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独立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1-23刘松青

考试周刊 2016年103期
关键词:正确引导独立性大人

刘松青

独立性指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个性品质。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尤其爷爷奶奶都以“孩子还小,不会做”等为理由,进而事事代劳、处处代办。“独立”一词慢慢远离孩子的成长生活,更让孩子养成依赖、娇气、自私等非优良品质。

安吉游戏的提倡,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是可以独立的,并且在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孩子是快乐的,最终能够很出色地完成很多任务。从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是可以独立的;对比现实,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独立,或者说不独立?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提供机会,大胆放手

懒惰的家长会带出勤劳的孩子,放任的模式会带来独立的性格。从这点上论,来自农村的孩子比城市中成长的孩子独立性强。原因很简单,农村孩子家长一般秉承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放任式。在他们的理解中,孩子就应该自己成长,大人只要关注好孩子的安全,影响孩子的认知即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解决,如看见同伴带来的玩具自己特喜欢,就会想办法跟同伴借着玩或者交换着玩;起床发现家长不在身边,就会很自然地独立穿衣,寻找家长;更有甚者,受伤了或者流鼻血了可以很冷静地对待、处理。反观城市中成长的孩子,结果可能截然不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根源不在于孩子,孩子的起跑线都是一致的,关键在于家长,“孩子是太上皇”,家长心甘情愿地沦为孩子的奴隶,包办生活中的一切,即使嘴上会催促、会责怪,但手还是停不下来。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让孩子独立堪比登天难。

当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培养,老师适当“懒”一点,会给孩子们的独立提供机会。就拿吃午餐来讲,小班,可以请孩子分发餐具,自己拿饭和调羹;中班,可以请一些能力强的孩子分菜,慢慢带动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尝试、参与;大班,完全可以自主用餐,喜欢吃的可以适当多盛一点,不喜欢吃的可以适当少盛一点,但要保证最后一个孩子也能盛到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提出不同能力要求,给予不同机会尝试,孩子会在一步步锻炼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不是老师的不作为,更不是体罚孩子,而是给孩子们将来面向社会、独立生活提供适宜的条件。

二、包容“错误”,正确引导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纠错的过程,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寻找原因,而不是在不闻不问的情况下采取批评方式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应循循善诱,以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应对挫折的理念。孩子在独立的过程中都是自己自主慢慢接触事物、模仿行为、积累经验,这个过程是孩子学着大人的模样“画瓢”,或者完全出于自己的理解设计处事方式,如果大人给予错误的引导,势必影响孩子独立意识的建立和独立能力的形成。有的时候,孩子处理事情的结果往往达不到大人期待的标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多包容、多鼓励,也许不轻易间的批评就击垮了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萌芽,以后再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某个任务就会缩手缩脚。

比如,收玩具的音乐响了,孩子们纷纷开始收拾玩具,一片繁忙而井然有序的景象。就在这时,突然“哐”的一声,一大筐玩具翻在了地上,打翻玩具的孩子很紧张、无措,其他孩子第一时间跑到老师身边告状。这时,如果老师不闻不问先把那孩子批评一顿,相信那孩子肯定会有深深的挫败感,他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甚至做错事了,以后再收玩具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再这么积极,或许不愿意一起收拾玩具。如果老师说:“没关系,我相信你是不小心打翻的,捡起来就行了,谁愿意一起帮忙捡的?”简单一句话不仅保护了孩子受伤的心灵,还告诉了孩子以后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做,同时帮助其他孩子建立起互帮互助的意识,一举多得。“一句话可以成事,一句话可以坏事”,一句话可以巩固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提升独立自主能力,同样,一句话可以击垮孩子刚刚萌发的独立自主意识,所以,大方包容孩子的“错误”,正确引导,孩子会成长得更快。

三、独立不等于放纵,应做到及时干预

独立不等于说什么事都让孩子自己完成,我们必须得承认孩子确实还小,应多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独立行为必须在大人允许的、认可的范围内,大人应该及时干预,如果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对孩子将来人格培养、习性形成都是不利的。在孩子还不具备能力的情况下,允许他独立地处世,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变得极端,不懂得听取,甚至成为一个独裁者。我们培养的孩子的独立应该是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同时大人时刻关注,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而不是完全放任孩子的行为。

比如,现在很多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经常在超市、玩具店看到有孩子哭啊闹的,其实孩子们都有压岁钱,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支配,可以每个礼拜从中拿出几十块钱作为零花钱。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随意支配,或许去一次超市就不够用了,如果是第一次,家长可以帮忙垫付差价,但要说清楚下不为例,回去后和孩子一起说说哪些东西是必须买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不买的,可以不买的买了是不是浪费?可以不买的没买是不是就省下来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于好吃的、好玩的没有抵抗能力,但是在这样一次次实践中、尝试中,家长一次次干预、引导中,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这就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独立自主的体现。如果一开始家长不干预,直接放任不管,孩子就会偏离正常轨道,或许将来还会出现不良行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成人的监督,放纵的独立不是独立,是散养,诱导孩子的野性。

独立是一种品质,一种自我解决事情的态度,不是纯粹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不顾及他人的处世方式,如今社会需要独立,更需要合作。因此在孩子独立性格培养过程中,家长、老师都应该直视独立的真正内涵,选择培养的正确途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孩子们善于模仿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独立品质,不奢求、不超前、不越轨、不拘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好孩子的独立,让孩子在独立中不失去自我。

猜你喜欢

正确引导独立性大人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正确引导孩子的“酸葡萄”心理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如果没有了大人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