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2017-01-20贾汝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固定架四肢骨科

贾汝谊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贾汝谊

目的 分析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7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加以治疗,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架加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效果优于内固定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积极使用。

四肢骨折;创伤骨科;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伤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中大多数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四肢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其会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发生严重紊乱,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1-3]。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方法,由于手术本身就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再加上此种术式易出现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使用受限。而外固定架所表现出来的操作简单方便、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使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选取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7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7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8.2±4.3)岁。其中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17例。骨折原因:机械伤5例,跌落伤10例,交通事故伤15例,其他意外2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9.3±4.1)岁。其中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16例。骨折原因:机械伤4例,跌落伤13例,交通事故伤17例,其他意外1例。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基础检查和治疗,制动患肢,进行消肿止痛和牵引,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内科伴发病进行调整,待患肢肿胀明显改善后,方可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加以治疗,即选择骨折端切开复位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将骨折处皮肤切开15 cm左右,对软组织进行分离,将骨折端显露出来,直视状态下于复位良好的骨折断端置入金属接骨板,待固定牢固之后,对皮肤切口进行缝合。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架加以治疗,于C臂X线透视状态下予以手法复位,待骨折端对线和对位均恢复标准状态后,分别在骨折断端的近侧和远侧作0.5 cm的切口4~6个,在垂直骨的纵轴方向将骨牵引钉2~3枚钻入,将碳纤维杆与骨牵引钉使用杆杆夹、针杆夹连接好,形成外固定架的固定系统,牢固固定好骨折端。术后采用X线片定期为患者复查,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并对术后骨髓炎、延迟愈合、形成窦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Johner-wrhu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骨折处完全愈合,未出现畸形,恢复正常活动功能为优;骨折处愈合和功能复位均比较理想,未出现畸形,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功能为良;骨折处出现延迟愈合现象,未出现畸形,部分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定,但正常生活无影响为可;骨折处出现明显延迟愈合,出现畸形,严重限制活动功能和正常生活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处理全部数据,手术情况等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的差异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0.33±8.05)min,切口长度为(5.06±2.64)cm,出血量为(547.31±34.76)ml,愈合时间为(30.42±11.93)周;试验组手术时间为(22.43±4.63)min,切口长度为(1.53±0.62)cm,出血量为(278.32±28.60)ml,愈合时间为(21.53±4.71)周;试验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76 7、4.079 9、34.707 1、7.687 1,P值均为0.0000)。

2.2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8.13%,其中优15例(46.88%),良10例(31.25%),可5例(15.63%),差2例(6.25%);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7.14%,其中优18例(51.43%),良16例(45.71%),可1例(2.86%),差0例(0.0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50 1,P=0.016 5)。

2.3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共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骨髓炎、皮肤切口感染各3例,形成窦道、延迟愈合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试验组35例患者共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皮肤切口感染、骨髓炎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896 5,P=0.0269 5)。

3 讨论

骨科创伤多是重大事故引起的,患者往往会伴随明显的机体代谢功能失调以及生理功能紊乱等情况,容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的“致死三联症”,三者之间表现出互为因果的模式,易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无法长时间承受比较复杂的手术操作。科学合理的固定方法,既不会损伤固定肢体四周软组织,还能使损伤处血运情况得到保证,不影响创伤愈合,使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的剪切外力、旋转等因素完全消除,确保创伤处稳定性良好,为骨折端伤口愈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且不会影响肢体运动,促进早期功能康复,校正残留的移位[4-8]。当前临床可以选择的固定方式分为牵引固定、夹板固定、内固定、石膏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其中的内固定是在断骨处直接连接上骨板、金属螺钉。但对患者而言,金属物质属于异物,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感染,手术过程中对内固定进行处理时需要对软组织进行剥离,易导致二次创伤,并且会影响骨折处正常血运,但内固定可使骨骼复位进行有效保证,可有效防止骨骼移位与旋转,尽早开始功能康复训练[9-11]。

石膏固定法主要是在创伤部位固定上石膏,依据体型做塑形处理。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石膏来源广泛、软组织无损伤、定型较好等优势,并能够对肢体进行有效保护,发挥一定的校正效应,借助X线即可观察创伤部位变化。但石膏固定无法进行随时调整,频繁更换石膏又会造成肌肉萎缩等一系列并发症,沉重的石膏对患者康复锻炼十分不便,皮炎发生率较高。牵引固定主要借助牵引装置予以固定,牵引力为悬垂的重量,其可对肌肉紧张进行有效缓解,对软组织进行校正。实施牵引时需要对牵引时间、重量等进行控制。牵引固定可对肌肉紧张进行有效控制,对脱位和畸形进行校正,但是实施牵引固定治疗时钢针需要直接穿过皮肤进入到骨质之中,若处理方法不恰当,则会引起严重感染,若穿刺部位不准确,还会对神经血管产生损伤[12-15]。

外固定架固定主要通过在骨干中穿入螺纹针或骨圆针,将外用固定器固定在创伤外部。此种治疗方法校正能力较好,可对移位予以克服。其可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使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从而达到预期的固定效果。外固定支架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方便,可行性较高,同时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手术伤害,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外固定支架术进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需求,当前临床认为“致死三联症”可作为外固定支架术的适应证。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及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以说明,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效果优于内固定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积极使用。

[1] 司徒晓鹏,张颖. 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外固定支架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8):41-43.

[2] 张洪相,马超,魏金栋,等.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初步观察与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9-20.

[3] 蔡小林. 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35-36.

[4] 王均动,张国华.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5例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223-5224.

[5] 廖子鸿.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35-236.

[6] 王晓红.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82-84.

[7] 魏国强. 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4-25.

[8] 彭杉刚. 对于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医学信息,2015,28(2):350.

[9] 余燕,周雪梅. 12例桡骨远段骨折外固定支架术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2,25(6):138-139.

[10] 葛永军,樊嵘,姥义,等. 超声与透视下犬股骨骨折外固定的实验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4):357-361.

[11] 金建伟,邢金明. 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段骨折3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62-2963.

[12] 孟庆宇. 经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4):56-57.

[13] 周立华,丁源,陈旭姿. 经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段骨折的临床体会[J]. 广东医学,2011,32(18):2432-2433.

[14] 孟凡泽. 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171-173.

[15] 严亮. 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 医药前沿,2016,6(17):142-143.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ixator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in Traumatic Orthopedics

JIA Ruyi Orthopaedics Department, Linglong Yingcheng Hospital, Zhaoyuan Shandong 2654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ixator and internal f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s in traumatic orthopedics. Methods A total of 67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s enrolle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test group (35 case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touching the ball.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nal fxation, and the tes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cision length and healing time of the tes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test group, the excellent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can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in traumatic orthopedic bone is superior to internal fx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method to actively use.

limb fractures; traumatic orthopedics; internal fixation; external fxation

R687

A

1674-9316(2017)16-007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6.037

山东玲珑英诚医院骨科,山东 招远265400

猜你喜欢

固定架四肢骨科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跟踪导练(四)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跟踪导练(四)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跟踪导练(四)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