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时代下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2017-01-24乔凤芹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洛阳文创媒介

乔凤芹 蒋 鑫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10623)

新媒介时代下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乔凤芹 蒋 鑫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10623)

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给传统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出现,又让博物馆以一种崭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的洛阳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文创产品在开发设计上却存在诸多不足。笔者认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应本着让文物焕发生机、重新时尚起来的原则,融入不同年龄观众的生活美学,使“文化+创意+美学+新媒介”与传统博物馆融合互通,真正达到可以让参观者把洛阳博物馆“带回家”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洛阳博物馆的知名度。

新媒介;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

2017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要把握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以创新促转型,积极投身智能制作、‘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带来的创新发展浪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皆相继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同时以“共享”为核心的文化体验形式的掌上博物馆、掌上阅览室等也开始流行。在其文创产品的开发上,洛阳博物馆馆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相比,无论是在工艺、创意、实用功能上,还是在馆藏文化特征等方面都相对匮乏。

一、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调查

据洛阳博物馆票务中心服务人员赵先生介绍,平常来洛阳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平均每天3500人;节假日期间每天最高可达万人。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洛阳博物馆馆内外出售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场地共计14处。

为了了解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笔者以来洛阳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为调查对象,获取观众对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认知信息。调查问卷随机发放300份,回收300份,去掉不完整的问卷14份,共得有效问卷286份。

通过分析问卷:

(一)从观众性别和年龄方面来看

女性和男性参观者的比例分别为54.55%和45.45%。18岁以下、18~35岁、35~55岁、55岁以上所占比例依次为25.33%、51.21%、18.91%、4.55%。在被调查的参观者中,第一次来参观、第2~5次参观、5次以上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2.27%、51.06%、16.67%。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区间50元以下、50~200元、200~500元、500元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57.76%、27.24%、10.42%、4.58%。

(二)从消费者的购买渠道来看

在洛阳博物馆馆内商店购买的比例为42.35%,其次是在淘宝、天猫等网站购买的比例为33.4%,仅3.79%的参观者是在洛阳博物馆网站购买。

(三)从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来看

“字画、书籍”“服装、首饰”“办公、电子用品”“生活、娱乐用品”所占比例分别为:35.02%、41.68%、49.97%、70%。其中73%的观众认为生活、娱乐类的文创产品相对较少。

(四)从博物馆文创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

被调查观众中,83.33%认为馆内产品基本雷同,形式单一。61.36%认为产品实用价值不高,53.03%认为不能体现馆藏文化特征,47.73%认为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30.3%觉得产品易碎,携带不方便。

(五)在洛阳博物馆的网上商店内

在销售产品种类非常少,仅一款以“辟邪”为元素开发出的围裙、杯子、雨伞等产品。在其官方微博上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粉丝数量为76368人,截止2016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数量为680.1万(数据来自洛阳市统计局),其官方微博粉丝数量仅占洛阳市常住总人口的1.12%。

二、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分析可知,洛阳博物馆文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文创产品也难以满足公众生活美学的期望。

(一)馆内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严重以及产品价格定位模糊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可知,洛阳博物馆馆内商店中,现有的文创产品均以唐三彩陶瓷摆件、牡丹瓷和一些印着牡丹图片的化妆盒、镜子、丝巾、雨伞等,印刷质量和外观造型不够考究。与之相比,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乾隆皇帝的画像攫取灵感的公仔,又延伸出“清官”钥匙圈、计时器、蛋杯、红酒塞等一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调查,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针对的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成年人群,缺乏青少年群体,尤其是有一定审美品位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大学生群体可以消费的产品价位。

(二)装饰类产品居多,实用价值低且馆藏文化体现不足,缺乏创新

洛阳博物馆馆内商店中,文创产品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主要以书画类、仿制馆藏品类、三彩产品和出版物类产品为销售主体,且大都具有装饰功能。再加上产品本身易碎、较大,不方便携带,很难勾起观众的购买欲望。所销售的文创产品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深层次馆藏文化,更多的是图像上的平面化转移,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有待挖掘。

(三)文创产品的营销方式较传统

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和网购的兴起,即使消费者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到他们所需的商品。由上述可知,洛阳博物馆在文创产品销售方面,还处于较为传统的店面销售,网上商店以及网购购物平台的发展缓慢,在淘宝、天猫网站上并未开设自己的官方旗舰店,其官方网站上也无法直接购买。

(四)洛阳博物馆本身新媒介文创环境的建置不完善

数字化是新媒介环境下博物馆惊醒文化传播及发展文创产业的基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3D成像技术、三维影像等新媒体技术,愈来愈冲击传统博物馆进行数字化的尝试[1]。洛阳博物馆对依托数字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影像、音频进行多重结合的信息传播渠道并不完善,笔者发现,馆内的大屏幕多媒体投影系统解读和多点交互触摸屏系统,画面均缺乏趣味性、生动性,未能吸引前来参观的观众。

三、洛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洛阳博物馆在开发设计文创产品时应注重系列化、多样性,秉着“文化+创意+美学+新媒介”的设计原则。强调出产品与藏品之间符号的互通性,从产品的造型原理与美感形式的变化,赋予藏品图像更多样貌的可能性。洛阳博物馆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可围绕其9个展厅具有代表性的馆藏品为素材,开发设计生活系列、服饰系列、食品系列、文房系列等多个系列的文创产品。

其次,洛阳博物馆在开发设计文创产品应深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当中,充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学,注重消费者审美需求的转变,增加实用功能类产品的种类。洛阳博物馆可以以唐代“菱形瑞兽铜镜”为素材,抽取铜镜表面图案,制作出“秘密花园”系列,让观众在实践中体验古代造型艺术的魅力。此外,还可以以馆内动物或人物的表情制作成网络表情包。

再次,转变营销方式。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它既可以拉近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很好地宣传博物馆文化。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营销上,互联网的建立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则为博物馆开辟了新的渠道[2]。洛阳博物馆应在淘宝、天猫网上开设官方旗舰店,通过创意设计与电商结合,把洛阳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转化为现代人喜爱的产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文物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利用影视、动画等3D技术,将文物复制成3D立体模型,进行动画制作,一改现阶段沉闷的多媒体影视讲解。

最后,完善洛阳博物馆本身新媒介文创环境的建置。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也在开始转变,既是社交平台也是购物、广告平台。洛阳博物馆既要完善洛阳博物馆微信平台上的基本功能,如参观指南、展厅介绍、展厅导览、观众体验等等,还要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息推送,利用菜单信息栏等功能构建手机中段的虚拟游览体验,让观众通过微信平台随时看到实时加载数字文物模型、数字音频讲解、文物故事片段等,把“掌上博物馆”落到实处。另外,还可根据网络直播平台,如斗鱼TV、美拍、秒拍等直播博物馆活动,还可以按照观众的反馈信息调整直播内容和方式,一方面展示了洛阳博物馆的亲和力,另一方面也对洛阳博物馆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1]张春.新媒介环境下的博物馆文创研究——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6(7):24.

[2]孟浣女.数字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品牌塑造和发展趋势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7(3):36.

G269.2

A

乔凤芹(1990-),女,河南开封,研究生,河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文化艺术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洛阳文创媒介
陶溪川文创街区
洛阳正大剧院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洛阳自古繁华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