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分布现状及综合防治策略

2017-01-21白建宏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11期
关键词:坡耕地黑土水土保持

白建宏

(松辽水利委员会 水土保持处,吉林 长春 130021)

基于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分布现状及综合防治策略

白建宏

(松辽水利委员会 水土保持处,吉林 长春 130021)

水土保持区划;侵蚀沟;分布;防治策略;东北黑土区

东北黑土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全部,以及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区域,总面积109万km2,现有侵蚀沟29万余条。以水土保持三级区划为单元,根据不同区划特征和侵蚀沟分布情况,制定了东北黑土区9个水土保持三级区的侵蚀沟综合防治策略。

东北黑土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全部,以及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区域,总面积109万km2。2013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区现有侵蚀沟29万余条。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东北黑土区包含大兴安岭山地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Ⅰ-1-1hw)、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Ⅰ-1-2wt)、三江平原-兴凯湖生态维护农田防护区(Ⅰ-2-1wn)、长白山山地水源涵养减灾区(Ⅰ-2-2hz)、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Ⅰ-2-3st)、东北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Ⅰ-3-1t)、松辽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Ⅰ-4-1fn)、大兴安岭东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Ⅰ-5-1t)和呼伦贝尔丘陵平原防沙生态维护区(Ⅰ-6-1fw)等9个水土保持三级区。

1 大兴安岭山地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

该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包括7个县(旗、市),总面积19.62万km2。该区为大兴安岭山脉主体,地貌以中低山为主,是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交错区,区内有侵蚀沟8 702条,总占地面积387.08 km2,沟壑密度0.08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型侵蚀沟3 312条、发展型侵蚀沟5 390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发生在稀疏林地、坡耕地和稀疏草地上,林地、耕地和草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49.7%、26.0%和16.7%。

该区防治策略是预防为主,以坡耕地上的侵蚀沟为治理重点。对耕地上的侵蚀沟,在防治上方来水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侵蚀沟防治体系,在沟头采取排水型沟头防护措施,在沟底采取排水型石谷坊控制沟底下切,在沟坡以封育措施为主。对林地和草地上的侵蚀沟以自然修复为主。

2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

该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沿黑龙江(中国侧)南北分布,包括29个县(市、区),总面积8.89万km2。该区以小兴安岭为主体,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11 335条,总占地面积83.69 km2,沟壑密度0.04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1 702条、发展沟9 633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发生在农业向林业过渡的丘陵台地地带上,耕地和林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70.2%和19.5%。

该区防治策略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坡耕地和稀疏林地上的侵蚀沟为治理重点。对耕地上的侵蚀沟,在调蓄上方坡面径流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侵蚀沟防治体系,在沟头采取排水型沟头防护,在沟底采取石谷坊等骨干工程控制沟底下切,在沟坡以封育措施为主。对林地上的侵蚀沟主要以自然修复为主;此外,对林区采伐迹地及集材道两侧的侵蚀沟应通过栽植人工植被来控制侵蚀沟发展。

3 三江平原-兴凯湖生态维护农田防护区

该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长白山以北、小兴安岭以东、黑龙江以南,包括11个县(市、区),总面积6.37万km2。该区的主体为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及完达山,地貌以沼泽化冲积、洪积低平原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9 776条,总占地面积69.30 km2,沟壑密度0.05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2 421条、发展沟7 355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在坡耕地和稀疏林地上,耕地和林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68.2%和23.5%。

该区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以坡耕地上的侵蚀沟为治理重点。防治重点区域为完达山周边冲洪积台地及低山丘陵地带。耕地上的侵蚀沟治理以沟坡整地造林、沟底浆砌石谷坊或土柳谷坊为主。

4 长白山山地水源涵养减灾区

该区横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东部,长白山主体中东侧,包括46个县(市、区),总面积13.79万km2。该区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54 011条,总占地面积343.06 km2,沟壑密度0.15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2 918条、发展沟51 093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在坡耕地和稀疏林地上,耕地和林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65.5%和29.5%。

该区防治策略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坡耕地和稀疏林地上的侵蚀沟为防治重点。对坡耕地上的侵蚀沟,以沟谷治理为重点,根据实际采取浆砌石谷坊(石笼谷坊)、植物谷坊、植物和石头混合谷坊等措施。对林地上的侵蚀沟以自然修复为主,促进自然稳定。此外,对于临近村庄、公共设施且潜在危险性较高的侵蚀沟,在关键地段须修筑工程护坡、引导措施等。

5 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

该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和辽宁省东部,长白山主体西侧,包括47个县(市、区),总面积10.19万km2。该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56 869条,总占地面积256.49 km2,沟壑密度0.18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4 790条、发展沟52 079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在坡耕地和稀疏林地上,耕地和林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67.1%和29.0%。

该区防治策略以治理为主,以坡耕地和稀疏林地上的侵蚀沟为治理重点。对坡耕地上的侵蚀沟,以沟坡和沟谷治理为重点,在沟头采取排水及防护工程,在沟谷根据实际采取浆砌石谷坊(石笼谷坊)、植物谷坊、植物和石头混合谷坊等措施,在沟坡采取坡面修整措施后种植植被。对林地上的稳定和半稳定侵蚀沟以自然修复为主,促进自然稳定,但对于急剧发展侵蚀沟,则在沟谷两岸植树造林,植物封沟。此外,在有季节性水流的沟道中,修建拦沙坝、塘坝。

6 东北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

该区属于大兴安岭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部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61个县(市、区),总面积17.76万km2。该区地貌以漫川漫岗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61 817条,总占地面积563.63 km2,沟壑密度0.17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8 555条、发展沟53 262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在坡耕地上,耕地侵蚀沟数量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74.7%。

该区防治策略以治理为主,以坡耕地上的侵蚀沟为治理重点。对坡耕地侵蚀沟,在拦截、引导上游坡面来水来沙的基础上实施治理。对小型发展型侵蚀沟,采用复垦技术(秸秆填沟、煤矸石或风化石填沟、筏带)进行治理;对于发育旺盛的V形侵蚀沟,在沟头和沟坡采用生物防护措施,在沟谷布设谷坊和生物跌水,遏制侵蚀沟发展;对于大型半稳定型侵蚀沟,在沟头进行工程防护,在沟坡采取削坡整地措施后造林,在下游稳定沟段可适度进行经果林及小型水利开发。

7 松辽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

该区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为嫩江、西辽河的冲积平原,行政区域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20个县(市、旗、区),总面积8.11万km2。该区为平原区,土壤侵蚀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247条,总占地面积1.29 km2。按发展程度划分,全部为发展沟;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稀疏草地,耕地和草地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66.9%和27.4%。

该区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治理重点为坡耕地上的侵蚀沟。在沟头采取排水型沟头防护措施,在沟底因地制宜布设谷坊,在沟坡、沟底植树种草,并对坡度较大的沟坡采取削坡措施。

8 大兴安岭东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

该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属于大兴安岭东南山地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涉及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18个县(市、区、旗),总面积15.49万km2。该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区内有侵蚀沟81 700条,总占地面积1 817.67 km2,沟壑密度0.76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5 367条、发展沟76 333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在坡耕地、稀疏林地和稀疏草地上,耕地、林地和草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38.7%、32.7%和27.0%。

该区防治策略以治理为主,以坡耕地和稀疏草地上的侵蚀沟为治理重点。对侵蚀沟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 在沟头修浆砌石(石笼)跌水控制溯源侵蚀;在沟底修石笼谷坊,抬高侵蚀基准面,待沟底泥沙淤积到一定程度后,再在沟坡、沟岸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9 呼伦贝尔高原丘陵防沙生态维护区

该区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中段西麓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6个旗(市、区),总面积8.31万km2。该区地貌以高平原为主,区内有侵蚀沟7 266条,总占地面积557.42 km2,沟壑密度0.21 km/km2。按发展程度划分,有稳定沟336条、发展沟6 930条;按发展地类划分,侵蚀沟主要在稀疏草地、稀疏林地和坡耕地上,草地、林地和耕地上的侵蚀沟数量分别占该区侵蚀沟总数的65.6%、19.9%和13.2%。

该区防治策略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重要水源地、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危害较大的发展型侵蚀沟为治理重点。对于小型侵蚀沟采取植物封沟;对于大、中型侵蚀沟采取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措施体系:在沟头修浆砌石(石笼)跌水控制溯源侵蚀,在沟底修石笼谷坊稳定侵蚀基准,在沟坡、沟岸植树种草防止沟壁扩张。

白建宏(1975—),男,陕西清涧县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东北黑土区生态建设管理工作。

2017-08-06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2

C

1000-0941(2017)11-0014-03

猜你喜欢

坡耕地黑土水土保持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水土保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