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大局 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司法局下洋司法所

2017-01-19林忠成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新闻中心

司法所工作 2016年12期
关键词:龙岩市胡某调解员

文 林忠成[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新闻中心]

服务大局 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司法局下洋司法所

文 林忠成[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新闻中心]

下洋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有306个村民小组,人口达3.92万,永定第二大工业园区——金丰工业园区就坐落于下洋镇,园区内企业达23家,工人5500余人。下洋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初溪土楼群所在地,是福建、广东两省边陲临界之地,是龙岩市中心城镇建设试点乡镇。下洋镇还是全国著名侨乡,华侨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游客多、人员流动大。近年来,下洋司法所夯实基础工作,狠抓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硬件设施,注重职能发挥,强化窗口建设,服务发展大局,成效显著。

下洋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5人,本科文凭的占了70%,副科级所长1人,司法助理员1人,司法协理员2人,专职调解员1人,其中政法专项编制2人,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工作队伍。下洋司法所2012年被福建省司法厅记集体二等功,2013年被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从2011年至2016年,在基层司法所责任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司法所所长苏俊雄2012年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司法所所长”。2015年12月底,下洋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是龙岩市获此殊荣的2家乡镇司法所之一。

群众向司法所赠送锦旗

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学习

规范管理上水平

严格按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加强司法所硬件设施建设。2012年重新修建了办公场所,配置了社区矫正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每个功能室都悬挂标识标牌;配备了5台电脑、2台打印机及传真机、数码摄像机、警用吉普车、摩托车、档案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司法所工作制度上墙公示,所有档案资料均录入电脑;实行“以奖代补”机制,落实调解委员会的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补贴,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社区矫正等工作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按人均1.4万元办公经费拨付给司法所。

司法所制订严密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司法所每年组织业务培训活动达13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各种业务工作软件,正确运用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信息管理平台,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的录入率达100%,做到了网内网外步调一致;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度,落实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人员上下班实行指纹识别系统进行签到签退,落实奖惩;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岗位练兵活动,下洋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获得了龙岩市司法局岗位练兵“十佳”荣誉。

调解纠纷促稳定

下洋镇大力实施“三联三建三结合”调解机制。“三联”指建立村(居)联动联调机制、乡(镇)联动联调机制、重大矛盾纠纷片区联动联调机制。“三建”指抓好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调解委员会业务资料规范化建设。“三结合”指人民调解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人民调解与化解历史积案相结合、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结合“三联三建三结合”调解机制,建立了镇村调解委员会、片区调解小组、10户1名调解员的调解网络机制。设有2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1个镇调解委员会,20个村调解委员会,有76名人民调解员。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乡贤等吸收进调解队伍,聘请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等为金牌调解员,建立一支懂政策、懂法律、知民情的专业调解队伍。调解员在接到群众诉求后,将在15至60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调解。司法所每月召开人民调解员会议,每年培训调解员80余人次,每月开展两次民间纠纷排查,重大节假日开展集中排查,健全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公调对接的调解工作机制。

司法所所长(左三)在土楼内向群众讲解《文物保护法》

司法所工作人员(右一、右四)在世界文化遗产初溪土楼群内进行普法宣传

司法所工作人员履行调解职责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下班,只要接到群众求助电话,二话不说立刻出发。2014年,霞村村民胡某群由于建坟问题与本村村民胡某尊产生冲突。胡某尊坚决不让胡某群家的坟墓建在自己的山场,胡某群毫不退让。双方纠集了三十多人,操着锄头、木棍,准备武力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通知,立刻赶到现场,现场极其混乱,双方喧嚣不已,气势汹汹。工作人员先稳住当事人的激动情绪后,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调解,从当天下午一直到凌晨2点,双方终于停止纷争,达成协议。

2015年以来,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调处矛盾81起,调解成功78起,成功率达96%,防止民转刑案件1起,防止群体性事件2起,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21万元。全镇20个行政村已有16个村的调解委员会达到标准化水平。

司法所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谈话

司法所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

特殊人群奔新生

下洋司法所大力落实社区服刑人员审前社会调查、衔接、请假、教育转化、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工作,采取“日定位、周见面、月汇报、季评议”的管理方式,坚持每日一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教育。司法所每月组织社区服刑人员8小时集中学习和8小时公益劳动,增强他们的在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了镇、村两级联合督教的模式,对全体社区服刑人员实行24小时手机定位监管,及时填写手机定位巡查记录表,社区服刑人员每周一次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司法所汇报本周思想、生活等方面情况。2015年,司法所采用了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既要摁指纹,还要进行脸部照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代替报到、超时报到等违规现象,有效防止脱管、漏管行为,为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提供电子依据。

司法所建立了对刑满释放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一年4次的回访制度,与他们签订帮教协议书,采取“四位一体”帮教方式,联合司法、公安、村两委、关工委四家单位建立帮教小组。帮教小组成员通过走访乡邻做思想工作,消除他们对帮教对象的偏见;建立帮教档案,详细记录帮教对象就业趋向、家庭成员构成、亲戚朋友圈子、经济收入等内容;成立帮教基金,定期走访刑满释放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救济特困户,对患重大疾病或遭遇自然灾害的帮教对象及时展开救济;固定帮教时间,及时了解帮教对象的现状,倾听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找工作、协调创业贷款等;组织他们免费参加劳动就业中心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

2011年至今,下洋司法所共接收131名刑满释放人员,接收率100%,安置率100%,帮教率100%;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95人,依法解除社区矫正82人,全镇刑满释放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全部重新就业,转化效果良好,无重新犯罪现象发生。

法治宣传入人心

着力推进“法律六进”。司法所积极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每年2次会同镇人大主席团开展法律督导活动,把法律春风吹进机关、校园、乡村、企业、社区等。在做好《宪法》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的基础上,司法所结合地方特色,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所在地初溪村,将《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实施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印成小册子、宣传单,每年4次组织普法人员深入初溪村,向楼内居民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在金丰工业园区,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向工人及所在企业发放《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普法宣传资料。

积极打造普法平台。司法所依托区委、区政府在官方新闻网站今日永定网、《今日永定》杂志、永定电视台、永定人民广播电台等开辟“法治在线”“普法进行时”等普法栏目,进行法治宣传;开通司法系统的短信平台及镇政府的微信公众号,向群众开展普法教育,2016年以来发送了300余条普法短信、微信;大力加强辖区内学校普法工作,将学校作为普法阵地,不断完善村民学法小组、读书社、法制角等组织建设,把法律送到千家万户。

2015年以来,司法所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和法律知识图片展,向群众发放了1000册法律知识读本,举办了2期普法培训班,制作法治宣传栏12期,受教育群众达96%以上,民主法治村创建率达100%。

司法所所长(右一)到解矫人员自办的园林苗圃进行回访

法律服务惠民生

近年来,司法所围绕着婚姻、老年人权益保护、土地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还专门聘请了20名村级法律援助联络员,在全镇发放了2300张便民联系卡,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2015年,村民胡某在龙岩乘坐摩托车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被撞成高位截瘫。司法所工作人员获悉后主动联系胡某,帮其申请法律援助。胡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最终获得了10万元赔偿金。

2015年以来,司法所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帮助弱势群体申请法律援助案件16件,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龙岩市胡某调解员
化身“人民调解员”的立法人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恋人一方因拒绝分手而自杀,另一方犯法吗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
深夜行窃被发现不逃反抢太可恶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