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7-01-20于瑞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于瑞淼

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于瑞淼

目的 探讨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对照组采用护胃对症治疗,研究组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U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可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

随着人们饮食方式的不断改变,近年来,消化性溃疡(PU)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率较高,它是内科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外界环境、饮食方式等均可作为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不过形成溃疡的最基本因素是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酸性胃液损伤胃黏膜以及十二指肠,因此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又被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据相关临床研究,消性溃疡最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临床上根治幽门螺杆菌,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溃疡的愈合[1]。为探讨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本研究研究组根除采取幽门螺杆菌法,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研究组,男31例,女9例,年龄为22~72岁,平均年龄为(51.1±2.2)岁,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溃疡直径0.4~1.7 cm。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53.3±3.9)岁,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溃疡直径0.3~1.7 cm。经过临床诊断,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确诊后为消化性溃疡。两组患者在溃疡类型、年龄、病程、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护胃对症治疗,研究组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法。在连续服药7d后,取剂量20 mg奥美拉唑给予两组患者服用,每日两次,1个疗程为28 d。治疗结束后,均行胃镜和Hp复查,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2]。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护胃对症治疗: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取剂量分别为500 mg、1 g、20 mg,每日依此剂量服用2次[2-3]。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法:给予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奥美拉唑,剂量分别为200 mg、100 mg、20 mg,每日依此剂量服用2次[4-5]。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经治疗消失,溃疡和体征以及瘢痕三者均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经治疗改善,经胃镜检查溃疡缩小面积大于50%,此为有效;以上指征均无所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现象为无效[6]。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恶心呕吐2例,乏力1例,腹痛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乏力2例,腹痛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

2.2 治疗后消化性溃疡(PU)复发率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U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无PU复发,12个月后,1例PU复发(2.5%),治疗18个月后3例PU复发(7.5%),治疗24个月后,5例PU复发(12.5%),而对照组,治疗6、12、18、24个月后,其PU复发率分别为5.0%、30.0%、20.0%、30.0%。

3 讨论

泮托拉唑是一种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的全新的消化性溃疡药物,对由于常见引起胃酸的分泌以及基础胃酸均有抑制作用。而阿莫西林,通过对细菌胞壁加以有效抑制,从而可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将细菌以最快速度成为球状体,从而易于溶解和破裂。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上常见的链球菌属等,抗菌活性良好。据相关研究表明[7],阿莫西林以及泮托拉唑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Hp的清除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明显。

本研究通过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达成一致[8]。

[1] 武胜,黄玉荣,傅强. 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 408-410.

[2] 王东升,吴丽波,胡中桥.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 921-923.

[3] 李晓红,白亚丽,王红妍,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指导及干预对疗效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 3886-3888.

[4] 安菊芬,杨国平.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32例[J]. 中国药业,2013,22(3): 61-62.

[5] 汪明飞.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 3943-3944.

[6] 薛彦萍. 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 98-99.

[7] 刘平. 胃康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6,29(23): 48.

[8] 赵林林. 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 176.

Clinical Stud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YU Ruimiao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Chifeng City Hospital,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n peptic ulcer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astric anticlinal treatment, and the team took the method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U recurrence rate (P < 0.05), and it was less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ing peptic ulcer,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there is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eptic ulcer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reatment

R573

A

1674-9316(2017)15-003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5.018

赤峰市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