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市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2017-01-19郁鹏

学理论·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延安市

郁鹏

摘 要:以延安市传统产业为例,研究重点产业选择的一般框架。一般地,对于确定一个特定区域未来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需要先明确产业选择的一般标准,因此设定了六个维度的标准,包括发展基础、成长速度、利润水平、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产业转入的可能性以及地方政府的战略愿景。在此基础上,按照选择标准对该区域的备选产业逐一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分,最后根据得分情况确定该区域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

关键词:延安市;产业选择标准;优势产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15-03

良好的产业组合能够带动整个城市的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其中,优势产业识别和选择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那些能够具备优势地位的产业而言,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技术原则,如关联强度大、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市场容量、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吸纳先进技术的潜力以及能够发挥本地拥有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等。因此,本文围绕优势产业的技术特征,通过设定产业选择标准,对延安市主要的传统产业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选择标准

对于确定未来延安市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集群,需要先梳理出相应的重点产业,在此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构建产业集群,而对于重点产业的选取则需要从发展基础、成长速度、利润水平、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产业转入的可能性以及地方政府的战略愿景六个角度来理解,其中发展基础提供了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成长速度可以衡量产业发展潜力,利润水平则用来体现该产业的成长空间,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反映该产业在区域的影响力,相关产业转入的可能性反映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市场配套环境,而政府的战略愿景则用来衡量政府的资源倾斜(包括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

1.发展基础

重点产业的选择和主导产业的形成,取决于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而且考虑到五年规划的短期性,很多要素并不能实现快速转换,因此发展基础构成了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具体地,考虑数据可得性和一致性,使用该产业营业收入占延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

2.成长速度

除了发展基础这一因素,还有一部分产业虽然发展基础较差,但是成长速度很快,这部分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带动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地,使用该产业营业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其发展潜力。

3.产业利润情况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产业发展是经济主体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抉择,当某个产业利润率水平持续上升,说明该产业存在发展空间;而当某产业利润水平开始下降,则表明该产业成长空间有限。具体地,通过考察特定产业的利润率水平来衡量产业发展空间。

4.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除上所述,重点产业还必须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即有些产业尽管规模和速度在当地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但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同类行业中影响力却不断增加。具体地,使用该产业营业收入在陕西省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进行衡量。

5.产业转入的可能性

根据自身情况,围绕国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结合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现实资源,考虑相关产业转入的可能性,具体地,采用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进行赋分。

6.地方政府的战略愿景

即使在发达国家,政府仍然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适时适度采取措施对相关产业发展给予影响与支持,确实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地,根据延安市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赋分。

二、备选产业分析

根据上述产业选择标准,对延安市主要传统产业(包括餐饮、酒店、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及仓储、建筑房地产、装备制造、食品、建材、手工艺、医药、家政服务)逐一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分,为下一步确定重点产业提供依据。

1.餐饮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餐饮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41.97%,在所有产业中增速最高;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97家增加到2014年的296家,净增加199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 285人增加到2014年的5 445人,增加就业人数4 160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0.09%上升到2014年的0.25%,营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0.29%上升到2014年的0.76%。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餐饮业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餐饮业的利润率却在下降,从2010年的13.83%下降到2014年的13.75%。

2.酒店产业

2014年延安市酒店业企业511家,相比2010年的385家净增加126家;酒店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4 802人增加到2014年的7 830人,增加就业人数3 028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31  411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90 342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0.35%上升到0.65%;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0 005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29 832万元,年均增速达到23.57%,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36%上升到2.02%;与此同时,酒店产业的利润率也在上升,从2010年的13.60%提高到2014年的16.21%。

3.批发零售产业

2014年延安市批发零售业企业2 724家,相比2010年的2 034家净增加690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29 207人增加到2014年的33 125人,增加就业人数3 918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179 429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374 256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2.03%上升到2.70%;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869 860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 851 023万元,年均增速达到20.78%,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9.82%上升到9.35%;但受新兴电商的冲击,传统批发零售产业的利润率不断下滑,从2010年的11.63%下降到2014年的10.06%。

4.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2014年延安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企业294家,相比2010年的242家净增加52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6 912人增加到2014年的8 059人,增加就业人数1 147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116 497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41 889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32%下降到1.02%;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390 670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529 334万元,年均增速为7.89%,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4.41%下降到3.82%;尽管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营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但是其利润率有所上升,从2010年的14.12%提高到2014年的14.95%。

5.建筑、房地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建筑和房地产企业数量从264家增加到401家,净增加137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2 827人增加到2014年的16 233人,增加就业人数3 406人;增加值从2010年的191 053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430 759万元,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2.16%提高到3.11%;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652 518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 559 897万元,年均增速24.34%,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7.37%提高到11.25%;但是受资源型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回落,相应的其利润率亦有所下滑,从2010年的13.23%下降到2014年的12.61%。

6.装备制造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从432家整合到335家,经营主体减少97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3 432人增加到2014年的4 269人,增加就业人数837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83 932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64 425万元,年均增速为18.31%,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0.95%上升到1.19%;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0.32%上升到2012年的0.59%;但是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红利,以及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延安市装备制造产业利润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2010年的10.73%提高到2014年的12.59%。

7.食品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食品企业从1 396家增加到1 695家,净增加299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7 369人增加到2014年的11 045人,增加就业人数3 676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2 754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302 530万元,年均增速为25.29%,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39%增加到2.18%;在陕西省食品制造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1.39%上升到2012年的1.52%;受国内消费升级对高端食品需求增长的拉动,延安市食品产业利润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2010年的11.62%提高到2014年的13.49%。

8.建材产业

2014年延安市建材企业627家,相比2010年的500家净增加127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1 192人增加到2014年的11 335人,增加就业人数143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38 831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68 308万元,年均增速为17.91%,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57%增加到1.94%;在陕西省建材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3.64%下降到2012年的2.69%;尽管如此,但产业利润率却从2010年的12.36%提高到2014年的15.22%。

9.医药产业

2010-2014年延安市医药企业从1家增加到2家;吸纳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12人增加到2014年的449人,增加就业人数337人;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2 535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8 378万元,年均增速为34.83%,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0.03%增加到0.06%;在陕西省医药产业中所占比重则从2010年的0.13%上升到2012年的0.28%,产业利润率从2010年的6.00%略微下降到2014年的5.58%。

10.手工艺产业

在手工艺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延安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用传统民间手工艺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手工艺品合作组织日益壮大。粗略统计,延安市具有一定手工艺品制作能力的妇女达10多万人,其中以安塞县、延川县、延长县、洛川县最具代表性。在当地妇联组织下,各合作社定期为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妇女提供手工艺术培训,学成后她们既可专职创作,也可在种地干家务活之余创作,合作社则负责产品的开发、包装、销售等。目前,延安共成立了各类手工艺品合作社13个、公司3家,培训妇女手工艺骨干1 000多人,推动了延安手工艺品走向商品化、市场化和规模化,进一步提升了延安市的文化软实力。

11.家政服务产业

随着延安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为延安市家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一些服务于个人或家庭的新兴行业迅速发展,同时面向一般居民家庭和个人的保洁、保姆等家政服务以其低成本投入吸引了众多创业者,许多新开办家政服务公司将目光瞄准了这一巨大的个人市场,开展诸如居室保洁、新房开荒、清洗家电等针对个人或家庭的业务。在延安市家政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发展思路,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家政服务企业效益和从业人员素质,增强家政服务行业综合竞争力;同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建立和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制定行业行规及公约,规范家庭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2013年12月,延安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成立,首批会员单位51家,涉及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社区卫生服务等各类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类别,为延安市家政服务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重点产业确定

通过对延安市传统产业的分析,探讨相关产业未来发展态势,结合延安市在陕西省的主要功能定位以及延安市的经济运行情况,从延安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成长速度、产业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相关产业转入延安的可能性、地方政府的战略愿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表1),结合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规律,确定酒店餐饮、现代物流、建筑房地产与建材、装备制造、食品产业作为延安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的重点方向,对于手工艺和家政服务业则可以考虑作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对待,并不一定要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方式进行。

1.酒店餐饮业

根据上面的分析,餐饮业得分为三颗星,酒店业得分为四颗半星,考虑到延安市的实际情况,以及餐饮酒店产业的自身关联关系,拟将餐饮酒店业一起作为延安红色文化大旅游战略的重要环节,在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上协同推进。

2.现代物流业

如上所述,批发零售业得分三颗半星,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得分三颗半星,考虑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传统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拟将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一起整合为现代物流业,如此不但有利于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还可以集中资源共同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传统物流产业运行效率。

3.建筑、房地产与建材业

在上面的分析中,建筑、房地产业得分四颗星,建材业得分三颗星,由于建筑、房地产与建材产业之间的天然关联性及其之间的相互依赖,拟将二者合并作为延安市“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如此既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又有利于政策的协调统一。

4.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根据上述标准得分为四颗星,是延安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环,亦是推进延安市产业转型和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延安市应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通过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实现技术的跃迁。

5.食品产业

延安市食品产业得分为五颗半星,是所有备选产业中得分最高的,基本反映了消费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延安市自身的资源禀赋结构情况。根据《2016年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的预测,经济新常态下食品业需求由数量驱动逐渐转向价值驱动,并呈现明显分化,食品产业“走出去”进程不断加快,下游企业开始尝试掌控上游资源,电子商务正在重构中国食品产业链。因此,延安市食品业需积极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升级以应对各种挑战。

猜你喜欢

延安市
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延安过大年”——第38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作品展成功举办
覆土建筑的经济发展前景
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乡土地理野外考察
延安市户外自行车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延安市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屏幕依赖低龄化趋势研究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
延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