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置后延,在情境中探究创新
——从《剪纸》谈美术教学中人文维度的渗透

2017-01-24王金凯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万花筒剪纸作品剪纸

王金凯

(江苏省响水实验小学,江苏 盐城 224600)

前置后延,在情境中探究创新
——从《剪纸》谈美术教学中人文维度的渗透

王金凯

(江苏省响水实验小学,江苏 盐城 224600)

现代派大师马蒂斯说过:“剪纸是表达自己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在现代剪纸教学的课程活动中,往往是由教师讲解从古至今以及不同区域的剪纸知识、技术、艺术特色等内容,使学生们能真正认识到剪纸的艺术内涵,并就此产生一定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意识。

人文;传统文化;美术剪纸;情境教学

一、整合资源,增强专业素养

(1)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要求教师能“精、准、博”地将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教给学生;(2)文化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1年秋天,我校美术组先后考察了省内的徐州、无锡、连云港、苏州等地。通过学习,教师们甄选出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和研究课题。

二、见缝插针,妙用教学媒体

(一)创置意境与情境

1.意境渲染,意言分离

利用挂图、播放幻灯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创置意境,并有效渲染出更为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感受艺术气息。

2.创设情境,情在境中

“未成曲调先有情”。搭配不同的背景音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催化与升华。

(二)两个代——链接古代与现代

(1)师古开今。在了解古代艺术起源和发展的同时,针对其制作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适当融入儿童的特点与现代思想观念,从而不断促进儿童的自由表现,最终使得儿童们创作出具有一定时代特性的优秀作品;(2)抚今溯古。某些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很难被今天的小学生了解接受,可借助于流行歌曲、动画、游戏,逐渐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一)传统文化欣赏卡

为了促进学生课后的知识沉淀与经验学习,为学生设计出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卡。以剪纸为例。

《剪纸》欣赏卡

班级 姓名

1.单色剪纸的表现方法有哪些?(多选)

A.阴刻 B阳刻 C.阴阳结合 D.剪影

2.根据微视频《剪纸》,寻找问题答案:剪纸步骤

A.揭离 B.起稿 C.剪刻 D.成品修改 E.保存

3.通常把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叫什么?贴在门楣上的叫什么?

4.剪纸有哪些符号?

5.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传统文化评价卡

评价卡应注重多元性,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相互评价的有机结合。

以下是我苏少版三年级《剪纸》的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剪纸作品、彩色宣纸若干,万花筒以及剪刀、小刀各一把。学生:一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颜色自定),3寸小剪刀一把。

【教学策略】

(1)教师应当针对儿童的这一特性来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并在为学生提供优秀艺术情境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为学生的艺术追求与人生发展提供最为有力的基础保障。(2)教师应当在教授学生基础剪纸知识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剪纸艺术欣赏教学。这主要是由于如果着手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剪纸技术的进步以及知识理论的学习。(3)使得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正确领悟剪纸的艺术语言。而教师示范便是关键所在,通过有效的教师示范不仅能使得学生深入了解到“月牙”与“锯齿”的剪法,更能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剪纸的艺术内涵。例如,在剪公鸡的时候,便可以用锯齿来表示公鸡的羽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知识及其特点。使学生能正确运用点、线、面来欣赏、理解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运用剪纸技术来创作出优秀的剪纸作品。

2.内容与方法

运用看一看、动一动的学习方法来熟悉剪纸的教学内容,有效掌握剪纸的基础剪刻技术和创作方法。

3.学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于民间剪纸艺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正确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并掌握剪纸的造型修饰方法,探究剪纸小技巧,准确运用折叠、雕刻等技法进行表现剪纸艺术,促进学生设计并创作剪纸作品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在设计以及剪刻时注意到细节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明确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必须能有效引起儿童的兴趣,和他们的需要所契合,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三)前置铺垫,整体感知

1.教师在课堂前期便为学生展示万花筒,这主要是由于万花筒可以巧妙地变幻出无数种漂亮的图案,更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氛围。

2.教师把握时机提问:“万花筒里的图案特点何在?”从而引领学生去探究万花筒的原理,去分析万花筒所展示出的各种图案。学生回答:“万花筒内的图案全是对称的”。教师接着说道:“真棒,但是老师更棒,因为老师可以将这些图案展示在纸上,大家相信老师吗?”

3.展示出剪纸团花的实物,讲解这些作品出自我们学校同学之手,导入课题。设计意图:将生活中具有相似道理的玩具——“万花筒”作为导入的工具,源于我所观看过的一部人文纪录片。通过剪纸不仅得到了美丽生动的图案,更是剪出了学生心中的梦想与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纷纷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每一个小小的图案都将他们的梦想与希望表现得栩栩如生。

(四)新授

1.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剪纸(水浒108将、西游记)。(配古典名曲广陵散古琴 音乐)在作品欣赏的时候引导学生讨论剪纸的题材种类。种类:(1)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是窗花;(2)贴在门上的剪纸是门签……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解: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

3.展示南方的南京剪纸和北方的陕北剪纸。(1)象征吉祥如意的团花;(2)表现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剪纸——风俗剪纸;(3)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剪纸

4.比一比:对比南北方的剪纸有什么异同?(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相同点:具有生动的造型,栩栩如生。不同点:北方的陕北剪纸更为豪放,南方的南京剪纸更为工整。

(五)教师示范

1.剪纸装饰方式(剪纸语言):(重点展示剪公鸡与团花的技能)

(1)锯齿纹。锯齿纹,在民间又被称为丝丝、毛毛、狗牙儿,其主要是利用剪子或者刀片所进行的一种工艺,由于其往往由直线相交剪切而产生,所以具有排列整齐的特点,并且形似锯齿,行话称“打毛”。锯齿纹主要利用锯齿的长短、粗细以及疏密等因素的变化,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出自身的结构与质感。

(2)几何纹。所谓几何纹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生活事物的概括。通常情况下几何纹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所构成。另外,几何纹在表现富有修饰意味的花边、底纹图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火纹。所谓火纹主要是指火苗、火星、火花等剪纸形式。火苗似秧,随风飘动溅出的火点,小的火纹像星星,大的火纹像月亮。它们具有十分强大的概括力与装饰力。

……

2.小结

总而言之,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简洁概括,栩栩如生;善用比拟,寓意深长;构思创新,幽默风趣;富于修饰,印物赋形。

3.出示拥有独特之处的两幅作品

让同学比较两幅图的异同点?

(1)“阴剪”主要以一块为主,把造型的线剪去。(2)阳剪”,是一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3)综合法: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往往是将阴剪与阳剪相结合而成的,并以此来进行有效的艺术处理。

(六)布置作业,教师辅导

展示出不同的剪纸作品,首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其次由教师明确指出阳刻时应当“剪剪相连”,阴刻时应当“剪剪相断”。经过讨论研究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最终实现难点突破。

作业要求:可以在课堂上自主设计并完成一幅窗花,同时要求做到造型简洁且富有剪纸情趣。

(七)作品展评

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评价卡进行多元性评价。

(八)拓展与延伸

(1)生活中剪纸欣赏。(2)剪刀虽小却能剪出大千世界。众多民间艺人运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国际金奖,剪出了中国人的凌云壮志!剪纸艺术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愿同学们能通过剪纸学习剪出美好的生活,剪出灿烂的未来。

(九)板书设计(略)

[1]付璇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剪纸[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2.

[2]潘鲁生,苗红磊.剪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G622

A

王金凯(1987-),男,江苏省盐城市人,本科,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万花筒剪纸作品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最大万花筒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自制缤纷万花筒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剪纸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