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优化调查方案探讨

2017-01-16陈振雄贺东北甘世书黄湘南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1期
关键词:蓄积清查人工林

陈振雄,贺东北,胡 觉,甘世书,黄湘南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优化调查方案探讨

陈振雄,贺东北,胡 觉,甘世书,黄湘南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系统梳理了目前西藏森林资源清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充分结合西藏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调查的具体思路。详细阐述了优化调查的内容、原则、调查方法,分析评估了优化调查可能带来的系列影响。提出的优化调查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完善西藏森林资源清查监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森林资源清查;优化调查;方案;西藏

西藏森林资源清查监测体系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建立以来,其监测成果为西藏自治区乃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全面客观反映了西藏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成为社会各界了解西藏林业、关注西藏林业的一个重要窗口[1]。但随着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监测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优化调查方法,以不断增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服务能力。本文立足于西藏历次清查与西藏实际,提出优化调查新思路,以期为完善西藏森林资源清查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1 现有清查体系概况

西藏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2284.36万hm2,全区分为三个副总体进行森林资源清查[2]。其中:第一副总体为控制线以内的30个林区县,面积2807.25万hm2;第二副总体为控制线以内、30个林区县以外的藏北高原少林区,面积8575.31万hm2;第三副总体为控制线以外(非法麦克玛洪线以南)地区,面积901.80万hm2。2001年首次建立全区清查体系,样地均为面积666.67 m2的方形样地,第一副总体按6 km×8 km布设5855个666.67 m2方形样地,是实地调查的主要区域;第二副总体按2 km×2 km布设214129个样地,除人工林样地外,均采用遥感调查;第三副总体按2 km×2 km布设22545个样地,均采用遥感调查。2006年、2011年两次复查均维持现有清查体系不变。

2 优化调查背景

1)坚持以人为本,确保调查人员人身安全的需要。在西藏开展野外调查困难重重,根据历年清查掌握的情况,第一副总体部分样地偏远艰险,交通不便,熊等凶猛动物活动频繁,存有较大安全隐患,要费尽周折才能开展实测(目测)调查,如察隅县察瓦龙乡、林芝县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墨脱县等区域。考虑到调查队员的人身安全,坚持以人为本,有必要对该类型样地进行优化调查。

2)推进一体化监测,提高调查数据可靠性的需要。西藏第二副总体按2 km×2 km布设了214129个样地,样地数量多,抽样体系与第一副总体也不一致,采用原有抽样体系不利于推进一体化监测。依据最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3]不产出遥感判读双重抽样成果,取消了沙化、荒漠化调查内容,如果森林面积抽样精度按90%、可靠性按95%,并考虑20%保险系数计算,只须布设11300个样地。西藏第二副总体地处高海拔区域,林木生长低矮,植被覆盖较低,林木生长季短(主要在7,8,9三个月份),因遥感影像时相与林木生长季较难吻合等原因,沿用历次清查采用的低分辨率遥感影像(TM)很难准确进行判读调查,调查成果也难以客观反映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掌握的情况,原无林区存在成片天然灌木林,因此有必要对西藏第二副总体人力可及样地开展实测调查。如果采用2 km×2 km间距布设214 129个样地,难以完成实地调查任务。

3)统一技术标准,有效衔接清查方法的需要。由于历次清查第二副总体采用遥感判读方法进行调查,无法通过固定样地反映四旁树资源,采用在第一、第二副总体范围内抽取101个典型自然村(其中第一副总体61个,第二副总体40个)全面调查四旁树,以典型村调查结果推算四旁树资源。此方法产出四旁树资源不是基于固定样地产出,与现有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方法不衔接,内业也不便于统一汇总,同时典型村调查工作量大,质量也不好控制。

4)受调查经费限制,确保工作量合理可行的需要。西藏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无调查配套资金,虽国家林业局对西藏清查工作在资金上给予了倾斜,但调查资金总量仍严重不足。

3 优化调查原则

1)方法科学、连续可比。调查方法与内容应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避免数据出现较大波动。

2)技术创新、力求准确。充分利用最新遥感技术,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统一方法、提高效率。尽可能统一第一副总体和第二副总体的调查方法,同时利用近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提高调查效率。

4)结合实际、经济可行。充分考虑西藏的自然、交通条件与西藏历次森林资源清查实际,使调查工作量合理,具有经济可行性。

5)严格管理,确保质量。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清查质量管理办法,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调查质量。

4 优化调查内容

1)对第一副总体,原为实测样地,但地处偏远艰险、几乎无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重大调查安全隐患的样地,本期利用最新遥感影像结合模型估测技术进行复位调查。此类样地可适当延长复查周期。

2)对第二副总体,除人工林分布区仍按2 km×2 km间距抽样以外,其它区域改按6 km×8 km间距抽样,先采用高清遥感影像对样地进行预判读,再对难以准确判读的森林类型样地进行实地调查。

3)将第一、二副总体原四旁树典型村抽样调查,改为采用固定样地调查产出四树旁资源,使四旁树调查方法与现行《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定》保持一致。

4)在第二、三副总体范围内不开展树种与植被调查。

5 优化调查方法

5.1 第一副总体优化样地遥感估测调查方法

该方法主要针对第一副总体原为实测(目测)、实地调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固定样地。鉴于该类型样地几乎无人为干扰、林分处于近原始状态,利用遥感技术和模型技术进行估测调查具有可行性。根据原实测样地的位置坐标等信息,利用最新遥感影像进行复位调查,如果判定地类未发生变化的,保持原属性不变。对于乔木林,以原检尺胸径为基础,利用生长率、消耗率模型等推算本期林木胸径、蓄积量、生长量与消耗量。经分析,该类型的乔木林样地199个,灌木林样地222个(含目测),其它林地样地22个,非林地样地177个。

5.2 第二副总体优化样地调查方法

将原第二副总体范围分为两层,一是将人工林资源分布区域划分为一层,共涉及28个县,仍按原2 km×2 km间距抽样,布设样地63096个,对其中落入历年人工造林范围的样地,均到实地进行调查,经初步分析落入人工林资源范围样地257个;二是对第二副总体范围除人工林资源分布区域外的其它地区划分为一层,将抽样体系由原2 km×2 km间距抽样改为6 km×8 km间距抽样,共布设样地12539个。

鉴于第二副总体优化后的样地总数仍较多,且其范围内植被主要为灌木林,乔木分布极少,森林覆盖率低(2011年清查为2.69%),如果全部到实地调查工作效率低,应充分借助最新遥感技术和已有调查成果进行辅助调查,调查着重点为森林类型与人工林资源样地,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先综合采用高清遥感影像和已有专题成果对样地进行预判读,甑选出须到实地调查的样地。须实地调查的样地分如下几个类型:一是对照历年造林材料和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样地落入人工造林范围的,均到实地开展调查;二是对落入村旁、路旁、水旁及建设用地周边的样地,均到实地开展调查;三是通过对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调查访问,样地可能落入人工林范围,且遥感影像不能清晰判定的,均到实地开展调查。其它样地清查则通过遥感判读方法进行调查。经分析统计,第二副总体除上述人工林资源样地须到实地调查外,还须对按6 km×8 km间距布设的66个四旁树样地进行实测调查。

样地实地调查与遥感判读调查具体方法与内容与现有《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定》保持一致,并根据西藏特点对第二副总体实地调查样地执行如下要求:①实测样地如果不涉及林木检尺(四旁树或散生木)或落入大片非林地、无林地、灌木林地的可采用GPS直接定位,但必须确保GPS处于三维定位状态且信号稳定,GPS坐标应尽量与样地理论中心点坐标一致,误差不能超过15 m。如果样地理论位置周围较大范围内无GPS信号或信号微弱不稳定时,须采用引线定位(可用GPS辅助确定引点位置)。②实测样地原则上必须设置固定标志,特别是样地涉及检尺样木的;样地理论位置周围较小范围内地类分布破碎,可能涉及样地跨地类的;样地中心半径30 m范围内有乔木林、散生木和四旁树的,必须设置中心桩、测设样地定位物。③对能确定样地中心点落入大面积无蓄积的迹地和宜林地、无蓄积幼林、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非林地的固定样地,通过近距离目测能确定其地类的样地,可以采用目测调查,但须注明目测调查的位置与情况。

5.3 四旁树调查方法

对第一、二副总体落入村旁、路旁、水旁及建设用地周边的样地均到实地开展实地调查,调查方法与现有技术规定保持一致。经分析,第一、二副总体新增四旁树调查样地近150个。

6 优化调查影响分析

6.1 第一副总体影响分析

据最新遥感影像,对第一副总体优化调查的样地进行遥感分析判断,地类未发现有明显变化,其中的乔木林样地蓄积占第一副总体森林总蓄积的22.60%,占原实测乔木林样地蓄积的32.26%。依据2006年和2011年清查数据,按总体林分年均生长量与枯损量进行推算,此类乔木林样地2006—2011年的净增蓄积量为651.55万m3,实测调查的蓄积净增量为758.18万m3,两者仅相差106.63万m3,差值占此类样地蓄积净增量的14%,占蓄积总量的0.41%。

6.2 第二副总体影响分析

以2011年西藏第二副总体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系统抽样分析。采用原2 km×2 km间距抽样,样地数214129个,抽样得到的森林覆盖率为2.69%,抽样精度97.7%;如果人工林资源分布区按2 km×2 km布点,其它区域按6 km×8 km布点,样地总数75745个,按分层抽样得到的森林覆盖率为2.72%,抽样精度为95.5%。由于实地调查样地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及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利用,本次的调查结果将更加准确。根据掌握了解的情况,预计森林覆盖率、人工林资源相比前期清查会有所提高,但灌木林、人工林资源量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很低,对总体结果不会造成较大变动。

6.3 四旁树调查影响分析

西藏四旁树资源所占比例极小,据前期清查结果,第一、二副总体四旁蓄积占林木蓄积的0.072%;据最新二类调查结果,第一、二副总体四旁蓄积占林木蓄积的0.046%。采用固定样地进行调查,四旁树资源数据变化对总体蓄积、林木绿化率结果影响有限。

6.4 优化调查工作量分析

与原调查方案相比,优化后实测样地数量基本持平,工作量可行。第一副总体实测样地较前期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主要减少了199个乔木林样地、222个灌木林地的工作量,增加了约70个四旁树样地调查;第二副总体工作量较前期增加,增加了四旁树实地调查样地66个,人工林资源调查样地也由上次的118个增加到约257个。

7 结语

不断适应新形势, 逐步完善、优化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是提高森林资源监测质量与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的优化调查方案充分结合历次清查与西藏实际,注重清查的连续性、新技术应用及一体化监测思想,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完善西藏森林资源清查监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周光辉,曾伟生,陈雪峰. 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 25(4):1-9.

[2]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调查成果[R].长沙: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11.

[3]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S],2014.

DiscussontheOptimizationSurveyPlanofContinuousForestInventoryinTibetAutonomousRegion

CHEN Zhenxiong,HE DongBei,HU Jue,Gan Shishu,Huang Xiangnan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n Tibet were sorted out, then the optimization survey plan of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n Tibet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ibe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ontents,principles and survey methods of the optimization survey plan,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optimization survey plan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optimization plan turned out to b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which will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n Tibet.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optimization survey;plan;Tibet

2017 — 03 — 16

陈振雄(1979 — ),男,湖南邵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森林经理、林业调查和林业数表。

S 757.2+2

B

1003 — 6075(2017)01 — 0001 — 03

10.16166/j.cnki.cn43 — 1095.2017.01.001

猜你喜欢

蓄积清查人工林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从固定资产清查视角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