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习近平民生思想

2017-01-19吴雪丰廖丽宁

学理论·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本内容重大意义习近平

吴雪丰+廖丽宁

摘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习近平民生思想。习近平民生思想是集具体目标、重要标准、根本途径、关键举措、重点内容等诸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化的民生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思想;基本内容;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16-02

民生问题始终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尤为关注国家民生问题,特别重视国家民生建设。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民生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深入透彻地研究习近平民生思想具有时代价值,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提出“中国梦”,明确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目标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公开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丰富且厚重,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国梦既要实现国家的梦,又要实现小家的梦,且国家的梦与小家的梦互为依托,不可割裂。中国梦的实现既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又必须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对生活充满各种期盼,比如盼望着得到更加好的教育、盼望着找到更加稳定的工作、盼望着获得更加满意的收入、盼望着拥有更加可靠的社保、盼望着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盼望着享受更加舒适的住房、盼望着感受更加优美的环境等等,还有,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中国梦不是毫无依据空想出来的,它是根据人民日益强烈的民生诉求而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符合人民愿望的事就是党奋斗的目标。”实现民生梦的奋斗目标,既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民生梦!中国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人民,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回顾过去,从渴求民族独立、生活温饱到期盼经济发展,展望将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是以改善民生来不断推进的。中国梦只有主动将人民改善生活的现实需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渴望高度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不断实现。

(二)提出以民为本,明确检验民生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关于什么是民生这一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民生就是“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可见,我们党把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民生问题与我国的改革发展过程和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而民生建设的效果怎么样,必须有具体的标准,这就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一以贯之的实践标准。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才是检验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有过相同的观点。毛泽东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将“为人民谋福利”作为革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坚持强调,如果大家的生活得不到提高,就没必要进行革命。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改革建设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胡锦涛提出民心向背是检验党的先进性的试金石。习近平深入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当前新形势,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最终都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可以说,习近平民生思想中以民为本这一标准使民生问题更为鲜明突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生思想内涵。

(三)提出发展经济夯实基础,明确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368可见,民生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而解决利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靠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指出,解放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让人民生活不断富裕起来的根本是经济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协同的。但是,当前我国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同步和协调,并且这种不够同步和协调已经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小的阻力。所以,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了弥补民生历史欠账问题,我国必须围绕民生问题来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工作。毫无疑义,经济基础是民生问题得以解决和改善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日益丰厚的生活资料,夯实基础,把“蛋糕”不断做大,才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打下扎实的物质根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生问题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和改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化,始终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举措。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宽领域、全方位的变化,不断地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我国在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民生方面的社会矛盾有所增多。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集中表现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生态环境、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2]495为什么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举措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解决。针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重点得到解决。只有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力量之源。反过来,只有通过改善民生,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使全体人民认同改革,并成为改革的强大推动力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证明,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全面深化改革。

(五)坚持与时俱进,拓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内容

民生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不断升级的,当解决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后,就会出现较高级别和更高级别的民生需求。所以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内容。对于我国民生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都能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善于在工作中抓住重点来实施突破,做到“牵牛鼻子”。当前,社会各阶层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集中起来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就业难、住房贵、看病难看病贵、社会保障不完善、养老服务水平不高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急人民所急、忧人民所忧,要求各级政府能够做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弱势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困难农民,他们是最需要关心帮助的人群。习近平同志认为,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难点在贫困的农村。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3]189。党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政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做到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监督。

二、习近平民生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上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能够从数量上满足人们的吃、喝、住、穿需求,并且能够从质量上保证人们的吃、喝、住、穿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让人们得到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需要切实解决的一系列民生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民生思想在继承“老祖宗”民生观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能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实际,提出“凡是符合人民愿望的事就是党奋斗的目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等等新的有价值的民生观点,在新的形势下切实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二)实践上推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

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时期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就必须不断解决好、保障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习近平民生思想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为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大民生建设力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民生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新天地,它在实践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实现中国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基本内容重大意义习近平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安全评估目标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