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民间剪纸与花婆崇拜文化初探

2017-01-18张雪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张雪华

摘 要:壮族民间剪纸众多功能中的求子功能特别突出,这来源于历史悠久的花婆崇拜文化。几种典型的壮族民间剪纸样式承载着壮族人民对花婆的至高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如何在花婆崇拜文化中创新和发展壮族民间剪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壮族民间剪纸;花婆崇拜;求子;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169-02

一、壮族民间剪纸简介

壮族为古代“百越人”的后裔,主要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广西,广东、云南也有部分壮民族聚居。壮族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鲜明,是壮民族的社会习俗、生产、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表现,是壮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勤劳智慧的壮族民众常剪形态各异的小红人,来表现“击鼓高歌”或“出骑打猎”的生活场景,形象简洁生动,颇有花山涯壁画遗风。壮族民众热爱花朵,用作刺绣的“剪样“(剪花)图案多由花朵构成。壮族民间剪纸活动多与婚丧嫁娶、年俗节令的仪式活动有关。壮族民间剪纸的功能内涵与艺术内涵极其丰富,有巫术信仰、文化传承、祈福求子等多种功能。

壮族民间剪纸中的求子剪纸尤为丰富,这来源于历史悠久的花婆崇拜,“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词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广东新语》),这位神奇的花王,也叫花母,花婆,花婆奶。

二、花婆崇拜的来历

壮族是一个崇拜花朵的民族。在壮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有位叫米洛甲的女神,她从花朵中诞生,住在美丽的花山上,勤劳的她种了很多的花,后来人们就将其称之为“花婆”,也有称之为“花王圣母”的。花婆掌管着人间的生育大权,当她把花园里的红花送入谁家,谁家就会有女孩诞生,把白花送入谁家,谁家就将添一男孩。花婆还是孩子的守护神,当人间的孩子生病时,家人会请巫师做法事禀告花婆,花婆就给花儿除虫浇水,人间的孩子就健康成长。花婆还会为人间联姻缘,当她把一株白花和一株红花种在一起时,人间便会有一男一女喜结良缘。当人间有人离世,就说那是花婆把花收回去了。可见花婆的神职是多么博大!壮族人民普遍认为,花婆主宰着人的一生。花婆的巨大神权和可以满足民众繁衍后代的心理需求自然引得民众的崇拜。

壮族人民有这样的崇拜和信仰,源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水平。壮族大多生活在边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生活水平低下,于是对自然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寄情于自然界的神灵,祈求神灵的护佑。为了祈求花婆赐予姻缘和生育能力,护佑孩子健康成长,人们建花婆庙,塑花婆像,举行祭拜祈祷仪式。在仪式活动中必会剪花婆神、求子符、保胎符,还要用剪纸和纸扎制作花楼、花枝和花桥等。

三、壮族民间剪纸在花婆崇拜中的几种存在样式

求子符、保胎符、床头花、娃崽背带等是壮族民间剪纸在花婆崇拜中存在的几种样式,它们各负其责,共同护佑着壮族儿女对生命繁衍和呵护的美好愿望。

(一)求子符

“求子符”是壮族民间剪纸的生殖崇拜功能体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这使得中国社会对求子习俗颇为重视,壮族当然也不例外。“求子”是壮族巫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壮族的求子习俗通常是举行仪式,祭拜花母,祈求赐子。

在壮族人的求子仪式中,形式有多种。有的在婚礼仪式上和年俗中进行,祈祷婚姻美满、早生贵子。有的到花婆神庙中去祭拜,如,过去来宾县一带有花婆神庙,新婚妇女要由家婆带领前往“问花”“求花”。还有不少壮乡的新婚夫妇如果结婚后多年没有生育孩子,就要举行“求花”“搭花桥”,设“房门婆”等的求子仪式。所有这些仪式上,都会剪花婆神、求子符、七子团圆等剪纸。

求子仪式上剪制的剪纸,是由壮族人家请来巫师(在壮族人们的心里,巫师就是花婆派往人间送花的使者),专门剪制的一种特殊的图案,常有象征男阳和女阴的符号,表现人们对生殖器的崇拜和祈求繁衍旺盛的愿望,剪好后由巫师主持举行祭拜花婆的仪式,请示花婆赐花赐子给求子的人。新婚夫妇在得到求子符之后,要将其供奉于床头。等孩子出生以后,还要请巫师来还愿,感谢花婆的恩赐。

(二)保胎符

在广西壮族民众居住的地方,妇女怀孕时为了祈求腹中胎儿平安成长,会请巫师剪一张“保胎符“。在桂北地区的有些壮族妇女,如果妊娠反应强烈,家里人便说是胎儿被吓着,“走六甲”了(”六甲“即米洛甲,花婆,“走六甲”即脱离了花婆的视线),需找个巫师帮“收惊”,并请巫师剪了一个保胎符,让其将其放在枕头低下,以保胎儿平安。

靖西壮族的“保胎符”,名为”花桥“。一般孕妇在怀孕七个月左右,家里会请巫师来做法事,架一座”花桥“,保佑胎儿平安成长并顺利降生,等到小孩满月后,贴在家里神龛的左侧。”花桥“为长方形剪纸,左右两侧对称,从上到下图案以依次为鲜花、苹果、稻穗、酒杯、碗、筷子、心形。中间从上到下为三个葫芦、两个灯笼、三个小人、两朵花。丰富的图案象征着孩子有天地神灵的护佑,前程光明,一生富贵平安。剪纸下端的花朵是生殖繁衍的象征,也是剪纸”花桥“名字的由来。

(三)床头花

“床头花”,也叫“床头婆”,是壮族人家设置在家中的花婆的神位。花婆是护佑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神。在孩子出生后,为祈求花婆对孩子的护佑,壮族人家会在家里,请巫婆剪制花婆神像,或是用纸扎花束,设立花婆神位,逢年过节要去拜祭花婆。

有的壮族人家是在孩子举行满月仪式时安置花婆神位。在桂西南靖西县的其龙村,村民在为孩子举行满月仪式时,会请巫婆用法力请来花婆,在举行仪式时,将一些纸花、纸旗、纸钱等送给花婆作为礼物,祈求她养寿,保佑孩子健康平安。在桂北荔浦县的壮村里,村民也会在孩子的满月仪式上,请巫师来用大红的纸,或五彩的纸,剪扎成一束纸花,插在婴孩母亲的房间里,设为花婆神位,祈求她护花、保佑母子健康,全家平安。有的是请巫婆择日来安置花婆神位。也有家里没有设“床婆花”,孩子生病的时候,一边带孩子在医院看病,一边请来巫婆,架座“解难桥”,送走灾难,接回孩子的灵魂,同时在孩子母亲房间设置花婆神位供奉花婆。

(四)娃崽背带

娃崽背带是壮族服饰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背带中心的刺绣也是壮族人民崇拜花婆的一个物化表现,刺绣的图案来源于剪纸。娃崽背带在壮族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护佑作用。

每个壮族孩子,在出生三朝或满月的时候都会得到外婆赠送的背带,一般都有两条背带,一条是旧的,是外婆用来背过孩子母亲那一辈人的;另一条是崭新的,等背大这一代孩子之后,还要往下传,有辈辈传代之意。

外婆给孩子送背带是要举行仪式的。在广西中部柳江一带,壮族人家生子满月时要请宾客吃满月酒庆贺,满月酒中最有诗意的是外婆送背带的仪式。当外婆一路洒着米花来到女儿的家门口时,主家倒一杯糯米酒,里面放一块猪肝(象征孩子是外婆的心肝),双手捧给外婆,对唱《背带歌》。唱毕,迎外婆进家,捧出背带送给小外甥。在靖西,孩子满月外婆送背带与给娃崽取名同时进行,不仅要摆酒席,还要摆歌台。外婆家来的客人与亲家的邻里,边饮酒边唱歌,然后送背带。这种少数民族贺生的风俗,有着极为美丽的形式和深刻内涵。

外婆送的背带中心部位有一朵大花,据说那就是生育之神——花婆。是她,把壮家那一个个稚嫩如花朵般的娃崽,护卫在母亲温暖的背上;是她,寄托外婆希望家族人丁兴旺、生生不息的生命渴求。壮族对米洛甲的崇拜,渐渐演变成对百花的钟情,因此,在壮族的娃崽背带上,花的形象被极其恭敬地摆放在最为显著的位置,而且花开之多令人炫目,整个背带心或是满地开花,或是花中套花。娃崽背带是用多层布制作,在最上面一层的中心,附上剪纸花样,再千纳万绣,最终展现的是凝结母亲深厚爱意的图案,传达着生命的活力与殷切的希望,祈求平安与幸福,具有生命护符的精神功能,更是实用与装饰、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结合。

四、壮族民间剪纸在花婆崇拜文化中创新和发展思考

花婆崇拜历史悠久,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壮族地区经久流传,并且深入人心。虽然现代科学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壮族地区,人们出于传统的惯性思维,依然信奉和敬仰花婆,热爱花朵,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每年的三月三,壮乡儿女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庆祝这个“花王圣母”到人间送花送姻缘的节日,仪式上“求花”、“求子”的风俗依然流行。

“民俗历来都是民间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在“花婆”护佑的花园里,壮族民间剪纸依然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壮族民间剪纸要发展,必须依附这一深入人心的文化,不断地挖掘其内涵,继承传统的民族特色并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把壮族民间剪纸从狭隘的功能性推向现代欣赏和应用,让其在创新后步入现代艺术的天地。如何创新和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挖掘花婆崇拜的内涵,开发“有故事”的剪纸艺术品。壮族民间剪纸是依附于壮族民俗生活,伴随着古老的民俗活动而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南北民间剪纸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也互相影响。但壮族民间剪纸,要想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依然保持其民族特色,必须借助这一民俗文化,挖掘其内涵,设计能体现花婆崇拜文化的产品,或者能讲述这一民俗故事的产品。

2.走出原有的功能性束缚,开发具有观赏性和应用型的剪纸产品。壮族民间剪纸原有的最突出功能是祭祀功能。其作为装饰品开发的产品还极少,为适应时代潮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壮族民间剪纸可以引入更广泛的现代应用范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如把剪纸艺术运用到壮民族地区建筑上,家具装饰上,民族服饰上,旅游工艺品上。

3.与旅游文化接轨,开发体验式项目,让游客参与剪纸,分享创作的快乐。近年来,民俗旅游日益得到重视,壮族的“花王节”——三月三已被定为广西的法定假日,在这天,壮族地区的人们要举行庆典活动,有会到庙里祭祀花婆,已婚妇女会前往“求花”。这一盛大的节日,引得成千上万的人来参加,热闹非凡。在这一特定的节日庆典上,可以让壮族民间剪纸艺人现场表演剪纸,以及布置手工Diy现场制作场地,让游客观看剪纸表演并参与剪纸,在看与做的过程中,体验创作剪纸的快乐并通过壮族民间剪纸了解花婆文化。

五、结语

勤劳质朴的壮族民众用美丽的剪纸诗意地表达了他们对花婆的敬仰和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壮族民间剪纸在花婆崇拜中所承担的重要任务的探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壮族民间剪纸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为壮族民间剪纸将来如何创新和发展提供积极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彭谊.壮族花婆信仰简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2]张小娟.论满月仪式中巫婆与花婆信仰的关系[J].柳州师专学报,2009(04).

[3]何红一.中国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08).

[4]乔亮.关于西南地区壮族剪纸艺术的旅游开发设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5]许江 顾平.靖西壮族仪式剪纸艺术的叙事性特征——以剪纸“桥“为例[J].民族艺术,2013(06).

[6]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来宾县歌谣集[Z].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