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星星变奏曲》谈谈现代诗歌教学

2017-01-17王保兵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变奏曲现代诗歌光明

一、曾几何时,现代诗歌成了“鸡肋”

我们的职责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却有意无意把他们当成了拿分的机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功利主义登峰造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就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初中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单元和戏剧单元(人教版九上一单元,九下四单元),因为中考不考现代诗歌和戏剧,写作要求也是“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所以这两个单元基本被放逐,这些课文仅是课本目录上的摆设——有的老师认为不重要,让学生随便读一读或课外自学,或干脆跳过,说是减轻负担;有的看成是“鸡肋”,觉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对此无所适从;有的则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不懂,不知怎样处理,于是放弃。

放逐的弊害是严重的(本文仅谈现代诗歌教学)!

“不教”不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新课标》)。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曾经有过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今天的诗歌教学现状,使学生大多不爱诗不读诗不懂诗。那么,是不是会造成或已经造成诗歌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弱化甚至断裂?

“不教”滋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说起来这是为学生升学考试着想(节省一点时间)。但是,语文教学要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精神成长”。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已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了学生,两天的家庭社会影响几乎大于了五天的学校教育,“不教”,使其把学习当成手段(而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当成敲门砖。

“不教”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文文字的能力的提高。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是运用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教学诗歌最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诗歌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最适合咬文嚼字,咀嚼品味,想象联想。而且,没有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考试提分也可能成为竹篮打水。

二、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要有明晰的认识。

诗歌特征需要再认识。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文吗?其实,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画。与文是形似,与画是神似。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画具有这样的特点。苏轼语其实揭示了诗画本质上的特点,只是王维诗画特征更具有典型性。读诗就是看画展。你走进的是想象的画展厅,你看到的不是一幅幅的画,你看到的是一个个意象,你通过想象,一个个意象在你脑中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这时你会感受到作者的气息,渐渐地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胸怀的温度,心里泛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这时你便处在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美妙的审美享受里。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的关系需要厘清。它们都是“诗”,都具“诗”的艺术特征:语言上的凝练美,节奏上的韵律美,感觉上的形象美,情感上的力度美。它们都是通过意象,构成意境,通过意境表达情意。主要的不同点是格律和意象。格律上,古典诗歌有严格的格律限制,现代诗歌灵活自由。意象上,古典诗歌的意象具有传统性。诗人们选择大体相同的意象,松、竹、梅、菊、鸟、雨、云、月……它们具有大体相同的稳定的象征意义。松象征坚贞,竹象征气节……现代诗歌的意象具有创新性。意象的选择具有时代和个性特征,如“橡树”、“凌霄花”、“星星”、“萤火虫”。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现代诗歌教学和古诗阅读教学可以相辅相成。

第二,要有个性的解读。

教学上“搬运”现象严重。无论是教者还是发言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解读。网上书上的备课参考、学辅资料,有关文本的解读,习题的答案,基本是千篇一律,一律源自《教师教学用书》。有的缺少创见,只能“搬运”,有的缺少勇气,选择“搬运”(因为考试的“参考答案”其实是“标准答案”,也就不敢不“搬运”)。

如《星星变奏曲》:①关于“谁”:“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解读为“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教参,下同)。“谁”就是诗人?是他总在写着苦难的诗?笔者认为应该问问:“谁”在问,在问“谁”,为什么要“问”。全诗由“谁”领起的反问句多达十个。“谁”在问?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我”,显然发问的不止是诗人,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已经觉醒正在反思的一代人。在问“谁”?问星空,问大地,问伤痕累累的时代,问自己的心灵。为什么要“问”,因为有痛苦,有迷茫,因为在反思,在追寻。

②关于“寂寞地燃烧”:“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当天空没有光明的时候就燃烧自己,把自己变作光明,代替星星照亮黑暗的大地,“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这样的解读是否有“惯性思维”和“概念化”之嫌?“寂寞”理解为“反思——清醒——成长”如何?“燃烧”理解为“不堕落不放弃不沉沦且勇于担当”如何?

③关于“变奏”和“旗子”、“火”、“疲倦”的“星星”等最后几个意象:“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是不是、学生又懂不懂这“变奏”的内涵?我认为上下两节,相同的不变的的确是“追求光明,否定现实”主题,但有所变化的不仅是“情境、意味”、“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如果“变奏”所指仅此而已,表现这一变化有何意义,放在诗题的显赫位置有何必要?诗、文、小说里变化了的意象、事物、情感比比皆是,为什么单单诗人冠以“变奏曲”?所以要追问要寻找根本的核心的“变奏”内涵。第二节突出现实的苦寒和残酷:“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与第一节充满诗意的、像夏夜般柔软闲适的、像春天般自在迷离的理想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和遥远距离。正因为这种矛盾和距离,最后出现的几个意象格外重要。“飘动的旗子”,旗在人在阵地在,旗子是希望的象征胜利的象征;“火”与前面的“颤抖”、“冻僵”、“僵硬”等照应,苦寒的环境,多么需要“火”啊,“火”能带来光明带来温暖。“风吹落了一颗一颗瘦小的星”,天上的星星“疲倦了”,微茫的希望、理想也被扼杀了。不管现实怎样的苦寒和残酷,但“寻找”着的“燃烧”着的人们的理想世界里依然飘动着“旗子”和“火”;没被吹落的天上的星星只是“疲倦了”,那她一定还有精神焕发的时候——希望不灭,求索不止!追求多么执着,信念多么坚定!原来,“变”了的,除了外在的意象、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还有、更有内在情感、意志、信念!

第三,要有创新的设计。

用“主问题”设计突出重点。

学生不知“变奏曲”,不理解星星怎样“变奏”的。“变奏”既是理解的难点,又是文本的重点,还是教学的关键。于是笔者把“本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问题”,把它作为领作为纲作为抓手。

赏乐曲以突破难点。

没有对“变奏曲”的真切感受,阅读理解《星星变奏曲》是很困难的。笔者让学生读诗前先欣赏两段乐曲。第一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心怀”的激昂而又优美的旋律唤醒了学生的记忆。第二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的变奏曲,熟悉而又陌生的音符,丰富而又多变的旋律,让大家真切地感受了什么叫“变奏曲”,理解了所谓“变奏曲”,主题不变,主旋律不变,变化的是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以及和声等。艺术是相同的。理解了音乐术语“变奏曲”,理解诗题及诗歌就有了抓手。于是接着聚焦“主问题”: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本诗前后两节,不变的是什么,变化了的是什么?

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意境。

《A大调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将学生带入黑暗动荡的十年浩劫的特定历史时期;一声声反问,一次次寻找,让人反思让人奋激。

1.抓“意象”与古诗教学勾连。读诗歌,找意象,看意象特点,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思。这与古诗教学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古诗里的意象多有较稳定的象征意义,而现代诗歌里的意象个性特点更为鲜明。

2.重引导求独特感悟。不“搬运”教辅学辅资料,不人云亦云,而是联系诗歌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捕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用心灵去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

现代诗歌不是鸡肋,而是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把它与古诗教学勾连,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丰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热爱诗歌,热爱文学,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把鸡肋变成语文素养,促进精神的成长。

[附《星星变奏曲》课堂教学实录]

王保兵《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

(实习老师仇坤整理)

一、分享预习,了解文常

师:同学们预习了《星星变奏曲》,了解到了这首诗的哪些重要信息?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是江河,他是五大朦胧代表诗人。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文革后。

生2:朦胧诗以反思现实,思考人的本质和自我价值,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主题。

生3:朦胧诗多用暗喻、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所以含蓄、深沉、朦胧。

(PPT出现关于朦胧诗的相关简介以及顾城的《黑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二、欣赏乐曲,理解“变奏”

师:对朦胧诗大家了解了不少,但也肯定有很多问题,大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生4:诗题中的“变奏”是什么意思?读完了诗也不大明白。

师:好,那么我们就把“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本课学习探究的“主问题”。

(PPT出现——“主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先请大家听一段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听出来了吗,什么乐曲?

生5: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电影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图片)

生6:讲述了革命后代潘冬子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故事。

师:是的。爸爸送给他的八角帽上的红五星一直激励着他,给他力量。我们再听一曲,看是什么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变奏曲)

生7:还是《闪闪的红星》,但有很多变化,应该就是它的变奏曲吧。

师:是的。它的基本的旋律是一样的,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它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有变化、和声有变化,这就是音乐中的变奏。诗人江河借用了音乐中的一个术语。那么这首诗里的“变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应关注这首诗前后两节中间没有变的是什么?变了的又是什么呢?

三、听读诗歌,感知内容

(教师配乐朗读诗歌,选用《A大调洛可可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音乐和老师真挚深沉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特定氛围。听完后大家鼓掌。)

师:谢谢!谁来说说你所感知的诗歌内容是什么?

生8: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地追求理想。

四、寻象入境,感悟情蕴

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诗歌。接下来我们分析诗歌的前四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生9:我读出了诗歌反映的时代背景。文革后的中国,荒凉,了无生机。

师:由“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引起的这个假设句,我们能读出什么?

生10:落笔点题,凝望星空,寻找安慰。

师:这个假设句里,还有两个反问“谁还需要”、“谁还会”,怎样理解?

生11:就是“都不需要”、“都不会”的意思,说明现在的大地没有光明,所以作者才会寻找光明。这个假设其实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生12:这几句暗示了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黑暗、动乱的文革时期。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由“谁不愿意”、“谁不喜欢”领起的三个反问句。

(学生朗读第一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同学们看到了有哪些意象?

生13:有诗、星、蜜蜂。

师: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3:都是美好的事物。

师:那由这些美好的事物,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生1:这是一个光明温暖的、幸福甜蜜的、自由美好的理想的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境界的追求。

师:你的感悟很丰富!(老师随即在白板上板书“光明、甜蜜、美好”)这三个词怎样换换序会更好一些?

生1:换成美好、光明、甜蜜,与诗、星、蜜蜂三个意象出现的顺序一致。

师:(脸上显现由衷地激动与喜悦)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希望我和更多的同学能有这样的心灵感应,思考更缜密,条理更清晰。当我们用排比的形式说出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的顺序——与前文顺序一致。怎么理解“蜜蜂在心头颤动”?

生14:心里甜甜的,乱乱的,有些小激动……说不清。

师:这种感觉很真切!但是……

生1:我想的是蜜蜂——酿蜜——蜂蜜——甜蜜。

师:就是要根据意象,这样有序有深度地去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描述得有画面感一些?

生14:春天,心灵的田野上开满了鲜花,蜜蜂在花枝上采蜜,枝条微微地颤动。

师:你的想象这样丰富这样美!

(PPT出现:第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美好、光明、甜蜜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学生朗读第二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的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这个反问句里又出现了哪些意象?给你怎样的感觉?构成怎样的意境?

生5:我找到了湖、萤火虫、星星、睡莲。由“湖”我感觉到宁静,由“萤火虫”、“星星”我感觉到光明,由“睡莲”我感觉到美丽。这些意象让我感觉到了星光下夜色的美好。

师:思考和表达都很有条理。但是,萤火虫游动好理解,“星星”怎样游动啊?

生15:星星倒影在水里,一闪一闪,好像在游动,都分不清游动的是萤火虫还是星星了。这是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用动态的萤火虫和星星衬托静态的睡莲,每一朵睡莲都像一个静静的睡美人。

师:你不但已经置身于那一个夜晚,也把我们带入那美丽的夏夜了!

(PPT出现:第二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夏夜般宁静、光明、美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请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第三个反问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师: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对这几句的解读?

生16:我看到了这些意象:落满枝头的鸟,落满天空的星星,还有闪闪烁烁的声音和一团团白丁香。环境幽静,无人搅扰,鸟儿才会落满枝头。这是一个安宁的、美丽的理想世界。

师:不错不错。谁再说说为什么用两个“落满”,而不是“占满枝头”、“布满天空”?

生9:“落满”表现出闲适,自在。“占满”、“布满”目的性太强了。(大家满意地点头)

师:那为什么用“闪闪烁烁”修饰“声音”呢?闪闪烁烁不是写视觉感的词语吗?

生17: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这里用写视觉感的词来写听觉感,沟通了视觉和听觉,让人感到声音的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但又有忽明忽暗、时现时隐的画面感,更形象可感更美妙。而且能够听到远方飘来的声音,这是以声衬静,突出夏夜的宁静。

生18:这里的“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也用了通感,朦朦胧胧是写视觉感的词,这里用来写香气。

师:有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认为这里没有用通感,为什么?

生19:白丁香是一种花,并不是白丁的香气。

师:总结一下第三个反问句所表达的。

生20:写出了作者对春天般闲适的自在的静谧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PPT出现:第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春天般闲适、静谧、美妙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师:总结一下第一节主要内容。

(PPT出现:第一节,既写了对现实的否定,但重点是写对光明美好世界的向往追求)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节的学习。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第二节的“如果”句和第一节的“如果”句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生21:第二节前四句与第一节前四句在结构上、语句上、用词上都太像了,这就是同。但是同中有一点点变化:在第一节里面是“在夜里凝望”,在第二节里却是“在寂寞地燃烧”;在第一节里面是“寻找遥远的希望”,在第二节里面是“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变化的仅仅是用词上?“在寂寞地燃烧”该怎样理解?

生22:寂寞表示孤独,燃烧表示牺牲。

师:对“寂寞”、“燃烧”还可以怎样理解?(问题似乎超出学生的意料,大家进入思考的状态)

师:为什么会“寂寞”?为什么要“燃烧”?

生9:因为没有光明,因为“寒冷”。“寂寞”,是不是在反思中觉醒?“燃烧”,是不是在动乱、黑暗的年代里不甘心堕落?

生22:我很赞同他的理解。燃烧,就是表示坚强的存在,绝不沉沦!

师:我为你们而骄傲!

(PPT出现:“如果”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但是在语意与情感上有一个推进。)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师:这几句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和第一节的意象比较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生15:我找到的意象有:颤抖的星,僵硬的土地,冰雪,被吹落了的瘦小的星。我发现,都有“星星”这个意象,但形象明显不同。第一节里的“星星”,明亮,自在。第二节里的颤抖,瘦小,被吹落。

师:其他意象呢?

生15:第一节里有“诗”、“萤火虫”、“睡莲”、“鸟”,它们都是美好的事物,给人温暖、甜蜜、光明的感觉。第二节里的意象给人凄苦、寒冷、孤寂、黑暗、残酷的感觉。

生23:第二节里也有“诗”,但是“苦难”的。

师:再看看第一节里有的,第二节里也有,但是发生了变化。

生18:两节都写了夜晚,但第一节里是宁静闲适美丽的夜,第二节里是“冻僵”了的夜,没有星光的黑暗的夜。

师:这样看来,第一、二节里的“诗”、“星”、“夜”等都形成了对比,都在“变奏”。那诗人的用意何在呢?

生5:通过对比,通过同一意象的“变奏”,突出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和矛盾。

生11:越是有距离有矛盾,越能表现追求光明境界的可贵。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谁来说说你对结尾的这几句诗的理解?

生24:出现了新的意象旗子、火。

生25:还有疲倦了的星星。

师:哦。由这些意象可以展开怎样的想象?

生12:这里的旗子开始飘动,火涌出了火星。写出了当诗人寻找不到星星和光明的时候,就甘愿把自己变作火,燃烧自己,给世界带来光明,也就表明诗人愿意为追求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师:可不可以联系前面的诗句说具体一些?

生12:前面突出现实的冰冷僵硬。火……在这样的环境里火是最重要的,有火就有温暖,就有希望。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里依然抱有追求光明的希望,可见勇敢和执着。

师:关于“火”解读得很有新意,那把“旗子”这一意象也展开一下。(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老师轻声地)想想你们看到过的有关旗子的场景。

生17: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生10:红旗在赛场上,在战场上……

师:是啊,旗在人在阵地在希望在胜利在!星星只是疲倦了,诗人表达了——

生9:星星一定能重新发出光芒!诗人表达了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

师:这是第二节诗的重点!

(PPT出现:第二节表达了对冰冷残酷的黑暗现实的否定和追求光明理想的坚定信念)

五、回归“问题”,提升能力

师:现在我们回到课堂开始时提出的主问题。

(PPT出现: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生3:本诗第一、二节的主题不变,结构、手法、用语基本相同,但意象有变,侧重点有变,第一节主要写对光明世界的追求,而第二节主要写对现实黑暗的否定。所以……

生9:两节的情感有变。第一节主要表达向往光明,第二节追求光明更执着更坚定!

师:是啊,不能少这点。情感的变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变奏”。回答这个问题要兼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PPT出现:

答:①“星星”象征光明;“变奏”,借用音乐术语,贯穿全诗,突出“变”。②上下两节诗,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象征茫茫黑夜里的点点光明;结构对称,句式、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意象、意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③表达了追求光明、否定现实的主题,又凸显了追求的执着和信念的坚定,但又抱定希望的情感。)

六、配乐诵读,以声传情

配乐分读全诗——

星星变奏曲 江河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男1: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女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女2: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男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女3: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齐: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王保兵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610066)

猜你喜欢

变奏曲现代诗歌光明
遇见光明
民歌主题变奏曲
黑暗中的光明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心情变奏曲
走向光明
春日条纹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