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语文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2017-01-19左晓丽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教师

左晓丽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语文课堂隐性课程被忽视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校语文;隐性课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中职校任教多年,实践归纳得出语文课堂隐性课程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有:

一、中职校语文课堂忽视隐性课程的原因

(一)教师素质的僵化

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胜任教学任务,是隐性课程在中职校语文课堂能否实现的关键。中职校僵化的课堂培养了一群听话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少了挑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对话,可能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会反映出教师专业素质的缺失。大部分教师为了避免这可能到来的难堪,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堵住了学生提问的声音。

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教师们往往教授的和上一节课分毫不差。这又折射了当今语文教育背景下,教师运用教学模式固定化的特点。同一篇课文,教师在几年里都教的毫无改变,这亟须教师端正态度,对待每一篇课文,都要以一个新的态度对待它,不能低视课文。

(二)学生对语文的忽视

中职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有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习惯,往往把语文的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甚至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占用语文课堂的时间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追其根源,还是源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低视,和缺乏对语文的正视。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中职校语文课堂忽视隐性课程的原因,也与隐性课程难以实施、难以评价也有关系。面对这些问题,亟须开发与建设隐性课程,这对于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互补作用,并且能够从更新的角度对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出启示。

二、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风景,学校的建筑,学校悬挂的名言警句,乃至校服,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好而舒适的校园环境,绿树芳草的景色,会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愉快的身心氛围。“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 其中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

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上,首先要特别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比如学校的各个道路、教学楼的名称,都可以用名人的字、号来命名等。其次,也要融入现代的因素。教学楼可以选择建设成符合现代审美的建筑,教室普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等等。

学校还要加强学风、校风的建设。纪念“一二·九”运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清明节到革命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等,都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校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到养老院看望老

人,可以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精神。

(二)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一个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还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比如在教室的一角,设立图书角,用来陈设学生喜欢推荐的书,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每次安排学生说说自己最近读了上面的什么书,在那个方面,哪个语句上读到了什么独特的感受。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会在课后形成浓郁的读书探讨环境。长此以往,会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这也是一个班级凝聚力的象征。“学生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获得系统的学术性知识,但学生从隐性课程中获得的更多的是非学术性的知识,是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等”。

三、隐性课程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重视课程结构的优化

语文课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的专业学科知识,它更强调通过塑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语文的学习环境中来学习。因此,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宿舍,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隐性课程都完全可以独立的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担。隐性课程不是显性课程的补充或附属品,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调动了除了学校这个狭隘的环境,还可调动学生身边的其他因素,例如家庭、社区等因素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的发展性教育

隐性课程在帮助学生塑造其精神境界、道德境界、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方面可以起诱导作用。学校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关键时期,特别是中职校的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对于课堂语文教学,课外语文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更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通过在中职校语文课堂上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学校各种文化的陶冶熏陶,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需要中职校语文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加强与学生的对话,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今的中职校语文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人的天下,它更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多读书,注重思考,加强自己专业素质的训练,适当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合理的启发学生,使得课堂重归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研究,1994(8).

[3]吴丽萍.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教学与管理,1964(3).

[4]史晓红.试析课堂中的隐性课程[J].教育探索,2003(3).

[5]张中原,徐林祥.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