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富有特色的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

2017-01-20李明德刘婵君

关键词:西安交大传播学学科

李明德,刘婵君,张 立

(1.西安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构建富有特色的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

李明德1,刘婵君2,张 立1

(1.西安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实践,对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精约融合+技术偏向+创业创新”的教学体系、“本土视角+交叉范式+服务地方”的科研体系、“教研结合+案例更新+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共同构成了西安交大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科体系;同时希冀每所新闻院系在彰显自身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合力,从而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西安交大

提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了”[1]的传播劣势,是摆在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对于肩负“治国理政、定国安邦”重任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旧有世界舆论格局,既给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赢得了难得机遇。而实现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发展,有赖于每所新闻传播院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打造出本校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之基础上,形成发展合力,建构起立体全面、风格鲜明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体系。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西安交大的新闻传播学科,正是在学院建立与本科专业开办均较晚的现实背景下,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合理借鉴,科学定位,最终确立起“以新媒体理论与技术为核心,以立足本土、服务地方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一、教学体系:精约融合、技术偏向、创业创新

个性化与融合化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对于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而言,全媒体技能与多学科知识是保证其能够获得市场青睐的必要条件,而具备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综合素质则能成为其赢得用人单位依赖的充分条件。这就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指明了具体的培养方向,即专业设置由大而全向着少而精转变、课程设置由专业化向着融合化转变。

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张呈现出盲目性与跃进性,在专业根基不稳、发展方向不明的前提之下,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无论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方式上都按照统一标准,久而久之,造成了人才水平同质化、培养弹性不足[3],有数量无质量、有热情无特色的局面。相比之下,拥有世界上最发达、市场规模最大传媒行业的美国,每年的招生规模与比例仅占我国的十分之一[4];在长期的发展中,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代表性培养模式:注重应用型多媒体技术培养的密苏里模式[5],注重复合型多学科知识培养的哥伦比亚模式[6],以及注重通识教育和学术结合的威斯康星模式[7]等等,共同构成了立体全面、互相补充的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格局。

习总书记强调:“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1]因此,我国要发展中国特色新闻教育,也不妨借鉴美国的差异化办学之道,每个学校都结合自身特色去“术业专攻”,尝试走小众化办学之路[8]。由于学院建立(2015)与本科专业开办(2016)均较晚,西安交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就在综合考量世界媒体行业发展新趋势、全国和陕西省内高校新闻学科既有格局以及学校自身工科优势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精品化、集约化办学思路,仅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每年招生规模在30人以内,以期在人才培养上打造兼具新媒体理论与技术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在学科发展上形成以媒介融合、数字传播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培养模式。

今天我们谈融合,我们所需要的“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对多介质数字化内容资源整合利用、对新媒介技术操作运用、对数字传播产业链增值环节认知和反应[9]等一系列的媒介融合技能,还要具备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合知识。拥有20年历史的“顶点课程”可以说是美国新闻学院中最具融合特色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又要综合驾驭不同环节媒体技术去完成毕业前最巅峰的学习,产出具体产品[10],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竞争力与适应性的融合。虽然“顶点课程”的叫法在中国还不太常见,但类似的融合培养已悄然展开。如复旦大学新闻学本科教学的“2+2”模式[10]与专业型硕士教育的“3+3”模式[11]都是交叉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

面对新闻传播人才融合大势,西安交大采取了紧密结合学校特点的改革措施:首先,采用“1+3”培养模式,第一年按照文科大类对学生进行哲学、中国文化与文学、传播与社会、社会与生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艺术学、计算机等课程的通识培养,第二年根据学生兴趣与招生规模细分专业,进入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生,则正式开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全面培养。“1+3”培养模式的初衷,是不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对于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全媒体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学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科培养的宗旨是:在学科知识的宽与广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精与深。其次,与上述宗旨相适应,围绕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技术类课程成为西安交大该专业的培养重点。“新闻传播教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强化综合技术培训,形成技术与能力的增强,也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要走技术化道路,这无疑会形成新闻传播教育的‘偏向’。”[12]因此,学院除了开设少量传统新闻学课程以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新闻道德与职业法规、媒介与社会等课程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新闻精神的同时,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新媒体相关技能的培养上,以数据研究与案例研究为两个维度,分别开设个案导向的制作型课程、个案导向的分析型课程、数据导向的制作型课程和数据导向的分析型课程等四种类型的新媒体课程(见表1)。此外,学院也将政治传播、健康传播、公共治理等跨学科课程纳入培养体系,以便将学生塑造为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新媒体专才,进而也为充实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贡献力量,形成结构齐全、层次分明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合力。

表1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部分课程

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了后工业化时代记者应该具备的九项技能,“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记者”位列其中[13]。今天我们所培养的新闻工作者,同样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的企业家,成为新媒体创业的先行者。“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4]因此,今天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应当致力于教授学生从属性到组织、从形式到内容、从产业结构到盈利模式、从技术把控到价值反思等等所有方面去对媒体展开系统深刻的理解,我们的“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需要一次乔布斯式的‘唤醒’”[15]。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在2011年开设的“创业新闻硕士项目”中,就将融资、预算、广告、市场、分配等纳入到新闻学的课堂教学之中[10];清华大学2014年开设的“传媒创新与创业”课程也邀请媒体创业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与心得[10]。更进一步,创新创业理应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被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西安交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就是秉承这样一种理念,通过一系列新媒体课程的训练,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新媒体用户、如何制作与销售新媒体广告、如何创办一家在线企业等实际新媒体创业技能,更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事业观与价值观渗透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14]不仅新闻传播学科,所有学科的教育都到了深刻反思“教什么”以及“怎么教”问题的时候,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与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迫切需要我们实现一场教育行业的彻底变革,将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等词汇重新融入到中国教育体系之中。

二、科研体系:本土视角、交叉范式、服务地方

在本土语境中重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命题,成为今天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热议焦点。“中国传播学已无法与当代中国及其传播实践展开生机勃勃的对话。原因何在?除了美国传播学自身的生命力萎缩、解释力下降等,关键还在于这套学术话语的理论预设与核心关切即使不说与中国社会大相径庭,至少也颇异其趣。”[16]因此,立足本国现实,了解本国社会建设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学术研究真正建立在本土传播实践基础上,进而为社会治理与国家发展作出贡献,这才是新闻传播学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习总书记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欲使学术研究真正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就务必要展开有别于西方的研究内容,采用自己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形成自己的理论概念和研究范式。这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内容的本土与现实观照。这里的“本土研究”并非研究的“本土化”,不是用本国实践去验证西方理论,而是“知识可以拿来,问题必须本土,理论必须自觉”[17]。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一定是以本国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一切他国先进理论都能借鉴,但最终的目的是在解决自己实践困境的基础上,建构属于本国的理论体系。

本土视角的研究,不仅需要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宏观把握与理论回应,也依赖于每个具体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对于各个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而言,落实“本土研究”理应从自身所处的空间环境出发,解决好本地实际存在的传播难题。比如,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就是探讨新媒体给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研究它如何干预本省人民生活与政府执政全过程,为规范网络传播、合理疏导网络舆情提供对策建议。因此,在网络反腐热潮将“表哥”、“房姐”等陕西腐败典型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时,就产生了连续四年的“陕西省网络传播十大案例研究”;在各地微博问政风生水起与陕西省官民网络互动程度较弱形成鲜明对比之时,就产生了“陕西省三市八区(县)政务微博发展现状调查”;在网络舆论风起云涌、群体性事件持续爆发的现实背景下,就产生了“陕西省网络舆情与政治生态研究”。“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和古今皆准的绝对普适真理,任何理论都有它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都得通过当时的环境来理解。”[18]唯有恪守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学术研究,才能为局部或具体新闻传播实践的成熟与理论的完善做出切实贡献,从而更好地充实起整个国家的新闻传播学体系。

以现实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还要正确认识“学科交叉”现象。关于“学科交叉”的探讨,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绕不开的话题,毕竟,传播学本身就是一门诞生于多学科交叉十字口的学科。研究中的“跨学科”取向已经成为今天学术界的一个公认事实。“网络社会正在颠覆学科界限,生物学的规律被运用到文化、经济、机械这些领域;生态系统的连接性规律,运用到经济系统、文化系统中;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作为21世纪美国硅谷创业公司的座右铭。”[19]欲探究复杂多变的人类传播现象,开阔的多学科视野与洞察力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要谨记现实问题才是交叉的根本导向,而不能为了交叉而交叉。打着“跨学科”之旗,不考虑整体逻辑与实际需要而将各学科统统纳入囊中,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贪多嚼不烂”,反而失去了本学科应有的学术主导地位。鉴于此,虽然西安交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定位中融入了计算机、信息、工程管理等学科力量,但在决定走“学科交叉”发展道路之初,就确立了“立足新闻传播学研究,以解决新闻传播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基本原则,一切理论与方法的融合,都以现实需要与合乎逻辑为准则,做到“既能放得开也能收得拢,既能仰视也能俯瞰,方向能从平面转向垂直,能移动脚步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20]。

我们强调理论研究从现实中来,更要注重研究成果回到现实中去、指导实践,以完成“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于时代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

只有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依托,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主动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好智库作用,才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佳体现。就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来说,作为省校共建的新闻学院,在发展规划与实际运行过程中,就有意识地强化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的责任:首先,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深度信息服务。充分利用自身的交叉学科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发挥智库作用,围绕网络传播规律、新媒体的运营策略、信息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等,有侧重地为陕西各级地方政府、腾讯大秦网、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等媒体企业及社会提供信息共享、信息咨询等服务。其次,建立定期常态化沟通机制,推进科研成果应用。通过共同打造省校协同创新的试验区、共建研究基地、共同举办论坛等方式,与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网信办、西安市委网信办、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等党和政府部门、媒体分别建立定期常态化沟通机制,推进政校合作、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决策。再次,推进科学成果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针对陕西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在陕西省卫生宣教中心系列项目支持下,持续致力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研究,并联合陕西电视台《百姓健康》系列栏目共同制定了服务于老百姓的基层健康服务计划,取得了较大社会效益。最后,积极贡献力量,服务西部发展。为了应对新媒体时代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承担或参与了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干部培训,为陕、甘、青地区培养了大批业务能力强、媒介素养高的干部。

三、教材体系:教研结合、案例更新、中国特色

互联网对知识资源、关系资源、信息资源与时间资源等整个社会资源系统的颠覆性改变,迫切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上进行彻底革新。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教材体系的重建,“培养出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用之才,就要有好的教材。”[1]当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教材数量不断攀升,但整体上存在着质量不高、内容重复、知识陈旧、学理性不足的弊端,也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建设一批“既能正确提示学科自身规律,又能适应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既有中国特色,又被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所认可”[21]的精品教材,成为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

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教什么”与“用什么教”揭示了二者的密切联系。今天许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都在采用本校教师编著的书籍作为课程教材,借以提高教师积极性、专业影响力以及学校品牌[22]。就西安交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言,全新的新媒体课程体系也为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即建设“以数据技术为基础、新媒体理论与应用为核心、交叉学科知识为延伸、系列报告为补充的精品教材体系”(见表2)。

表2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部分规划教材

案例式教学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并非新鲜话题。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必须牢固建立在与现实工作环境的对接之上,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训练灵敏的思维方式、把握复杂的社会问题,都有赖于现实案例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案例式教学已有10余年的发展历程,门类众多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与初具规模的“新闻传播学经典案例”系列教材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23]。

由于案例库建设已成为新闻传播专业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建设精品化、特色化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与教材体系,是每所新闻院系的当务之急。作为以新媒体理论与技术教学为核心的学院,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材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新媒体案例库”建设,目前在建的有网络新闻采写案例库、网络编辑案例库、新媒体营销策划案例库、新媒体广告设计案例库、网络热点舆情案例库、数字出版案例库6个子库;同时计划在建设案例库的基础上,编写出版“新媒体传播经典案例”系列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以立体、动态的视角,认识新媒体传播环境,提高他们理解与解决复杂网络社会问题的能力。

习总书记向我们提出了教材建设的明确要求,要“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1]。因为“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1]。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来说,要扭转西方传播学理论长期以来的主导地位,结束中国传播学“一直浸染在西方语境和本土消化、现实冲击和基础薄弱”[20]的矛盾困境,教材体系的建设就决不能脱离开“中国特色”,也不能脱离开“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这直接关系着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教材建设,必须关注和解决中国新闻传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西安交大重点建设的一批教材中,有针对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现状而推出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有反映当前传媒产业重大调整而推出的《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应用技术》,有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西安交大地缘优势相结合而推出的《“一带一路”传播专题研究》,也有关注中国社会特殊群体的《农民工媒介素养研究》、《社交媒体与失能老人的心理社交照护》等。这些教材不仅能够把解决民族性问题、总结中国传播实践作为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也能够为学生展示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全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获得人格的健全与精神境界的提高。

四、结语

每所新闻传播院系的一点进步,都能汇聚成整个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一个大进步。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西安交大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既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也是一场持久复杂的攻坚战,唯有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才能打开进步的大门,从而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1]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布[EB/OL].(2016-05-18)[2016-06-1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_1118891128.htm.

[2] 习近平.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6-06-1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_1110528066_2.htm.

[3] 李明德,庞瑞,付晓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9-104.

[4] 刘海贵.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特色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50-52.

[5] 郑敏,章于炎.媒介融合时代美国密苏里新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4(4):170-176.

[6] 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7] 陈立新.威斯康星模式与中国初期新闻教育兼论新闻价值理论之渊源[J].国际新闻界,2013(6):137-148.

[8] 李明德,刘婵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反思与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7):21-27.

[9] 陈丽菲.国外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发展新趋势探讨[J].新闻记者,2015(10):57-64.

[10] 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7):26-35.

[11] 余秀才.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J].新闻大学,2015(4):133-139.

[12] 单波,陆阳.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湖北大学学报,2010(4):116-118.

[13] 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 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Adapting to the Present[EB/OL].(2014-12-03)[2016-06-26].http://towcenter.org/wp-content/uploads/TOWCenter-Post_Industrial_Journalism.

[14] 习近平.习近平寄语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EB/OL].(2013-11-08)[2015-07-02].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019221156.shtml.

[15] 约翰·帕夫利克撰.转变领导方式的视角:21世纪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再思考[J].张建中,李雪晴,译.国际新闻界,2014(6):105-117.

[16] 李彬.重思中国传播学[J].当代传播,2015(4):4-9.

[17] 董天策.在反思中重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9-3(B2).

[18] 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45.

[19] 陈昌凤,张小琴.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14):23-25.

[20] 殷晓蓉.传播学何去何从?——基于时代变革的追问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5(2):78-87.

[21] 李明文,方琪.人才培养:“互联网+”时代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J].当代传播,2015(6):109-112.

[2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4):123-134.

[23] 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十年探索——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总结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4(4):135-143.

(责任编辑:冯 蓉)

Study on Constructing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with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LI Mingde1,LIU Chanjun2,ZHANG Li1

(1.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Xi′an Jiaotong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Guid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s theor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pecific practice,the author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constructing work on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ubject system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he three systems, namely, teaching system of high-quality,integrated,technological,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the research system of indigenous,interdisciplinary and serving the local society development,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of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of case-oriented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ubject system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Besides,this paper suggets all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chools or departments make concerted efforts based on their ow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subject system of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ubject system;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16-03-21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

李明德(1959- ) ,男,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G42;G206

A

1008-245X(2016)05-0116-06

10.15896/j.xjtuskxb.201605021

猜你喜欢

西安交大传播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西安交大-金轮坤天表面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西安交大李长久教授获全球热喷涂领域最高荣誉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社会学著名期刊主编在西安交大开办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超学科”来啦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