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立场来教学生

2017-01-17黄济富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立场文本语文

所谓的学生立场就是要在乎学生,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解读文本。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指出:“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解决该解决的问题,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为学生所做的一切必须是学生需要的。”然而,随着多媒体的普及,部分年轻教师把课件当作授课的主要手段,缺少对文本真正意义上的解读,更不用说与学生的沟通了;也有些教师则坚守传统,以教师为主,把文本嚼细嚼烂,仅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体。

其具体表现为:

1.顾教材,不顾学生。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是教材编者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学提供的‘凭借。”

据此,有些教师对教材有选择但不科学,他们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积淀来挑选课文,甚至只挑选经典性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好教,有东西挖,有东西讲,而不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全面,知识的掌握是否平衡;至于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更是躲之唯恐不及。如语文版第一册鲁迅先生的《铸剑》艰涩难懂,不少教师略而不讲。

2.顾教参,不顾学生。

有的教师不去跟文本对话,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学只依照教参,至多参考网络中的教案。教学时要么自己讲,要么想方设法也要引导学生的答疑回到教参的答案上来,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僵化了课堂模式。

如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则根据众多的分析文章在景物描写上费尽笔墨,就津津乐道于它的景物描写,把情当作景的点缀。

3.顾听者,不顾学生。

公开课或有老师听课时,有的教师很讲究形式,动不动就多媒体,时不时搞些新花样,增加课堂的“亮点”,而没考虑是否是文本解读的必须。实际上他们在乎的是听课的人,是别人的评价,而没在乎学生是否接受。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一文,有个教师根据新闻背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文本以及自己的感受,思考纪念墙上微笑的姑娘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就是她,你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文本中“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一句。)这似乎很有开放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而本文的时代背景应当是奥斯维辛解放14年后的1958年,而这却是学生阅读新闻的“未知”点,学生除了答“恐惧”之外,确实不知答什么了。

4.顾教师自己,不顾学生。

有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在乎的是自己,是自己计划的完成,是自己方案的实现,是自己的形象,是自己的成功,是自己的精彩。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常常做出一种极为民主的姿态,努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问题都来自教师,学生却没有“不同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意见”;也有的教师则“循循善诱”,结论早在自己心中,却硬要从学生嘴中引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有的教师从郭沫若、刘海粟、郁风等人的著作中引用郁达夫的生平遭际、性格气质和创作背景,来为文章做解读,得出诸如“颓废”、“感伤”、“消极”等结论,貌似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阅读体会,显示了教师的精心构思和备课充分,可这些是学生能理解和需要的吗?

针对高中语文教材这种现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坚持学生立场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立场出发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做他能做的事。

一、依托课前自学,设置问题导向

学生立场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的生成也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则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做自学笔记,强调学生自主去研读文本,这是一种原生态的解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出现的难点和盲点,从而明确教学的方向,体现了学生立场,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笔者在教张承志《汉家寨》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写好自学笔记,通过检查了解到学生对“走近汉家寨”这一章节中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作用掌握较好;而对“走进汉家寨”中“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通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这两句的“三个方向”和小女孩举动的理解分歧较大;却对“离开汉家寨”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无法理解的是文章所流露出的“坚守”的主题,包含作者“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这句。

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立场”,笔者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时间“短”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讲“走近汉家寨”这一节,略讲“离开汉家寨”这一节,在介绍完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之后,就让学生从“穿破红棉袄的小女孩”这一形象入手,讨论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抓住细节,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坚守”这一主题,最后再联系课后“知识链接”中王安忆等作家对作者张承志的评价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及领会这一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整节课,内容紧凑,目标明确,学生反映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学生所需,调整教学设计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学设计只能是盲人摸象。把备课的基点转移到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的本质性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已知”引向“未知”,进而解决“未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问题的不断生成,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因此,教学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语文版第三册小说单元,笔者把《山地回忆》和《宝黛初会》两文的教学顺序对调,学了《宝黛初会》,学生在阅读《山地回忆》时就想到了“妞儿出场”和“王熙凤的出场”有相似之处,我在学生的质疑后,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了这样问题“妞儿和王熙凤出场一样,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一出场安排有何深意?”这个问题初看简单,体现人物的性格;细琢磨又有一定的思考度,但只要认真解读文本还是不难的。一是让学生区别“泼辣”与“率直”性格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文本解读做到瞻前顾后,不能断章取义。结合后文的对话: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这就让人明白,妞儿前面的话看似找茬,其实是为了引出跟“我”的对话,进而帮助“我”做袜子。一个率直、娇羞、聪明而又带点狡黠的妞儿形象就跃然纸上,也很好的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解读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协作互动,学习者可以表达多元化的理解,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交流争论,从而达到观点整合和思想改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知识,发展多视角的理解。”因此,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这样就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笔者在教《兰亭集序》一文时,有学生在梳理文章的感情线索时,发现与前面刚学的《赤壁赋》有点类似。笔者顺势让学生到文章中寻找能表达作者感情线索的词语,并加以比较。通过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赤壁赋》的“乐——悲——喜”,找到《兰亭集序》的“乐——痛——悲”,进而比较苏轼的“乐、悲”与王羲之“乐、悲”的异同,达到了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目的;个别学生甚至对两篇文章中都流露的“人生短暂”的思想进行个性化解读,实属不易。

四、尊重学生思维,合理解读文本

叶澜教授说:“课堂上所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可能都一步到位,每次解读都如专家般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立场出发去解读文本,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给予肯定,何况对文本的解读,本来就“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项链》一文,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讽刺玛蒂尔德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他们从“玛蒂尔德的7个梦想,4个陶醉以及失项链的狼狈”等场面描写,或者抓住细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来赏析。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是赞赏玛蒂尔德人性的高贵与尊严,在丢失项链后,她诚实正直,坦然地承受了命运的惩罚,没有任何怨言,而十年艰辛的生活更表现出她的坚忍和勇毅,命运和她开了个严肃的玩笑,既教训了她,又成全了她,已经使她成了不再怀抱幻想而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同情玛蒂尔德的,她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文章开头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也”在语法上是表并列关系,说明已有类似的内容,其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能过上高雅和奢华的生活,那么玛蒂尔德应该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社会风气如此,就不能过分苛求她。整节课,不管是否定说,肯定说,还是同情说,学生都读出了个性;特别是能结合语法分析的“同情说”更值得教师的尊重与肯定。

叶继奋先生认为“在作品中所体验到的知识是他那颗灵魂才能体会到的,他在作品中寻求到的是他自己才能找到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放手,尊重学生立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蔡伟潭.语文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09).

(黄济富 福建省柘荣一中 355300)

猜你喜欢

立场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