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蜀古桥的地域性功能与风格特征

2017-01-20李姝姜涛陈其兵

中国水利 2017年14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古桥功能

李姝,姜涛,陈其兵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611130,成都)

巴蜀古桥的地域性功能与风格特征

李姝,姜涛,陈其兵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611130,成都)

梳理了巴蜀地区桥梁的建造环境和功能、风格特征,并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方志、碑刻等文献考释,总结了巴蜀地区桥梁的地域性功能,即生存依托功能、经济纽带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巴蜀古桥的风格特征进行分类,将其归纳为粗犷质朴的竹索桥,造型多样、精巧雅致的石桥,典雅美观、构思精巧的木桥三种类型。关键词:古桥;功能;风格特征;巴蜀地区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s of bridges in Bashu region have been reviewed.On the basis of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tudies of annals of local history and inscriptions, territoriality functions of the region has been summarized,such as a basic support for survival as well as economic link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The old bridges in Bashu region a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of rop bridges made by bamboo with a rough look and simple style,delicate and refined stone bridge of various types, and well-constructed,graceful and beautiful wooden bridge.

Key words:old bridges;functions;style characters;Bashu region

逢山修路,遇水搭桥。这句古语充分说明了桥与水的关系。

桥梁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在我国繁荣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地理条件背景下,古代桥梁在结构与造型设计上都取得一定成就,其选址、建造及使用浸透了地区自然与人文特色,反映了地区间的审美差异与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在建造方面,中国古代建桥因地制宜,十分注重结合当地的水文特点,河流的径流量、凌汛期、常年水位等都深刻影响着桥梁的建造。其中,巴蜀古桥是我国桥梁的重要代表,其形式、材质、造型风格保存较好,如今除了三峡库区部分古桥异地重建外,大多得以就地保护,有些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巴蜀古桥传承性良好,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且风格独特,因此有必要对其地域性功能与风格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一、巴蜀古桥建造的环境条件

1. 河渠众多,地形多样

巴蜀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水系丰富,对通行的巨大需求使巴蜀桥梁众多。在此基础上,气候特点、地貌、植被状况等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了桥梁的选址,规格、材质、走向等成为巴蜀古桥地域性特征的重要表现。例如,在山高谷深、水势险要的山区,索桥成为较多的形式;在植被丰茂的地区,木材、竹材易得,因此木桥成为常见的风景;此外,巴蜀地区为季风性气候,加之西部地势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导致该区域降雨丰富,因此不易腐的石材也成为桥梁建造的常见材料,使石制桥梁成为巴蜀桥梁最多的类型。

2. 农业发达,文化艺术繁荣

自古以来,水网密布的地方多傍水而居,并因此农业繁荣、航运发达,经济富庶、生活安乐。发达的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绝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催生许多艺术作品,文化的繁荣也突出地表现在桥梁形态设计与装饰手法上,尤其是在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而在文化信仰层面,巴蜀先民千百年来在利用水的过程中浸染着儒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桥梁选材与建造过程中皆体现着这种思想。古桥梁延续了巴蜀文化,见证了历史发展,这种地方文化性为巴蜀桥梁增添更多魅力。

二、巴蜀古桥的主要功能

1. 生存与生活的依托

历史上桥梁在连接地区交通、促进交流方面有着巨大作用,“桥通蜀道难”直言出桥梁在巴蜀地区与外部交流中的重要性。以都江堰为例,由于古代建桥条件缺乏,不乏类似“邑人设义渡以济往来,冬涸则连筏可济夏多覆溺之患”的记录。更流传一句歇后语:“灌县(今都江堰市)出南门——无路”,可见河流阻隔导致的不便。同时,都江堰位于西南边陲,历来都是沟通民族交流的要塞。从“太平桥东连省会西达边隅……实松茂新疆之冲要”“绳桥重建通永康(宋代永康军驻灌县)”等记录可见,安澜桥、太平桥曾是四川平原与阿坝联系的交通要道,见证了藏汉羌民族的交流。此外,在巴蜀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类似“无桥以小舟渡”“来往行人每为溪水所隔”“春夏水涨行人多濡首患”“桥梁不通民将病涉也”的情况。如合川五星桥,建桥之初正因水势湍急、汛期洪水导致两岸交通受阻;曾被西太后誉为“川东保障”的荣昌施济桥,太平天国时期是“川盐济楚”的重要通道。因此,桥梁在古巴蜀不仅有着如“达巴县之要路”“此桥之创为隆化通邑冲衢”“上通省会下达渝州”“虹济桥…路通黔滇”“建济川桥以济往来”等促进区域交通的功效,还有如“生民之道在于利民今桥”等安抚社会民生的作用。

大型桥梁所建构的空间特征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等属性使桥梁除通行功能外,也具有一定的生活休闲与集会等功用。如秀山县客寨桥,除了沟通周边乡镇,也是集聚会、乘凉、避雨等功能于一体的交往空间;又如沟通了景区与古城的都江堰南桥,站在桥上可远眺宝瓶口波涛,也可近观碧绿内江水,是当地重要的休闲、观景之地。

2. 经济交流的纽带

古巴蜀绝佳的水利航运条件促进了地区农业与商品贸易的发展,桥梁的建筑属性使之成为码头货物交易或集镇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部分古桥承担了区域经济交流的责任,甚至出现了以桥作为交易平台的“桥市”。合川五星桥是全国唯一曾建有街市的桥梁,桥上有木制穿斗式构架桥廊,桥长60 m,桥内面积约360 m2,“雨时挡雨,晴时遮阳”的古桥成为周边百姓赶场摆摊的首选之地,后来还在桥廊中设固定摊位进行经济活动;在民国时期,桥内的木廊封闭,并设商铺、柜台,五星桥从交通设施演变成桥上商业街。秀山县客寨桥也曾有集市,桥内设有“板凳坊”的纵向木构件,为卖菜的人充当坐凳。南川靖安桥自建成便成为商品买卖、物资交流之地,据南川县志记载,此桥沟通了川黔盐米、油资、煤炭、山货及农副产品等物资的交流,是重要的交通与经济枢纽。

除此之外,有的桥梁因码头经济而兴,见证了水陆航运与经济发展。万里桥是古代交通要口,从三国开始便为繁华的水陆码头,据载“蜀费祎使吴,武侯送之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遂得其名。九眼桥附近也曾有供航船上下货物的码头,是成都到重庆水路上的重要站点。

3. 文化传承的媒介

(1)风俗桥

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古巴蜀人民朴素的自然观。古人认为暴风骤雨是妖魔作祟,建桥除了有助于地区交流,也有迎神、与神沟通的寓意,桥上常出现的龙、水神、镇水剑等寓意吉祥的物件正是缘于此。部分桥梁空间还存有与祭祀相关的场所与习俗,如荣昌观音桥、靖安桥等都有祭祀功能;璧山奈何桥也有类似土地庙的神龛,供奉的神各司其职;江津利济桥头一侧曾有文昌庙,周围的人都会来烧香拜佛。另外,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人死后投胎转世要经过奈何桥,丰都奈何桥就因为其象征着惩恶扬善、度化众生有了特殊的习俗。据《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中记载:“善者有神佛护佑可过上层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过的下层桥波涛污浊。”在当地法师举行的招引仪式中也有“亡魂来到桥梁前,桥梁土地示威严。善者自有花幡引,恶者打下水中淹”的唱词,警示人生前应行善举,死后才能免受地狱折磨。所以在每年香会时,人们会向水池中施以纸钱、炒米,认为能够施给饿鬼;并从上桥走过,认为死后可免过奈河桥之苦。

(2)文化桥

有的古桥历史悠久,见证了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相关的楹联、诗文、碑刻等也成为重要地方史料,因此这类古桥被赋予了更多历史意义与文化象征功能。例如,万里桥见证了成都的繁荣,在诸多诗人的描写中,此处商业发达,街景繁华,除了是水陆交通站点,也是象征离别的重要景观。还有成都驷马桥,因传说张伯子道成在此升仙而旧名为升仙桥;汉代才子司马相如离开成都时曾在此桥题词“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下”,后来相如衣锦还乡时又重过此桥,如今桥上也就有了相关雕刻以示纪念。此外,还有江津利济桥、成都五丁桥、合川五星桥、安县姊妹桥等承载古传说的文化桥。

(3)艺术桥

发达的经济与文化催生了各类精美桥梁,此类古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例如,都江堰南桥内涵厚重,典雅美观,从建筑形制到内饰都体现了“天府之国”的气韵,有“西蜀第一桥”“水上画楼”“揽胜台”等美誉,可谓巴蜀艺术桥梁之首。桥内集诗歌、绘画、雕塑等艺术于一身,多以都江堰山水为主题。其中,既有对红梅、兰草等花鸟小品的描摹,也有对李冰选址修堰、清明放水的记录,还有对都江古堰、伏龙观等景点的写意,以及对金兰之交等民俗故事的描绘;桥身桥头雕梁画栋,桥顶的人物雕塑近60个,各种动物雕塑90余个,浮雕花鸟更是不可胜数。还有泸县龙脑桥,桥上雕刻了众多古代传说里的吉祥兽,其中中间桥墩上刻有4个形态各异的蛟龙,龙口中含有可拨动的龙珠,龙的鼻孔在刮风时还会发出响声,让人听到“龙啸九天”的声音;左右两边分别有青狮与白象,两侧边缘是麒麟,其石雕工艺近乎完美。另外,在安县的姊妹桥上有着精美的木雕艺术,桥两边牌楼刻有双凤朝阳、二龙抢宝等浮雕,桥的柱头、挑坊上还刻有雕花、云纹、草纹等。

三、巴蜀古桥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1. 粗犷质朴的竹索桥

索桥是桥梁中一种重要形式,由溜索演变而来,常建于水流湍急的山间,多见于川西与渝东北地区,早期多为竹索桥,后来铁索桥成为主流。

巴蜀竹索桥以竹为支架,上铺木板,以绳索牵引,从唐宋开始有了索与梁结合的构造。著名的竹索桥有建于北宋淳化元年(990)之前的都江堰安澜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多跨度竹索桥,建在都江堰渠首工程以南横跨内外二江分水处,“长一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相并排连,上布竹芭,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石以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为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人在其上感觉“神昏目眩心胆裂,桥不自摇人自摇”,可谓奇巧险峻。

铁索桥则以铁链牵引,上铺木板,典型的为泸定桥。泸定桥为康熙帝赐名,由13根铁索和东西桥台组成,桥台相距100 m,铁索横贯其上,9根做底锁,4根为扶手;桥台石砌而成,如同碉堡,桥台上各建1座飞檐翘角的木亭以保护桥台、落井。

2. 造型多样、精巧雅致的石桥

巴蜀石料易得耐用,因此石桥是至今存量最多的类型,其类型众多,形式丰富,有拱桥、梁桥、平桥等。例如有“为郡邑诸桥之冠”美誉的大风高拱桥,其技艺精巧、雄伟壮观,是一座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 m,高27 m,远观形如弯弓,近看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荣昌县大荣桥则是一座古朴雅致的石平桥,其桥长116 m,有24跨,桥墩刻有龙头龙尾,铺面的石块每个重量约达10 t。又如泸县龙脑桥,其桥体结构由石面粗糙条纹形成的摩擦力来固定,未用灰浆,不凿榫卯,精湛的工艺保存令人赞叹。

特殊的环境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巴蜀园林艺术,其后在明朝开始发展出了园林桥,石桥也逐渐成为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园林桥作为重要景观元素,通常建于水上联系两岸空间,同时具备交通与景观功能;有的则与周围景观相互映衬,用作构景。例如广汉房湖公园连接两端的石拱桥,增加了水景的层次感和水面的宽阔感;眉山三苏祠中的桥亭——百坡亭,不仅点缀了园中景色,也是观鱼、赏荷的好地方。

3. 典雅美观、构思精巧的木桥

巴蜀树木繁茂,留存了不少如藏式伸臂桥、廊桥等形式的木桥,反映出区域性的审美趣味与智慧理念。

藏式伸臂桥在木桥中独树一帜,常见于川西,被誉为“康巴第一桥”的新龙县波日桥是其中的代表。波日桥横跨湍急的雅砻江,桥拱呈圆弧形,外观粗犷壮美;桥由桥身、桥墩、桥亭的木榫连接,未用铁钉,建造技艺精湛。

廊桥则集廊、亭、楼、屋、殿、阁于一体,其结构精密、色调清雅,建筑风格与干栏式民居建筑一脉相承,和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廊桥因桥面宽广、可遮阳避雨等特性成为重要的城市景观。例如清泉乡廻龙桥,该桥建于水面上36 m,由六根木柱斜撑着峡谷两端岩石,通过桥墩与木质桥拱支撑桥梁的重量,既是一座“无钉桥”,更是渝东南罕见的高难度、大跨度风雨廊桥。还有秀山县客寨桥,桥身呈南北走向,桥顶东侧屋檐为两重檐,西侧为三重檐,增加的房檐可有效防止西晒;桥内休息区桥面选择弯曲的木材形成下凹空间,人睡其上不易翻出,伴着缓缓的河水声十分舒适;桥头还设有烽火墙与方便动物进出的坡道,此桥在结构与用材上皆体现出土家族人的智慧。

四、结语

巴蜀桥梁以石桥、木桥、竹索桥为典型代表,其构思精巧、雅致实用且类型多样,凝结了古人智慧。同时,巴蜀古桥的建材选择、结构设计等都根植于巴蜀独特的地理、社会人文环境,并随区域差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色,其发展具有地域性。通过厘清巴蜀古桥的功能与特色,有助于挖掘古桥与地方的历史文化。今后还应对古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强对古桥的普查、保护工作,让学术研究与实际保护相结合。■

[1]柳琅声,韦麟书.重修南川县志14卷[M].卷一,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2]叶大锵,罗骏声.灌县志18卷[M].灌志文征卷八,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3]孙天宁.(乾隆)灌县志12卷[M].卷十一,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4]许元基.(乾隆)荣昌县志4卷[M].卷四,清乾隆十一年刻二十九年增刻本.

[5]黄廷桂,张晋生.(雍正)四川通志47卷[M].卷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南轩,南企仲.(天启)渭南县志16卷[M].卷三,明天启元年刻本.

[7]衷以埙.(嘉庆)成都县志6卷[M].卷五,清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8]曹抡彬.(乾隆)雅州府志16卷[M].卷十四,清乾隆四年刊本.

Territoriality functions and characters of old bridges in Bashu region

//Li Shu,Jiang Tao,Chen Qibing

K928.78+TV

B

1000-1123(2017)14-0062-03

2017-05-03

李姝,硕士研究生。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基于LID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引进与示范”(2016HH0047)

责任编辑 董明锐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古桥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