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地区的民族博物馆建设与保护

2017-01-24王国庆赵乐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蒙古族博物馆民族

王国庆 赵乐娜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浅谈民族地区的民族博物馆建设与保护

王国庆 赵乐娜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民族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博物馆能够将民族文物统一保存并进一步传播民族文化,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民族博物馆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民族博物馆的功能、特点以及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和保护手段,以期推动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民族地区;民族博物馆;建设;保护

引言

文化发展对民族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民族发展过程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民族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关键作用。民族博物馆可以对各种文物进行搜集和陈列,将丰富的文物展示给参观群众。本文重点探讨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与保护策略,以构建一套完备的民族博物馆运行与维护体系,为现代旅游业和民族博物馆建设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一、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不同于普通的博物馆,民族博物馆被赋予了民族特征,展示的藏品一般为少数民族特色的物品,民族博物馆同时可以对少数民族文物进行搜集和保护。除汉族外的其他民族开设的博物馆统称为民族博物馆,主要用来展示民族地区文化。

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化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相应的我国的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分布就应该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进行建设,要体现出民族博物馆的覆盖性和针对性。民族博物馆可按照不同地区和功能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民族高校博物馆、展示民族文化但不处于民族自治区的博物馆及民族自治地方博物馆等。我国建造的民族高校博物馆将高校教学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有利于民族博物馆体系的完善和民族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民族自治区建立的博物馆民族属性最强,而设立在非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博物馆则是对博物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民族博物馆建设与保护的现实意义

民族博物馆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收藏和展示,能通过收藏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藏品吸引各个民族群众的注意和参观,加强民族博物馆的参观、研究和建设能够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民族博物馆应该为参观群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提高民族博物馆对群众的吸引度,激发人们对民族博物馆的参观欲望和学习欲望。在建设民族博物馆时,要集中体现民族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对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帮助各个民族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帮助整个民族提高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通过民族博物馆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可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一步弘扬。例如,依托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绥远城将军衙署而成立的将军衙署博物院,经过两年的修缮与维修,2017年7月31日再次面向社会开放,其中陈列大量清代民国绥远城文物,以清代建筑为主的古建筑云集,配套设施完善,气势恢宏,将内蒙古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传达给社会大众,同时有利于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清王朝为西北边陲的稳定进行军事统治的这一历史史实。将军衙署博物院在再次开放运行后效果良好,为其他地区民族博物馆建设和保护提供了参考范本。

民族博物馆在展示民族文化时要首先对搜集的相关标本等进行研究,提高文物展示严谨性和科学性,提高民族博物馆的自身社会教育属性和审美属性,充分发挥民族博物馆的教育属性,规范博物馆内的展示、排列等,将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同时注入民族博物馆中,帮助实现民主和爱国之间的互动,提高民族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团结。

三、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与保护策略

(一)提高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

民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和地区属性,不同的民族博物馆位于不同的地区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基于此,各个民族博物馆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提增强物馆的民族属性的同时提高其社会融入度,以提高社会各界对民族博物馆的关注度。首先国家应提高对民族博物馆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大力宣传民族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和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将民族博物馆建设融合到社会博物馆建设中,在获得广泛关注的前提下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

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体系中,蒙古族是较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加强蒙古族的民族博物馆建设对我国蒙古族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能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蒙古族的马头琴文化历史悠久。与此同时,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擅长骑射,遗留下的骑射文化和相关的衍生文化技术对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蒙古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在此基础上,在未来建设和蒙古族文化相关的民族博物馆时,可在蒙古语文化文物展厅展示马头琴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通过和蒙古族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合作,大力搜集藏品,力求提高蒙古族文化展厅的文物丰富程度。在建设和保护民族博物馆的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文化继承和发展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民族文化优势发现经济增长点

民族博物馆具有整合文化资源的功能,是国家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分支之一,能有效扩大文化资源优势。对于民族博物馆而言,要想提高自身影响力必须提高藏品质量和丰富性。各个民族博物馆对于收藏的藏品首先要确保其民族属性,尽量确保藏品完整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同的民族博物馆具有不同的定位,要将藏品与自身定位高效结合,进一步提高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文化传统性和民族文化信息的融合度,确保藏品相关资料保存完整、存放有序,具体的民族文物的相关资料包括电子档案、资料、视频等。

民族博物馆和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当前我国的旅游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内蒙古旅游,相关人员应以民族博物馆作为突破口,集中展示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增加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广度。

此外,民族博物馆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要加强其与教育、旅游和科研等产业的结合度,各个民族博物馆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民族文化优势,找到和相关产业的结合点,提高相关产业结合度,从而帮助民族博物馆获得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旅游资源和科研等资源。其中各个民族博物馆尤其要加强与当地旅游产业的结合,以获得更多人群的关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机会。

(三)全面构建民族博物馆的保护体系

加强民族博物馆的保护工作是民族博物馆能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所在,全面构建民族博物馆保护体系能对博物馆中的重要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于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各个民族地区而言,博物馆的经营和保护工作同等重要。基于此,相关负责人要同时进行民族博物馆的经营建设和保护。主要需要做好的工作是在对民族博物馆进行准确的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做好市场开发,将自身定位和目标受众相结合,不断提高民族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益。与此同时,各个民族博物馆自身应顺应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互联网发展特点,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应用,提高民族博物馆的现代化服务和管理水平,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完善的民族博物馆保护体系,确保民族博物馆自身经营和保护水平。

四、结语

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与保护,加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符合当前民族文化建设的要求,符合当前大力推进文化发展的大方向。民族博物馆建设应充分把握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内涵,充分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从民族文化发展要求出发寻求合适的民族博物馆建设与保护手段。

[1]石群勇,龙晓飞.论民族地区民间博物馆“三化”发展道路[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2]包金龙.民族地区的民族博物馆建设与保护新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3]葛米娜.“活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耦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9).

G260

A

王国庆(1983-),男,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硕士学位,中级职称,现工作于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主要从事博物馆研究、清代绥远城历史研究;赵乐娜(1989-),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大专,现工作于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主要从事文物与博物院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蒙古族博物馆民族
我们的民族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博物馆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露天博物馆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