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2020-12-06张秀芹

云南档案 2020年7期
关键词:血吸虫病江苏省工作

■ 张秀芹

血吸虫病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体内发现的血吸虫卵,证明2100余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已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的传播过程涉及人和哺乳类动物宿主以及它们共同生存并能完成传播的外界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查资料显示,血吸虫病当时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的12个省、市的324个县、市,患此病者有1161.2万之多,受威胁人口1亿人以上。①血吸虫病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血吸虫病防治成为共和国成立之后必须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一、毛泽东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肆虐的血吸虫病,就像瘟神一样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中共执政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带领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

1953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在太湖疗养,其在江苏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工作的孙女沈瑜,将血吸虫病流行及危害的严重情况告之沈钧儒,于是沈钧儒于9月16日将此写信并附汇报材料向毛泽东反映。血吸虫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深深触动了毛泽东,他于9月27日即复信沈钧儒:“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②并将汇报材料转给时任政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负责处理。此后,毛泽东视血吸虫病防治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视察期间,血吸虫病的防治情况常会成为他调研的议题之一。

1955年6月,毛泽东在杭州视察期间,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查血吸虫病疫情,务必掌握关于血吸虫病的第一手资料。工作人员调查回来后,将血吸虫病人深受病魔危害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毛泽东了解情况后说,在我国江南一些地方,长期以来,血吸虫病对人民的危害很大,一定要帮助人民解除苦难,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③11月,毛泽东视察南方,当其乘坐的专列途经松江火车站停靠时,毛泽东在其专列上接见了松江地委的负责同志。在那次短短几十分钟的谈话中,毛泽东对松江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都作了详细询问,并要求松江地委充分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④毛泽东离开松江到达杭州后,专门听取了卫生部党组书记徐运北关于血吸虫病防治情况的汇报,当了解到血吸虫病患者多达1000万之多、流行地区遍布南方12省、市、区时,提出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消灭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对血吸虫病的严重性要有充分认识,重申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⑤对于治疗血吸虫病缺少理想药物的问题,提出要积极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尽快研制出有效的防治药物,并提出在治疗中还可以使用中医的方法;对于管理血吸虫病传播的外部环境,如粪便管理、水源管理、消灭钉螺等任务艰巨的问题,提出要发动群众,让科学技术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于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时间问题,改变了卫生部原定15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计划,提出7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新计划;对于统筹各部门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问题,提出防治血吸虫病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也关系到农业、水利、宣传、教育等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

其后,在毛泽东的重视下,血吸虫病防治频频出现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1956年1月,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消灭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钩虫病等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和积极防治麻疹、赤痢、伤寒等疾病的任务。⑥1957年2月6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第三次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的报告》和《1957年防治血吸虫病工作要点》,并指出“加强党对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领导,是完成防治任务的基本保证。凡是尚未建立党内防治领导小组的,均应当迅速建立起来。⑦4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指出“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血吸虫病已经成为我国现有流行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因此,消灭血吸虫病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项严重的政治任务,必须充分地发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广大群众,坚决地为消灭这一病害而斗争”⑧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指示的通知》,要求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各省、市委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党组,保证执行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逐渐成为流行区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一项政治任务。

二、1950年代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江苏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水网密布——这是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最适宜的自然环境。因而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成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重灾区之一,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解放之初,百废待兴。江苏各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首先是建立机构,组建防治队伍。1950年1月15日,南京市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正式成立。⑨其后,流行区各地、市、县相继建立血吸虫病防治站(所),这些血吸虫病防治站(所)成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中心。血吸虫病防治队伍组成人员,主要从部队转业人员、土改工作人员和学校毕业生中分配,不足部分从医院医生和社会知识青年中招收。至1953年,全省已建立血吸虫病防治站(所)27个,共有专业人员2065人。⑩

其次是开展宣传,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血吸虫病防治站(所)建立以后,血吸虫病防治人员根据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立即着手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宣传教育,运用幻灯、图画、标语和实物标本展览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和消灭血吸虫病的重要性、迫切性,宣传防治血吸虫病知识,把消灭血吸虫病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举措,把党和政府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的政策与各种措施传达给群众,普及了群众的卫生防疫知识,提高了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减缓了血吸虫疫情的蔓延。

再次是组织调查,摸清流行情况。为了有计划地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至1955年,各血吸虫病防治站(所)组织力量由点到面地进行调查摸底。通过5年努力,初步摸清了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血吸虫病在江苏主要分布在松江、苏州、扬州和镇江等4个专区,共计43个市、县。通过对4个专区感染率分析,全省患有血吸虫病的病人约有168万人,其中苏州专区80万。苏州专区又以昆山县最严重,感染率高达49%以上。⑪通过对流行因素的调查,发现血吸虫病感染途径以在河中洗澡、捕鱼为主,查明了粪便污染水源的方式以及钉螺分布和钉螺感染率与血吸虫病流行的关系。这些数据,为全省制订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研究防治对策提供了依据。

最后是进行试点,摸索防治经验。为了取得血吸虫病防治的实践经验,从1952年至1955年,各地血吸虫病防治站(所)层层组织力量进行试点。如苏州血吸虫病防治所先后到血吸虫病重灾区吴县陆墓区徐庄乡和昆山县茜墩区西宿乡进行试点。试点阶段主要做法有结合兴修水利、增产积肥来进行土埋钉螺工作;加强粪便管理;进行用酒石酸锑钾治疗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实验等。至1955年,全省共治疗病人38226人次。⑫1950年代前期的这一系列工作,为1950年代中后期全省大规模血吸虫病防治奠定了基础。

1955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号召后,江苏省委逐步贯彻落实毛泽东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指示精神,于1950年代中后期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全民动员,全面防治,开展了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1955年12月,根据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会议的要求,江苏省委建立防治血吸虫病七人小组,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乡以上各级党组织也随后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三~五人小组,领导和筹划当地的血防工作。12月20日,江苏省卫生厅作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全面规划,提出在6年内消灭血吸虫病。⑬这比全国的部署提前了1年。此后,从1956年到1959年上半年,全省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高潮。

第一次是1956年1月,中共中央把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列入《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纲要(草案)》后,充分调动了流行区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积极性,掀起了血吸虫病防治群众运动高潮。流行区发动群众进行科学灭螺:对河沟、田沟结合兴修农田水利进行土埋灭螺;在芦滩草荡地区采用火烧灭螺或围塘养鱼的方法进行灭螺;有些地区在土埋钉螺后,采用人工捕捉钉螺做扫尾工作;对不适于土埋的大河两岸采用开水灭螺;使用药物灭螺。对粪便进行严格管理:迁移粪缸1350个;有134个乡基本做到粪便定期贮存,杀灭虫卵;部分地区对畜粪、水上粪便和野粪也能够管理起来;少数城市还建立了清洁管理所,做到陈粪下乡。⑭重视动员广大社会医生参加治疗工作:据1956年9月统计,江苏省共有社会医生37209人,是全省公立卫生事业机构医务人员的2.3倍。其中24728人已经组织起来,计有4004个联合诊所。⑮对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进行会剿:南京、常州、无锡等城市和部队医院组织上千人的医疗队来到流行区苏州,会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共同开展病人筛查工作,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人。该年苏州办起数百个化验组和治疗组,查病58万人次,查出病人8.6万人,治疗4.2万人,超过了前6年治疗总数的30%,开创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次是1957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指示的通知》后,江苏省委进一步发动群众,于当年春季和冬季进行了两次以灭螺为中心的大规模群众性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共计出动123.6万人次,灭螺面积3237.5万平方米,治疗病人9.9万,死亡率不及万分之五;管好粪便并已经常巩固的有61个乡镇、21个农业社,另有1350个农业社进行了一般的管理;水上粪便管理已全面推开,有11289只交通船设置有底马桶,做到粪便上岸;基本上控制了集体急性感染的发生。已有1个区、11个乡、17个农业社基本消灭血吸虫病;6个乡、15个农业社血吸虫病已接近消灭;另有1个县、89乡镇、186个农业社在治疗病人,消灭钉螺,管理粪便的三项任务中完成了一项至二项。⑯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在各级医疗队的帮助下,组织2万多名社会医生,以农业社为基地,开办小型多样的巡回驻社查病、治病组,改变过去单纯集中在集镇上治疗的做法,进一步加快查病、治病速度;在治疗方法上,开始部分采用短程(3天)疗法,使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前进了一大步。

第三次是在1958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中提出:“除四害在有血吸虫病地区要加上消灭钉螺。”⑰尤其是在这一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送瘟神》诗篇后,极大地鼓舞了流行区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信心和决心,掀起了更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群众运动高潮。江苏省先后出动700多万劳力,顶酷暑,冒严寒,白天红旗招展,晚上挑灯夜战,结合积肥、水利大搞土埋灭螺。全年灭螺面积13000万平方米(占当时有螺面积总数的96%),不少灭螺搞得比较好的地方,每平方市尺钉螺密度下降到0.05只以内。同时,根据全国血吸虫病治疗工作会议精神,在吴江县、昆山县试点后,全省推广酒石酸锑钾静脉注射疗法;充分利用中医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安排大批中医进入全民集体医疗机构,号召广大中医献宝献计,加快血吸虫病治疗进程。在这一年中,共查出病人110.8万多人,治疗98.9万人,全省有90%以上的病人得到了治疗。⑱在此期间,还由点到面地开展查、治耕牛血吸虫病,对查出的10000多头病牛给予治疗或处理。在1958年国庆前夕,先后有震泽县、昆山县、常熟县、太仓县、苏州市等多地达到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规定的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因适逢“大跃进”运动,此次血吸虫病防治群众运动高潮中也出现了规划一再修改,指标越改越高的现象。如江苏省提出6年消灭血吸虫病,苏州市原本提出4年消灭血吸虫病,可后来又连续几次修改,将4年改为2年,最后改为1年,并在1958年提出:“苦战几个月,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向国庆献礼”的要求。不少地方为完成任务,片面追求速度,出现了瞎指挥、浮夸风。在1958年国庆前夕,虽然苏州市等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但因工作不够慎重扎实,以致后来出现反复。

三、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体现出的毛泽东卫生防疫思想

为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毛泽东高度重视卫生防疫事业,其卫生防疫思想在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强调党和政府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消灭血吸虫病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和许多有关部门。1950年代初期,由于血防卫生部门孤军奋战,结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因力量有限,许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工作进展十分缓慢。1955年,毛泽东提出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其后,包括江苏省在内的流行区党组织分别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行政上成立防治血吸虫病委员会,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动员群众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才开展了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群众运动,掀起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马“送瘟神”的高潮,确保了血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注重长期规划与分期治理的防治步骤。卫生防疫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有些疫病可以在短时间内消灭,而有些必须进行长期规划,分期治理。血吸虫病历史久远,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和科技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有效防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然而,千年之疴,非一日之功可以治愈。各流行区都纷纷制定规划,作出分期治理的安排。1955年12月20日,江苏省卫生厅作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全面规划,决定在6年内消灭血吸虫病;12月28日江苏省长惠浴宇在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把“基本控制血吸虫病发展,并逐渐消灭”作为江苏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部分。而这与当时毛泽东提出的“在七年内,基本消灭若干种危害人民和牲畜最严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虫病等,要一年准备,四年战斗,两年扫尾”⑲的防治步骤是基本一致的。实践证明,要消灭一种较为严重的流行疾病,不是轻而易举的,有些疾病需要经过长期的、逐步的治理,方可取得较好的成效。在这方面,在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的实践中得到有力的印证。

再次,重视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消灭血吸虫病是一项群众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此,毛泽东提出管理血吸虫病传播的外部环境,如粪便管理、水源管理、消灭钉螺等任务,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积极行动和血防专业队伍的正确指导。1950年代,血吸虫病流行区大面积钉螺的消灭,大型灭螺工程的完成,大量病人的治愈,都是由广大群众参与而取得的,否则就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效。但是,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也需要积极引导和恰当组织。江苏省等血吸虫病流行区坚持在防治运动中教育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与病害作斗争;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群众自觉参与防治工作;根据各个季节的农事活动,合理安排,做到农闲抓突击,农忙抓穿插,四季不停顿。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又及时组织各级防治专业队伍,加强对群众运动的业务技术指导,使防治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为此,各级防治部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技能的提高,采取入学深造、临床进修、短期培训、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创业、刻苦钻研的奉献精神,使之成为能防能治、思想技术素质较好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其参谋助手和技术骨干作用,把“送瘟神”群众运动不断引向深入。

最后,要求采取科学防治与综合治理的方法。1950年代,国家建设刚刚起步,治疗血吸虫病缺少理想药物,对此,毛泽东提出要积极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尽快研制出有效的防治药物,并提出在治疗中还可以使用中医的方法。江苏省等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血吸虫病防治部门,根据科学研究为防治工作服务的方针,除了带着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现场研究和总结推广群众经验外,还积极配合中央、省血防科研单位及有关医学院校进行现场实验,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1959年,江苏省血吸虫研究所研究改进了原有查螺法,提出了分段(分块)查螺法(即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每隔5或10米等距离设点作系统抽样调查钉螺有无,相邻二点若未查到螺,在二点之间的段,选择钉螺容易孳生的环境进行抽查,该法在江湖滩应用时,先分块,再在块内作纵横系统抽样落点,其他步骤相同。实验证明该法较原法对钉螺分布段(块)的检出率提高2.6倍,该法已为全国公认为常规查螺法,一直沿用至今。事实证明,只有科学技术的新突破,才有血吸虫防治工作的大发展。同时,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反复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以消灭钉螺为重点、积极查病治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⑳在实施过程中,各地组织农业、水利、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综合治理。例如,对历史有螺地段的改造工程,各有关部门紧密结合兴修水利、改造农田、建筑公路、开办工厂、建设新村等,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巩固灭螺成果。这也契合了毛泽东提出的防治血吸虫病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也关系到农业、水利、宣传、教育等部门的观点。

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的实践已经远去,但指导实践的思想依然泛着它应有的光辉。毛泽东卫生防疫思想内容丰富,它过去在指导人民群众战胜各种流行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我们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亦需认真总结毛泽东关于卫生防疫思想,让其为完善流行疾病防控机制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服务,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徐百万:《中国农业血防》,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42页。

③郑立柱:《毛泽东与血吸虫病防治》,《湘潮》2007(06),第5页。

④梁潇:《1955年毛泽东听取松江地委汇报工作的历史考证》,《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12),第26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18页。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⑦《当代中国卫生事业大事记》(1949年—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⑧《国务院关于消火血吸虫病的指示》,江苏省档案馆藏:3119—水久—74。

⑨赵勋皋:《一支医药界战斗的队伍——南京日本住血吸虫病防治队工作近讯》,新华日报,1950—03—O1(2)。

⑩《江苏省三年来血吸虫病防治总结》,江苏省档案馆藏:3070—水久—160。

⑪《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总结(初稿)》,江苏省档案馆藏:3119—水久—74。

⑫《血防工作专题报告》,江苏省档案馆藏:3119—水久—74。

⑬《省卫生厅作出全面规划 决定六年内消火血吸虫病》,新华日报,1955—12—20(1)。

⑭《中共江苏省委防治血吸虫病七人小组关于全省防治血吸虫病第一次扩大会议的报告(1956年11月10日)》,江苏省档案馆藏:3119—短期—198。

⑮《关于社区联合诊所欠费情况及处理意见的报告》,江苏省档案馆藏:3119—短期—198。

⑯《力争三年基本上消火吸虫病——江苏省代表盛立发言》,江苏省档案馆藏:3119—短期—419。

⑰《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⑱江苏省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江苏省一九五八年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工作资料汇编》,内部刊印,第82页。

⑲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18页。

⑳袁鸿昌等:湖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与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5(04)。

猜你喜欢

血吸虫病江苏省工作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送瘟神记》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不工作,爽飞了?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选工作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