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五破五立”

2017-01-24邓新洲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监督党员

张 欣 邓新洲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五破五立”

张 欣 邓新洲

十八届六中全会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手,以严格实施党内监督为主要措施,颁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新格局。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坚决做到“五破五立”,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党内政治生活;党性修养;批评;制度;教育

十八届六中全会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手,以严格实施党内监督为主要措施,颁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新格局。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坚决做到“五破五立”,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一、破党性不强,立党性原则

共产党员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其党性上。党员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都是党性的体现。党性不强,党内政治生活就会走向江湖化、庸俗化。只有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坚持党性原则,党内政治生活才能真正严格正规。

(一)牢记党员身份。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牢记自己的身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用党的旗帜指引前进方向,用党的意志凝聚力量,始终做到“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理想追随者,党性原则的执行者,自觉在各项工作中作表率、当标杆。

(二)增强大局观念。要始终把“心中有全局、行动顾大局”作为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行为准则,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正确看待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临的复杂形势,对各项调整改革坚决拥护、完全支持、彻底落实,对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讨价还价、不拈轻怕重、不说三道四。要站在全局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当局部与全局发生利益矛盾时,能够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局部利益而成全大局。

(三)强化宗旨意识。为全体人民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是判定一个政党、一名党员先进与否的根本准则。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出发点,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当前,有些党员在精神上缺了“钙”,思想上沾了灰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有的甚至违反党纪国法,严重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党员干部必须把为人民服务当作首位责任和最高目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考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以良好作风推动工作发展,做到吃苦先于享受、奉献先于索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二、破私心杂念,立批评利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靠的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多用、常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①全体党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拿起这个有效武器,大胆地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彻底的排查、检修和扫除,不断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一)解决“敢”的问题。每个党员都应当本着对同志、班子、党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怕伤感情、丢面子,积极向存在的问题“叫板”,向存在的顽疾“开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其思想上真正有所触动。强化责任意识,把敢于批评上升为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对党的事业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党员干部只有杜绝私心杂念,认真履行这种义务和责任,才能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增强法规意识,使广大党员意识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法规所规定和明确的内容,具有合法性,带有强制性,要形成一种习惯和自觉。

(二)解决“会”的问题。要善于把握好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坚持实事求是。《准则》明确提出党内政治生活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不能信口雌黄、瞎编乱造,必须有事实依据、法规依据,不靠谱的话不说,不确定的事不讲,只有讲事实、摆道理、依法规,才能让人心服口服,真心诚意接受意见建议。干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不讲方法,就可能陷入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境地,导致辛苦努力付之东流、无功而返。对他人的批评,要多从思想认识上、从主观上分析原因,把交心谈心挺在前面,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本着关心爱护同志的真诚态度,全力实现既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又改造思想、促进团结的愿望和目标。

(三)解决“难”的问题。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批评。只有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当好标杆,才能营造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其次,党员要保持公心。本着为党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遵守规矩,勇于同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该揭的短处要揭,该亮的短处要亮,该摆的问题要摆,以公心办好公事、当好公仆。再次,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要把群众的意见和民主测评的结果摆上台面,把群众组织和党的监督功能维护好,使得批评和自我批评更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以免出现“台上台下不一致,人前人后不一样”的结果。

三、破组织观念松弛,立制度约束

党内政治生活要实现正常化和规范化,党的组织要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要靠党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当前,严格党内制度的导向已经确立,但组织生活落实标准不高、党政不分、不按制度落实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下大力抓好制度规定末端落实,确保党内政治生活各项制度“雷打不动”“刚性落实”。

(一)把握制度落实这个关键。制度落实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而是必不可少的“硬杠杠”,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和党内生活都必须时刻处在制度的严格约束之下。要敬畏制度,坚决不碰制度这个“高压线”,自觉做到“制度怎么要求就怎么办、制度怎么规定就怎么做”,不自行其是,做出出格之事、违规之举。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决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不允许有特殊党员,真正把党员置于组织管理之中。要细化制度,依据党内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对党内各项制度的原则、内容和要求进行细化,增强规范性和操作性,防止和避免执行上的偏差。始终做到时间上一以贯之,内容上一项不落,有计划、有检查、有讲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二)突出民主集中这个重点。民主集中制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范班子日常运转和决策执行,坚持用民主集中制进行规范。不断巩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不断强化按程序、按规矩、按集体意志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杜绝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和个人说了算。要发扬党内民主,使党员享有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决权,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从而凝聚党内的智慧和力量。

(三)解决监督管理这个难题。当前,在一些单位存在“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虚、群众监督难”的现象。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网络,形成组织、机关、群众“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使党员干部处于监督和管理之中,不出现失灵失控的现象。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积极参加组织生活,经常拉袖咬耳,用有效的监督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积极推行党务公开,通过聘请“监督员”、设立“民主建议日”、开通“网上信箱”等方式畅通民主监督渠道,使得党员享有充分的党内事务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四、破要求不严,立带头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是在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杜绝领导干部“只拿制度要求人,不拿制度管自己”的错误观念,带头做到“行动上先于群众、标准上严于群众、要求上高于群众”,以扎实的作风和切实的行动带好头、引好路,形成以上率下、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一)带头严肃党内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坚守各项制度,带头同各种与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相悖的观念、行为作斗争,以自身的行动带动全体党员,把“讲政治、守规矩”,落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标准和目标落到实处、抓出水平。

(二)带头接受监督约束。监督约束是一种保护和关爱。领导干部要深扎制度的“笼子”,把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当作干事的“驱动器”、处事的“护身符”,把思想汇报、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落到实处,不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脱离监督和管辖。要自觉守住思想防线,做到“一身正气、一介不取、一尘不染”;守住诱惑的底线,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守住纪律的红线,做到党纪党规记心中,始终不违规、不逾矩;守住交往的界限,净化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着力塑造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力量源泉和政治基础。有些党员干部对这个优势认识不够,与群众有了隔阂,更有甚者不顾群众诉求,损害群众利益。领导干部要发扬毛主席提倡的“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革命精神,深入基层一线,拜人民群众为师,问政于民、问策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人民服务。

五、破学习松懈,立强化教育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强化思想上的灌输教育,以思想上的坚定促行动上的自觉。

(一)抓好党性教育。党员教育要突出党的特征教育,使全体党员明确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认识到我党具有崇高奋斗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强调民主集中、强调组织纪律、强调思想斗争,比其他政党有着更为优秀的自愈能力和纠错能力;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能够教育党员,更能够促进党组织的肌体健康,使得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加强法规教育。借助法规知识竞赛等时机和平台,把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章制度列入学习内容,进入教育课程,使得全体党员更好地学习党内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免疫力”,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在工作和生活中言有尺度、行有依据,不犯迷糊,不走歧路。

(三)突出民主教育。要深入抓好党内民主理论、党员义务权利等相关知识的再学习、再教育,让全体党员意识到民主的重要性,对党内民主在推进社会民主建设、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提高党组织生机活力等方面产生的重大作用,树立“主人翁”观念,解决好“不敢质疑领导、不敢表达意见、不敢争取权利”等问题。提升广大党员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

①《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8日。

②习近平:《争做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带头人》,《今日浙江》2007年5期。

(本文作者: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思政课部讲师;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张颖智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监督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