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与探索

2017-01-21文,刘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9期
关键词:西安市水土保持建设项目

任 文,刘 莹

(1.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2.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西安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与探索

任 文1,刘 莹2

(1.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2.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城市水土保持;房地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指标;西安

城市水土流失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影响城市生态景观,如果不加以遏制,还会危害城市基础设施,威胁城市防洪安全。针对西安市最严重、最常见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西安市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西安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试行)》。该导则提出并定义了西安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新指标8项,还制定了4项定量检查指标以方便监督管理。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迅速增长,都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据统计,2012年末我国城市数量为658个,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也就是说目前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镇。与此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也使城市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开展,对水土资源扰动造成的城市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1]。而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城市水土保持不仅是建设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基础保障,也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但在当前,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需要我们借鉴、总结过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经验,提炼适应城市发展的水土保持建设对策,多手段、多体系治理城市的水土流失,缓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1 城市水土流失和城市水土保持的定义及特征

1.1 城市水土流失和城市水土保持的定义

城市水土流失指的是城市建设进程中,当城市的建设规模或开发建设活动扰动土(岩)体超越城市的管理极限或者承载力水平时,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诱发和激发的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城市水土保持是为了防治城市开发建设引发水土流失、生态景观遭到破坏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1.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征

城市水土流失成因以人为干扰活动为主,例如城市开发建设、采矿、垃圾排放、取土等, 具有形式多样、 来势凶猛、突发性强、危害严重、流失程度剧烈、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3-5]。

(1)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处理方式单一,资源化水平较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有一部分仍以露天堆放、自然沟道填埋的方式处理,未经处理的垃圾和固体废弃堆积物,占用土地,若堆放在河道或者沟道旁,不但减小河道过流断面,降低行洪能力,而且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直接污染河道水体,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城市规划不合理,绿地面积减少,城区植被破坏严重。城市中的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大于城市绿地面积,且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已被硬化,降水无法通过土壤进行下渗,大量的地表径流大大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甚至引起地面塌陷,加剧洪涝灾害。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城市周边原有的农田、林地、水域等改为建筑用地,不利于城市气候调节,应营造绿地改善下垫面,增加植被改善人居环境。

(3)城市开发建设项目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活动和建设活动造成地面裸露。大量的开挖和回填工程导致土壤疏松,若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期间形成的临时堆土和裸露地面将在降雨径流冲刷之下引发泥沙流失,这种水力侵蚀强度大、速度快、泥沙含量高,短时间就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大风天气,裸露地面受到风蚀作用,产生的沙尘还会成为城市雾霾的物质来源。

(4)部分群众城市水土保持意识薄弱。城市水土保持相对于城市经济开发建设易被忽视。某些开发建设项目重点关注短期效益,没有意识到由此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5)城市水土保持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及技术体系。目前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项目,如房地产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项目、城市地铁建设项目、电气水和通信管网建设项目、公园绿地广场建设项目等,均参照我国已批准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等规范标准进行水土保持设计。但这些规范标准多针对山区、农村等人口相对较少,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小的区域制定,不完全适合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际。

1.3 城市水土流失危害

城市水土流失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影响城市生态景观,更重要的是,城市水土流失如果不加制止,还会危害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防洪安全[6-7]。

(1)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调。首先是突发性滑坡等重力侵蚀灾害和洪灾等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紊乱或者降低,甚至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其次是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建设项目对原地貌扰动加大,并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和水系,加剧城市内涝;同时不透水地面快速增加也极大地增加了地面的热辐射及地表径流,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2)破坏城市设施,影响城市的经济建设,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建设项目,如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公路、铁路、地铁、市政道路、开山或填海造地、机场及港口等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厂房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的场地平整工程、垃圾处理厂及危险固废填埋场等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均涉及大面积的场地平整、开挖和大量的土石方运移,若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将对城市的市政管网、水电气供应及通信等造成严重影响,阻碍城市经济建设,影响城市市容市貌, 也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 城市水土保持的内涵

城市水土保持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城市水土保持措施应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多领域、多行业和每一项建设工程中。城市水土保持的内涵, 主要包括:开发建设项目的整地方式,泥沙控制的优化方法与措施;城市规划区内,退化劣地的生态修复及生态重建技术;建设、管理水源保护林和山地生态风景林;整治城市内的河道(排水道),改善河岸景观;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搞好城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2 西安市城市水土保持的探索实践

2.1 重点治理房地产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

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城市内涝及管网阻塞,有效遏制城市扬尘和雾霾,治理房地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态宜居城市,2016年初西安市针对城市水土流失最严重、最常见的流失形式——房地产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展开了专项调研,对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数量、分布、规模、类型等展开了详细调查,并对重点项目各建设阶段具体的水土保持范围、内容进行了明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后,在认真总结前期城市水土保持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制定了《西安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2.2 明确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指标,加强技术体系构建

《导则》提出并定义了西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新指标,包括原地貌保有率、单位面积雨水滞蓄量、综合径流系数、临时绿化时限等8项指标。其中:原地貌保有率是指项目建设完工后保存和恢复的原地貌区投影面积占项目区非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单位面积雨水滞蓄量是指项目区内各种雨水滞蓄设施的容积与项目区面积的比值;综合径流系数是指目标地块因下垫面性质不同而经过面积加权计算获得的径流系数值;临时绿化时限是指项目施工期形成的临时堆土和开挖面等裸露地表,超过一定时间限制(3个月)必须实施绿化措施的时限。该《导则》还制定了4项定量检查标准,即:扰动土地整治率、林草覆盖率、透水铺装率、原地貌保有率。同时鼓励建设项目单位积极采取新的治理理念与措施,争取在提倡性指标(如下凹式绿地率等)方面达到预期值。

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区分房地产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对新建项目要求最大限度地依照原有地形建设,减少对原有地貌的扰动,尽可能保存原有地形及植被;对改建项目,重点关注原有建筑拆迁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划分为施工期防治目标和验收期防治目标。施工期防治目标以保土、抑尘为重点,兼顾雨水、废水的排放与利用,以定性指标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施工期控制指标为临时苫盖率、临时绿化时限等。验收期(对应于设计水平年)目标以蓄水、保土、抑尘降霾等为重点,以定量指标作为水土保持功能监督检查的依据。

在技术体系构建方面,突破原有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格局,将所有房地产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区分为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以方便监督管理部门的进一步管理。永久措施是指施工结束后会永久保留下来的措施,例如雨水渗蓄排工程、沉沙池、边坡生态防护措施、永久植物措施等。临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道路、洒水降尘、车辆冲洗、弃土运输管理措施及汛期应急措施等。

[1] 牛宝昌.城市水土保持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4):27-29.

[2] 闫胜利,高真伟,杨国利.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4):162-163.

[3] 王锐亮,何丙辉,罗雷.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1):31-32.

[4] 王金建.关于城市水土保持的思考[J].山东水利,2002(3):28.

[5] 郭志贤.试论城市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1998(10):29-30.

[6] 张恒君,于怀良,王柱梅.城市水土流失与环境治理[J].水土保持通报,1997(6):16-20.

[7] 黄荣珍,张金池,舒洪岚,等.国内外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南方林业科学,2005(4):30-33.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

C

1000-0941(2017)09-0059-03

任文(1967—),女,陕西西安市人,工程师,从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咨询工作。

2017-08-21

猜你喜欢

西安市水土保持建设项目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西安市第四医院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