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例

2017-01-18倩,尹

关键词:应用型体系人才

何 倩,尹 红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例

何 倩,尹 红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国家人才战略、保障社会人才供给、发掘高校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一环,同时,随着近年来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已遍布各大高校,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为保证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形成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目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及实现方法。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根据青创会平台的毕业数据统计分析,2015年有近750万的大学生毕业,中国将有749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2014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5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1]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双重就业因素的影响,使高校和学生的压力不断加大,如何破解就业难题成为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追根溯源,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么寻求以内部环境的改变来解决问题成为新的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成为迫切要求,而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大类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性。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要性分析

1.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1)课程设置现状

各大高校课程设置的大致情况是大一、大二年级以英语、数学、政治、语文等基础课程为主,同时会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相关学科如财务、法律知识的辅助学习,以做好充分的理论知识的铺垫,有少数管理专业课程也开始进行;大三、大四年级主要集中专业课的深入学习。从表面看,课程的设置是一个合理的循环渐进的过程,但我们忽略了大学生们已经具备的能力和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在经过了高考的考验后,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他们急需的是一个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大学。目前从全国一千多所本科院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其他形式的竞赛活动影响情况

为了促进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全国性的高校竞赛和本校内的竞赛活动络绎不绝,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相关的也是数不胜数。比如:ERP沙盘模拟大赛,工商管理案例设计和分析大赛,品牌推广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我们首先对这些竞赛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少数人员参加。参加这些竞赛的一般是有过参赛经验、学长带领、老师指导及少数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而大部分同学一方面由于对比赛的流程不熟悉、竞赛的内容有疑问,另一方面对自身的能力有所否定没有勇气参加。宣传形式较为简单。校内竞赛活动一般由学生组织和宣传,形式有展板、校园网、班内通知等,但对于学生疑问的解答和参赛的动员形式基本被忽略,使竞赛失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对象。可见,其他形式的竞赛活动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力较弱。

2.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

(1)企业需求

管理人才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人才类型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新兴企业数量急剧增加,管理类型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企业管理人才可分为初级管理人才、中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根据他们在金字塔的不同分布,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企业任务,在企业需求上,初级管理人才拥有一定的需求量,位于金字塔中部和顶部位置的中级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但由于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较高,相关人才还是比较匮乏。

(2)学校需求

学校的职责就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最近,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各高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和行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实践是形成创新源泉的基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实现高校自身发展战略和国家人才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3)个人需求

单纯的理论性学习会影响大学生的投入和专注,甚至反感,而实践是提高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之一,使学生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深入理解和探索的程度;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前途的忧虑、对自身适应社会能力的否定使同学们需要相应的实践来应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以便于在以后工作中活学活用,快速适应。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及结构

1.确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

以我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定为标准,以我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为依据,依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确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业素质为前提,在学习管理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企业的管理有一定具体的了解,加深知识的巩固以达到掌握的目的;创造敢于提问,善于交流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专业知识应用、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实践,利用学校或自己主动寻找实践、实习机会,适应社会、企业的人才要求,促进就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解答、提供大量相关资料、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的一站式平台。

2.确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1)以体系性为基础

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安排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层次、顺序,保证其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促进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目的。具体来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是管理、经济、法律、财务等学科构成的体系性学习;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需要从掌握理论知识到深入实践的循环渐进,遵循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2)以学生为主体

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对象,为属性所依附的实体。[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具体体现在满足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大学生活的权利;满足学生探索事物、实现创新的需求;满足学生互动交流、寻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满足学生了解新科技、新方法的好奇心;满足学生实践知识、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学生找到较好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

(3)以实践为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其他教学体系的核心就在于“实践”。传统教学体系主要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重点,以完成培养计划为目标,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以改善教学体系为导向,实现就业为目的,以知识应用、思维拓展为内容,以实践为核心。需要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体现实践,如企业人员入课堂讲课探讨、项目设计等;通过各种表现方式来体现实践,如活学活用、团队合作、企业参观等。强调实践,是我国教学体系创新发展,是应用意识提高的表现。

(4)以就业为目的

虽然构建教学体系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的结果,但必须明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就业。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能力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制定相适应的培养计划、集中各种优势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出具有道德和文化素养、学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具有适应社会能力、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人才。

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课程设置结构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课程的结构设置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上述的相关分析,课程的设置大致分为三部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实践课程又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和完全纯粹的实践环节,如下图所示。

(2)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3)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采用将实践融于课堂教学、将实践融于模拟演练和实际行动三种方式。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丰富了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不忽略教育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4]

注重工商管理基础能力的培养。基础是否扎实是影响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且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管理案例分析,在使同学们了解各优秀企业的同时,对企业管理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分析,倾听不同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各种培训中使用的思维训练方法也可以组织大家在课堂上进行,提高大家对管理兴趣的同时,开阔思维、转变传统思维定式,合作配合等要素也可以同时体现。

注重工商管理专业模拟的体验。要使大家不仅在文字上了解管理,还要使大家能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到管理到底是什么样的过程。管理软件实验课、管理类模拟竞赛和管理角色扮演可以更深的了解管理、以便于所学知识的准确运用。

注重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操作。这个环节的实现比较典型的就是企业参观和实习,学校要加强校企对接合作,为学生的实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实践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原因在各方面实行较少,那就是创业资金创项实践,即给每个学生等额的自己,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各种能力去寻找创业项目,如果能最终获利则创业成功。资金方面学校可以联合一些合作企业或社会资助团体来解决。

注重工商管理专业科研成果的总结论述。在经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之后,在本科阶段同学们要学会对科研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科研论文写作指导和项目规划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此方面能力的逐渐提高,同时也为毕业论文做好铺垫。

三、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方法

构建专门实践教学研究组。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现,需要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研究组,[5]这里边要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和学生会部分高年级成员,老师主要负责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筹划,学长学姐带领学生具体实施。同时,要做好各代课老师和全体学生的思想宣传工作,提高实践意识。

增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的教学需要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撑,[6]如软件教学,需要购买专门的管理运营软件,思维训练所需工具材料,搭建实验教学辅助环境,其他所需设施可以通过征集老师和学生意见,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

加强校企联合。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中包括最基础的参观,增强了解认识,争取机会在核心工作区域进行实习,转变角色,成为企业中的一员。校企联合有助于形成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双赢局面。

基于以上叙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按照目前我国高校实践体系现状,转变传统思维,增强实践意识,完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全体师生以及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按照实践教学体系严格执行,把握好每一项环节、落实好每一个细节,我国各个院校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1]搜狗问问.2015年毕业的大学生将近多少人?会有多少人没有工作[EB/OL].http://wenwen.sogou.com/z/q628133472.htm,2015-5-24.

[2]360问答.主观与主体的区别[EB/OL].http://wenda.so.com/q/1364194496063048. 2013-3-25.

[3]陈德毅,赵志峰,易晓蓉.提升实践性教学效益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J].2013(7).

[4]房红.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

[5]邢鹤,吴安平.构建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2(6).

[6]杨桂花,马骏驰,高玉凯,王传英.关于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6).

Class No.:G642.0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He Qian, Yin 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is the strategy to ensure the s talents suppl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ensure rapi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to be established to support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explored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usine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何倩,硕士,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尹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1672-6758(2017)01-0014-4

G642.0

A

猜你喜欢

应用型体系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