服务设施要求很高,同时也受到周边公共交通、卫生等条件共同带动。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商业集群配套设施已十分完备,但部分偏远城区的商业集群的配套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改善[3]。除市政公交系统、物流配送方式外,某些公共卫生环境不仅数量较少,品质也较差。

四、北京市商业集群发展优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北京市商业集群发展提出以下优化对策:

(一)系统性规划布局商业集群

北京市政规划针对商业集群发展的应有更系统性的规划。尤其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根据北京是不同城区、不同规模商业集群布局的实际特点,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人群流动数目、购买能力等商业基础条件,明确不同规模商业集群的发展前景以及特色定位,采取积极有效政策引导各类型商业集群发展。第二,在政策激励下,促进边远城区自产生自发性商业集群,通过市场自发调解和政策引导,加速商业集群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第三,完善商业集群的功能定位,在稳定基础商业交换功能的同时,根据城区特点,推广旅游、文餐饮、休闲等其他商业集群功能。

(二)定位不同商圈最优业态结构

针对北京市各商业集群存在业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利用政府政策和市场调节进行调整。第一,定位不同城区资源优势,定位周边功能特点,发现商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是业态结构与区位优势相符合。市政规划制定相关行业发展支持政策,支持不同特点的商业集群发展主营业务。同时,避免盲目扩张招商群体,最大程度保障商业集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该区位的社会发展特点相符。第二,提高关联业态种类之间的联动,形成合力,针对相似特点形成“一条龙”服务;对于同种业态体现错位经营,细分消费群体,逐步形成良性竞争,打破各商业企业间各自为营甚至恶性竞争的局面。第三,挖掘潜在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稳步创新,在保留固有消费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品牌效应,拉动潜在消费需求。

(三)完善边远城区商业集群配套服务设施

在市政城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商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加强公共交通、水电暖气、绿化、大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商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资源。针对北京市边远城区发展情况,应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进一步完善边远城区市政公共交通状况,综合考虑商业集群区位特点与道路规划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地铁等快速轨道公交系统,根据城区设置适度开设班车,同时根据实际规划停车场等。第二,优化边远城区物流体系,根据实际交通状况优化油流配送方式,提高效率,使物流系统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第三,注意协调边远城区商业集群建设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共同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共同带动城区经济发展。

五、结语

北京市的商业集群发展成熟,对全国各地的商业集群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北京市商业集群进行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商业集群品牌效应。

商业集群的建设,需审时度势,结合周边区民特点、文化环境、消费能力等多种因素,更需要政府市政规划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出台优势政策,使商业集群保持竞争力,并且良性健康的稳步发展。

[1]彭继增.商业集群概念,类型及其运行规律[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7):69-72.

[2]李四兰.商业集群发展的动因与策略研究——以武汉为例[J].当代经济,2014(19):90-92.

[3]彭继增,熊吉陵,陈清.商业集群、第三产业空间演化与经济发展——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1):11-18.

F

A

2095-4379-(2017)18-0210-02

田文晴(1993-),女,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猜你喜欢

商圈业态城区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新业态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