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业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初探

2017-01-25郭莉阳爱国周明忠侯巍鲁志平毛光琼周哲学陈斌袁东波莫茜伊力军吴宣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郭莉 ,阳爱国 ,周明忠 ,侯巍 ,鲁志平 ,毛光琼 ,周哲学 ,陈斌 ,袁东波 ,莫茜 ,伊力军 ,吴宣

(1.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 610041;2.四川省遂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遂宁 629000;3.四川省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0)

四川省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之一,血吸虫病经历了50多年防治历程,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血防工作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实行标本兼治,注重部门配合、强调保障、加强科研攻关、强化健康教育,一手抓病畜查治,一手抓传染源控制,通过实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推进动物血吸虫病防控从治标到治本转变,防控成效显著。

1 血吸虫病防治历史背景

四川省耕牛血吸虫最早的记载是1937年,至1949年解放时,已报告的血吸虫病病例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其周围17个县,后经大规模调查证实我省钉螺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州)的62个县(市、区),792个乡,6,112个村,疫区覆盖人口1,056万人,血吸虫病患者100万多人,病牛9万头,钉螺面积2.7亿m2。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位于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沿涪江、沱江、岷江、青衣江水系支流分布;盆地西南部横断山脉边缘的攀西地区,沿安宁河雅砻江水系分布;和川东岷江与金沙江交汇处宜宾市内共三片,钉螺面积2.5万m2。我省的流行区划分为平坝、丘陵和大山区三种亚型。

2 农业血吸虫病防治历程

四川省血防工作始于1956年,五六十年代开展了疫情调查,基本摸清了血防流行情况、血防试点和初期防治工作。经历70年代的灭螺大会战,80年代的深入防治,90年代综合治理和21世纪控制传染源五个阶段。农业血防也先后经历了“以灭螺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以化疗为主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防制策略、以‘四个突破’(突破传统的种植习惯、突破传统的养殖习惯,突破传统的生活习惯,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的农业综合治理策略、以控制传染源和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四个阶段,实现了从由治标向治本,由消耗型向积累型、效益型,由单一防控向综合防控的三大转变。

2000年后,国家加大了对血吸虫病防控的要求和投入,2004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综合治理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我们疫控部门制定了《四川省动物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按照规划要求,我省所有血吸虫病疫区县(市、区)2008年底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5年底全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血吸虫病防治有关目标任务。2016年我省开启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的新进程。截止目前,全省63个血防疫区县(市、区)均已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其中已有13个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3 防治经验

3.1 领导重视是基础

3.1.1 纳入民生工程 1956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新局面。省政府把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民生工程,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和目标管理内容,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各地党政领导采取专题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解决血防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3.1.2 是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血防工作机制,全省建立了血防工作“春查秋会”、成员单位述职、血防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实行血吸虫病重大疫情责任追究制,有力保障了血防工作的开展。

3.2 部门配合是关键

四川省发改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注重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推进全省血防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发改、财政部门在安排血防资金、审批项目等方面,坚持向血吸虫病流行区倾斜,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发挥资金和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卫生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卫生血防项目,制订一系列管理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加强培训和监督检查。农业部门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沼气建设项目,治理钉螺孳生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同时大力推广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劳动力感染机会,畜牧部门积极组织开展耕牛圈养舍饲、在有螺地带实施禁牧等工作,坚持与人群查治病同步开展家畜查治病工作,农机部门积极实施农机推广项目,“以机代牛”减少耕牛数量。林业部门结合生态工程建设,优先重点扶持流行区血防工作,抓好血防综合治理。水利部门把血防工作纳入水利建设项目统筹规划,通过调整投入结构,加大水利血防工作力度,对钉螺孳生沟渠进行整治,在部分县、区开展水利血防试点,探索新形势下水利血防工作经验和策略。

3.3 经费投入是保障

通过“五结合”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结合中央补助地方和省血防项目,结合国家农、林、水等血防专项规划,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结合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做到中央、省血防项目经费及时到位,做到不截留,不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3.4 标本兼治是核心

农业部按照“围绕农业抓血防,送走瘟神奔小康”思路,提出标本兼治血吸虫病思路,尤其2006年全国血防工作会议提出狠抓传染源控制这个重点。血吸虫病人病畜查治是治标之策,传染源控制才是治本之道。200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对我省血防重点疫区下达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2006~2017年累计血吸虫病农业综合防治项目共12批,总投入3亿余元,累计共完成水改旱19.4193万亩,挖鱼池1.8216万亩,家畜圈养16.5463万亩,种草0.56万亩,养殖家禽36万羽,实验室改造2,900m2,购置实验设备1,316台(套)。通过实施水改旱、家畜圈养工程建设,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减少人畜因水田作业感染血吸虫的机会,防止人畜感染血吸虫病,有力遏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和发生。

3.5 科研工作是重点

多年来,我省在常规血吸虫病查治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以科技推动防控工作的开展,加快血吸虫病消灭进程。农业部牵头组织集中科研院所和全省疫控中心科研力量实施了血防从“八五”到“十二五”的科研攻关项目,2000~2015年,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或参与了11个血防专项课题研究,有9项获得部省级奖励。通过开展动物血吸虫病诊断、治疗、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技术瓶颈,探索综合防治新途径,实现了科学防控,加快了四川省乃至全国血吸虫病进程。

3.6 健康教育是基础

1)通过各种会议向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宣传动物血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疫区领导干部血防认识。

2)积极开展调研,主动汇报,及时反映动物血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到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提高了疫区干部群众参与动物血防工作的积极性,改变了农业部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窘境。

3)各部门根据自己业务范围,开展血防法规政策、血防知识巡讲,广泛宣传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加强对中小学生、重点人群、流动人口和民族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人群防护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机制,增强群众支持、配合和参与血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2020年洪涝灾害后安徽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送瘟神记》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健康教育对血吸虫病患病因素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