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寿丹书》饮食养生思想探颐❋

2017-01-16王河宝黄小英薛小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福寿饮食

王河宝,黄小英,薛小虎,曹 征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6)



【理论探讨】

《福寿丹书》饮食养生思想探颐❋

王河宝,黄小英,薛小虎,曹 征△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6)

《福寿丹书》是明代医家龚居中的一部养生巨著,书中养生内容丰富,从饮食、精神、气功、服食等方面阐述了养德养气是福寿之源的至理。书中饮食养生思想论述全面而详尽,包括饮食物的采食时间、烹饪调制方法、饮食物冷热、品类的食宜与禁忌、食当静心正念、冷热饥饱适宜、食后漱口摩腹、缓步慢行等内容,同时尤其强调老年人的饮食宜忌,对后世饮食养生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故从食宜、食忌、食禁及饮食卫生等方面择其要而阐述如下。

福寿丹书;食宜;食忌;食禁;饮食卫生

龚居中字应圆,号如虚子,自号寿世主人。今江西金溪县人,旴江医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龚氏一生著述颇丰,著有《红炉点雪》《福寿丹书》《外科活人定本》《外科百效全书》《女科百效全书》《小儿痘诊医镜》《幼科百效全书》等。其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内外妇儿各科,尤精于养生防护,其养生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福寿丹书》中。在饮食养生方面概述曰:“夫日用饮食之中,道之留存也。就日用饮食之中,适其宜,慎其动,节其用,以求合于至人之修,即为道之所榷也。[1]”本文择其要而述于下。

1 食养之德

龚居中认为食养之德在于“适”。食物是人生存的根本,于饮食日用之中生命得以延续。食物的富足与否,与人的财力相关。财力强者富余,贫困者不足。然世富者多骄恣背理,“精神销于酒色,视听惑于歌舞”。虽可自养,却“不欲为养弍中”,外以游乐劳其形体,内以珍馐伤其脾胃。而贫困者,饥寒交迫,形体疲惫,营求生计,虽欲自养却无力为。而通达的人,恬淡于社会一般追求名利的意识形态,注重对生命本身的维护,“在富贵可瞥尔遗弃”,“在贫困可随寓自得”,不营求于名利,不念求于食物,毋使心染求于执着,自取“恬适”。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2]”

2 食养之宜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3]”饮食五味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四时五脏各随其宜。龚居中主张“日用饮食之中,适其宜、慎其动、节其用……知生而知患之所由,剖颓龄之源,而知延龄之道。”即饮食应趋利避害,益于身体。

2.1 采食有时

龚居中曰:“食噉须识祸福,不可为口腹损命。所有资身在药菜而已,料理之法,殊益于人。枸杞、甘菊、术、牛膝、苜蓿、商陆、白蒿、五加……三月以前,苗嫩时,采食之。或煮、或齑、或炒或腌,悉用土苏咸豉汁,加米等,为之下饭甚良。[1]”指出枸杞、甘菊、牛膝、苜蓿这些药物的嫩苗可以食用,但须在3月之前采摘,采摘之后或通过煎煮,或通过炸炒或腌制等方法,目的是根据这些食物性味特征作相应烹调,以除毒性或副作用而成为一道美食。如蔓菁具有开胃下气、利湿解毒之功效, 龚居中指出“蔓菁作齑最佳”,即蔓菁捣汁内服、外敷、做酱、做粥甚为方便。再如韭菜四季均可采食,但龚居中指出春秋采食嫩韭为宜:“不断五辛者,春秋嫩韭,四时采薤甚益。”《食经》[4]曰:“韭菜味辛味酸,性温。春食香,益人;夏食臭;冬食动宿饮。”即韭菜春季采食最佳,秋季次之,冬夏不宜食用,而薤四时均可采食。

2.2 食法之宜

食物料理得当皆益于人。龚居中曰:“曲虽拥热,甚益气力。但不可多食,致令闷愦。料理有法,节而食之,百沸馎饦蒸饼,及羔索饼起面等法。[1]”即用曲之甘、温之性,取适量与面粉杂糅成团,可以制成各种美味面食,但注意每食不可过多。龚居中支持《食经》所言:“白粳米、白梁、黄梁、青梁米,常须贮积,支料一年,炊饭煮粥,亦各有法。[1]”并在《食经》中有“绿豆、紫苏、乌麻,亦预宜贮,俱能下气,其余食酱等,食之所要皆须贮蓄。”《食经》[4]曰:新米乍食动风气,陈米下气易消,病人尤宜。”正是因为新米具有动风耗气的副作用,而陈米具有下气消胀、有助于消化的作用,所以才需贮放一年以上炊饭煮粥方可。而诸酱之制作均须曝晒、通风、贮存等工序,食之才芳香。

2.3 老人之宜

龚居中曰:“人年六十岁以去,皆大便不利,或常苦下痢,有斯二疾,常须预防。若闭涩则宜数食葵菜等冷滑之物。如其下痢,宜与姜韭温热之菜。所以老人于四时之中,常宜温食,不得轻之。[1]”主张每10 d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脏壅气,又是菜之主,尤宜于老人。主张老人常宜食轻清甜淡之物,如大小麦、面粉、粳米等,同时乳酪酥蜜之类老年人如能温而食之,对身体也大有裨益。

3 食养之忌

3.1 忌偏嗜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指出饮食五味偏嗜会直接损伤脏腑而引发病证。龚居中继承《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认为凡所食之味不可偏盛,否则会造成脏腑损伤甚至短寿。他认为“五味不欲偏多,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肾,凡伤久,即损寿。”

3.2 忌饥饱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里的“倍”通假于“背”,及饮食违背规律,过饥或过饱,均会导致脾胃损伤。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曰:“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酢则伤骨。[5]”龚居中也认为饮食不可饥饱无度:“太饿伤脾,太饱伤气”。“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人应处于“饱中饥,饥中饱”的状态。当觉肚中空有饥饿感时即须索食,不得忍饥挨饿。这与《灵枢·五味》所言“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相一致。龚居中忌讳饱食尤其是晚餐:“一日之忌,暮无饱食。”

3.3 忌醉酒露卧

酒性至热,有活血化瘀、振奋精神、舒筋通络等作用,同时又有麻痹神经、损肠烂腑之副作用。所以龚居中指出,饮酒要适度,饮酒至醉并为大忌:“饮酒不欲使多,多则速吐为佳,勿令至醉,即终身百病不除。久饮酒者,腐烂肠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告诫人们贪酒贪杯损人折寿。并进一步指出,醉酒之后不可当风露卧,不可强食,不可同房,不可再食热食,否则会发癞疮,或发痈疽,或发瘖,或生疮,或咳嗽,甚至伤绝脏脉而导致毙命。

4 食养之禁

4.1 食物之禁

龚居中认为有些饮食物也有毒性,饮食时应引起高度注意或剔除:“鸡毒在心,宜食肝而去心者。”“勿食一切脑,太损人”。唐·孙思邈是养生大家,主张不杀生:“杀生救生,去生更远……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3]”其恻忍之心可见一斑。龚居中崇尚孙思邈养生为人之道认为:“勿食父母本命所属肉,令人命不长;勿食自己本命所属肉,令人魂魄飞扬。”本命所属之肉并非有毒,只是以此告诫人们,世间万物一等没有贵贱之分。人要尊重生命,勿杀生,且每食之时要存感恩之心。

4.2 老人之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孙思邈在《千金翼方》[6]中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因此,老年人气血阴阳均处于不足状态,日常须知服食将息节度。龚居中告诫老人“非其食勿食”,具体包括猪、豚、鸡、鱼、蒜、脍、生肉、生菜、白酒、大醋、大咸等物,甚至如黄米、小豆之类也非老人所宜食,必须忌之。同时,老人忌强用力咬啮坚硬脯肉,否则会有折齿破龈之弊:“人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馐,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挠,为人作患。”故老人食啖鲜美,须少而简,却不可贪味伤多,因为老年人肠胃皮薄,多食则不消。龚居中认为老人如能常处于不饥不饱不寒不热的状态,行住坐卧,言谈语笑,寝食造次之间,若能谨小慎微,则可以延年益寿矣。

5 饮食卫生

龚居中是明代医家,但他提出的诸多行之有效的饮食卫生方法,对后世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5.1 食当静心正念

龚居中主张饮食之时要专心致志,不可妄言笑语、喜怒无度:“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飞扬。”“当食须去烦恼,暴数为烦,侵触为恼”。“食勿大言”。中国禅林中吃饭有过堂的规矩。食用存五观想、念供偈则可以静心正念,借由分泌唾液以利消化食物;食时不语并眼视钵中物,龙含珠凤点头,两臂挟胸,以食就口。食后诵回向偈并培养感恩心,可保持正念不散。即告诫人们饮食要静心正坐,专心致志,否则会导致食物误入器官引起呛咳,但最重要的是饮食不专注,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

5.2 节冷热宜熟食

龚居中指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不可过冷过热,而要冷热适度,应以热无灼唇、冷无冰齿为宜。他认为“食当热嚼,使米脂入腹。”热食有利于体内脾胃气机运行,帮助消化。但饮食不可过热,如他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现代研究证明,所食之物过热会灼伤消化道,至肠胃蕴热,变生他证;所食之物过冷损脾败胃,至胃不能腐熟、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甚至损伤肺肾及人体阳气。他主张吃熟食不吃生食,认为“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即凡饮食须烹饪煮熟,且细嚼慢咽,如一切肉食须煮烂放凉后食用;生食、粗糙之物及生硬黏滑等物必不得食,如生肉、生菜、生米、小豆及陈臭物等均不得食,因为食生硬物最易伤脾胃。

5.3 饭后漱口摩腹

龚居中提倡饭后要漱口摩腹:“每食讫,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饭后漱口可以有效地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对预防虫牙、牙周病有较好作用,同时也可剔除因食物残渣所留之余味,令人口味清新:“食毕,使人以手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流通。”津液指口腔内的唾液及体内的水谷津液。饭后按摩面颊,能够刺激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唾液,湿润并清洁口腔,消灭口腔内的细菌,软化食物便于吞咽,还能分解淀粉,帮助消化;饭后按摩腹部,能够增强胃肠蠕动,津液周流、气机通畅,促进脾胃的运化,有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他告诫人们漱口也有讲究,如“热食讫,以冷酱漱口,令人口气常臭,作蠚齿病。”

5.4 饭后缓步慢行

龚居中认为饭后要缓步慢行:“食毕,当行步,踌躇行毕……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便起正坐,吃五六颗苏煎枣……食饱不得急行。”饭后步行,具有帮助消化、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预防疾病、改善睡眠的作用。他的“食毕行,则长生”与流行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思想相一致。当然,饭后并不一定要走一百步两百步,但可以缓步慢行,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度步行为宜。他也指出,饭后过饱不宜急行,应休息片刻再缓行。现代研究证明,饭后30 min后步行最为适宜。他告诫人们切忌饱食即卧,否则会生百病,成积聚。认为“饱食即卧,乃生百病,成积聚。饱食仰卧,成气痞,作头风。”

6 结语

龚居中一生崇尚经典、精于临证、善于摄养、著述颇丰,其在《福寿丹书》中的饮食养生思想既有对前人养生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临证养生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其论说精详,涵盖面广,给后人养生以明示。然而书中不足之处在于原则性的指导多、涉及具体的饮食性味少。但瑕不掩瑜,他提出的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为后世养生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值得深入挖掘与整理。

[1] 龚居中.福寿丹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1.

[2] 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

[4] 傅维康,吴鸿洲.黄帝内经导读[M].北京:中医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253.

[4] 袁枚.食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50.

[5]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85.

[6] 孙思邈.千金翼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72.

Discussion on the Thought of Dietetic Health Prevension inFushouDanshu

WANG He-bao,HUANG Xiao-ying,XUE Xiao-hu,CAO Zheng△

(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6,China)

FushouDanshuas a health prevention works wroted by GONG Ju-zhong and there are rich contents of health prevention in the book such as diet,spirit,qigong,alcohemy and so on and it belived that the source of happyness and longevity came from cultivating morals and qi.The health prevention was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 in this book,including the follows:the harvest time of diet,cooking and modulation method,hot and cold,appropriate and avoid of diet,concentration when eating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ot and cold, hunger and full;rinse mouth and massage abdomen,walking slowly after diet,and all of which have significince for later generations.The paper introduces diet suitable,diet taboo,diet prohibition and diet sanitary ofFushouDanshu.

FushouDanshu;Diet Suitable;Diet Taboo;Diet prohibition;Diet Sanitary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50857)-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阶段养生研究;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课题(2014RW026)-明代中医饮食养生文化研究;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专项(2012X2019)-旴江医家龚居中《福寿丹书》养生思想研究

王河宝(1971-),男,河北邯郸人,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文献整理及中医养生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曹 征,男,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养生研究,Tel:13870095785,E-mail:25357390@qq.com。

R212

A

1006-3250(2017)06-0762-03

2016-12-16

猜你喜欢

福寿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魏巍
福寿延年
春节饮食有“三要”
拌嘴
拌嘴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老年人养护消化系统从改善饮食开始
功过 朱福寿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