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当绿色生态发展模范生

2017-01-26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饶鸿来

浙江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丽水市谋划丽水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饶鸿来

勇当绿色生态发展模范生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饶鸿来

深入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经济主战场,勇当绿色生态发展模范生,为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作出新贡献

2017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重要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之年,也是新一届党委政府开局之年、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之年。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经济主战场,勇当绿色生态发展模范生,力争在推动重大战略深化、重大规划实施、重大政策制定、重大改革落实、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有新作为、新成效,为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作出新贡献。

谋全局

谋划产业项目。按照力求“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想深一步”标准,围绕“195”生态产业体系,加强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坚定不移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重点突破旅游交通、管理体制和“旅游资产化、资产货币化、货币证券化”发展制约,积极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流入旅游行业。

谋划基础设施。按照加快建设“通江达海、上天入地”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要求,以“美丽经济走廊”建设为导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衢宁铁路全线建设进度,启动建设衢丽铁路,推进温武铁路、丽水机场和通用机场,积极谋划丽水城市轻轨,研究考虑线网布局和空间廊道,为将来区域发展创造条件。完善水利、交通、城建环境的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北洪南调”和“南水北引”工程前期谋划。

谋划体制机制。建立丽水市重大项目谋划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项目谋划会和重大战略协调会,推动职能从“批项目、管项目”转为“谋项目、推项目”。推动各县(市、区)每五年谋划一个50亿元的大项目,每两年谋划一个20亿元的大项目,每年谋划一个10亿元的大项目、每年新谋划5亿元以上项目5个。抓紧谋划碳汇机制和旅游体制改革。

扩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改造、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投资。紧跟国家和省重点发展战略及投资领域,全力谋划和包装更多生态环保、生态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产业、重大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功能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数量充足、保障有力的重点项目储备库。

力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围绕“1个12%、4个15%”目标要求(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12%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技术改造、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等4个领域投资都增长15%以上),力推全市重大前期、重点建设项目各100个以上和30多个PPP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丽水机场、衢丽铁路、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G4012)景宁至文成段工程、丽水市北洪南调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钛都产业项目等推进,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

深化投资体制创新。一要推进PPP体制改革。力推PPP项目,每个县(市、区)落地PPP项目2个以上。探索设立丽水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积极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加快城投、旅投、交投、农投和南城等5家国资平台企业整合转型及上市步伐。鼓励平台公司单独或与央企等大而强的公司合作参与PPP项目实施。二要研究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先加分后扣分”的考核指挥棒,鼓励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主动谋划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投资计划。三要狠抓项目落地。建立完善项目落地领导交办制。四要抓好督办督查。

争取更多资源要素。积极主动向省、国家发改委争取华东绿色能源基地、美丽经济走廊、丽水新业态培育等政策。做好工程项目包装,重点在中央预算和省专项资金、申报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等方面获得更多上级资源要素支持。

强产业

重抓生态服务业发展。健全服务业常态化机制,规划实施、政策落实、项目建设、平台提升等协同发力,力推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按照“345”产业培育、“153”计划要求,有效推进规划落地实施。推动旅游业深度开发、广度融合,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突出服务业集聚区平台载体建设,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中心等4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加快创建绿谷信息产业园等首批9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年度100个以上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

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围绕“华东绿色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完成农(菇)光互补、风电开发专项规划编制;探索建立新能源开发资源公开竞争机制;积极争取更多的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和省级专项规划。全面实施“气化丽水”行动计划,确保金丽温输气管道上半年建成通气,力争天然气“县县通”部分项目开工建设。确保2017年底基本完成燃煤锅(窑)炉淘汰改造任务;着力推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向全市县城、乡镇、旅游景区延伸;积极推进煤改气、电能替代等清洁能源应用。

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建设。重点培育20个左右特色较强、推进较快、后劲较足的小镇,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实施特色小镇项目化管理,发挥龙泉青瓷小镇、莲都古堰画乡小镇等示范小镇、优秀小镇的示范作用。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引导特色小镇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力推第三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质量提升。

加快培育新业态。以丽水海创园和绿谷信息产业园为平台,重点培育和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健康产业”“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丽水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加强对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督促指导,推进丽水产业优化升级。尽快出台市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力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促改革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全域统筹绿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任务,全方位打开“两山”转化新通道,为中国方案、浙江样板提供更多的丽水元素。

全力推进统筹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做到三个把握:首先,做到全域统筹。统筹不仅是全市域的统筹,也是全领域的统筹,还要抓好产业统筹、部门统筹等工作,全方位推进。其次,加快绿色发展。要在“195”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拓展新思路,谋划军民融合、金融、绿色能源、通航、大数据等新产业。要以“立体互联”为目标,全力抓好政策对接、项目谋划,借力省里建设温州和金义都市区之间的廊道,积极谋划有利于丽水市的城市“轻轨”。第三,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具有全国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丽水样板”,为省委打造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之“浙江样本”提供更多鲜活丽水元素、丽水素材、丽水印迹。

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围绕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试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的两大丽水市制度创新重点,继续先行先试。强化配套项目支撑,梳理一批2017年度建设项目重点推进。进一步营造共建氛围,整合全市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各项创建试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全面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本委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实际办理时间比承诺时限提速60%以上。

推进重大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庆元、龙泉、云和、松阳等六县市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支持景宁县开展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改革试点、青田县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革试点。指导县市区推进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推动“5+2X”改革事项取得实效。

抓好循环低碳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建设,积极推进省级低碳试点工作。争取把丽水申报成为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准备工作,常态化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交易纳入企业和非碳交易纳入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工作。

抓队伍

围绕“干净干事创新业”主题以及市委提出的全力打造“一个绝对、四个尤为”丽水铁军要求,做到“三严四强五靠前”(严肃政治纪律、严守廉洁纪律、严格工作纪律,强化改革攻坚力度、强化审批服务速度、强化项目投资力度、强化要素争取强度,超前谋划、事前协调、向前服务、提前落实、靠前监督),努力打造“丽水铁军、发改尖兵”。一是超前谋划,善当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二是事前协调,敢当体制改革项目推进的“突击队”。三是向前服务,乐当项目前期的“勤务兵”和“店小二”。四是提前落实,立当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主力军”。五是靠前监督,誓当招商引资、项目监管的“排头兵”。

猜你喜欢

丽水市谋划丽水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把握新时代 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
学深悟透 积极谋划科技工作新举措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谋划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