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门氏菌病
——鸡白痢研究概述

2017-01-16程云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白痢沙门氏菌雏鸡

程云锋

(枝江市动物卫生监督局,湖北枝江 443200)

沙门氏菌病
——鸡白痢研究概述

程云锋

(枝江市动物卫生监督局,湖北枝江 443200)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白痢是造成养禽业严重危害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因其传播范围大,根除净化难,特别又具有垂直传播的特点,所以在养禽业的过程中,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致病机理、诊断学及防控方面做出概述。

沙门氏菌 鸡白痢 流行 防治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禽类感染。为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B类传染病,是我国农业部要求重点监测的十四种动物疫病之一。由于本病具有垂直传播的特点,所以由于鸡场的净化措施不够严格,从而导致雏鸡发病。所以雏鸡白痢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疾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其传播途径广、污染面积大;对育成鸡则造成贫血、消瘦,有时也发生急性败血症。鸡白痢对养鸡造成巨大的危害。

1 病原学

鸡白痢的病原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具有高度的专一宿主适应性,为两端钝圆的细长杆菌,对一般碱性的苯胺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阴性。菌体单独,极少见两菌以上的长链。在抹片中偶然可见长丝状或大型菌体。不能运动,不液化明胶,并且没有色素产生,为没有芽孢的兼性厌氧菌。本菌抵抗力强,室温下本菌至少可生存7d之久,在被污染的土壤内毒力可保持14个月,鸡粪悬液中可存活3月以上。本菌的抗原结构不同,抗原型上存在变异。其抗原型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抗原型122与123上。

沙门氏菌的H抗原对热不稳定,而O抗原对热稳定,一个菌体具有多个不同的O抗原鸡白痢沙门氏菌O抗原和肠炎沙门氏菌O抗原是完全一致的。抗原结构为1、9、12,因此,可用提纯的多糖抗原进行敏感的ELISA试验,从而可快速准确的提供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来源

由于本病能够垂直传播,所以经种蛋传递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鸡常为永久带菌者,产出被感染了的受精蛋,孵出患白痢的雏鸡。患病幸存的雏鸡及同群无临床症状的雏鸡,长大后有高比率的带菌者可达85%以上。病鸡排除粪便,污染周围水源、饲料及用具,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即使健康的雏鸡在污染的环境中也可感染本病。

2.2 易感日龄

3周龄以内的雏鸡极易发病,从10周龄开始,机体对本病的抵抗力逐渐上升。育成鸡阶段,由于环境、气候、营养等应激因素的存在,发病年龄以50~80日龄多发,这样的鸡群往往是发生过鸡白痢而被控制的病史,由于应激,而再次发病。

2.3 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种蛋传播,但环境及饲料饮水的污染可以通过消化道黏膜而感染,并且可以通过破损的伤口传染,特别是在断喙时,由于断喙工具的污染及环境的污染,从而可以使健康的鸡群得病。

3 临床症状

雏鸡发生白痢常见的临床病症有三型: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病雏表现为嗜睡、虚弱与食欲丧失或继之以突然死亡,有的出壳后7~15d才开始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年龄、易感性、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很大。死亡最高峰发生在第2周龄,至第3、4 周龄时死亡迅速减少。急性败血型又可表现以拉白痢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两种病型,其死亡率与饲养管理优劣、品种、治疗是否得当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有关,严重的可达100%的死亡率。关节炎型以附关节肿胀为特征,死亡率较低,在30%左右,多见于肉鸡。神经型以仰头,偏头转圈啄触地等运动机能障碍为特征,死亡率在10%左右。育成鸡患鸡白痢多呈亚急性经过,发病率较高,以附关节和胸骨滑液囊肿胀为(外形似鸡的嗉囊)特征,死亡率在10%左右。

成年鸡鸡白痢多为隐性感染,病愈后10~11个月的康复鸡仍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以生殖器官病变为特征,常见鸡冠与黏膜贫血,冠呈鳞状萎缩、灰白色,不安,逐渐委顿,两翅下垂,缩头缩颈,食欲消失,常有腹泻。潜伏期16~21d。不仅影响生产性能,而且可长期带菌和经蛋媒传递感染,成为危险传染源,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偶尔可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症见下痢,产蛋量居减,肝脾肿大且结节坏死,卵泡变形,死亡率在20%左右(温俊板等,1994,李华,1993,沙依染古丽,2001)。

4 致病机理

在正常的情况下,肠黏膜的梭形细菌可产生挥发性有机酸而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并且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蠕动,也不利于沙门氏菌的附着。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沙门氏菌的大量滋生。侵入细菌进入绒毛顶端,从而进入上皮细胞,在其中繁殖,并感染临近细胞或进入固有层。机体受病菌侵害,刺激前列腺分泌,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血管内水分、HCO3-和Cl-向肠道外渗而引起肠炎,即白痢。在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症时,是由于沙门氏菌细胞壁里的脂多糖由低聚糖芯和脂质A所组成,脂质A成分具有内毒素活性,可使机体发热,黏膜出血,白细胞减少继而增多,血小板减少,最后因休克而死亡。

5 鸡白痢诊断检疫方法的研究

5.1 临床诊断

观察雏鸡、育成鸡及成年鸡中的发病情况,考查病群发病史。历史上1~3周龄雏鸡常发病死亡,3周龄以上的鸡很少发病。病雏肝肿大充血或出血,多处脏器常有灰白色结节等即可做出假定诊断。

5.2 病菌的分离鉴定

5.2.1 光镜下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检查

本病的病原菌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Pullorum),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故不能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所以抵抗力较弱,对热的抵抗力不强,70℃、20min死亡,高锰酸钾,来苏儿,升汞,福尔马林,石碳酸溶液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可将其杀死(图布丹扎布等,1993)。

5.2.2 培养特性检查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上不生长,在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EMB)上菌落针尖大(0.3~0.5mm),乳糖不发酵,菌落圆形,半透明,稍微隆起,淡黄白色,光滑,表面湿润,边缘整齐:在含0.5%酵母浸膏的胰化大豆陈肉中中度混浊,底部有绒条状少量沉淀物,能形成菌环(湛南辉等1995)。

5.2.3 生化特性检查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表现为葡萄+、乳糖-、卫矛醇一、山梨醇一(个别+)、伯胶糖一、水杨昔一、蔗糖一(个别+)、麦芽糖一、甘露醇+(个别一)、鼠李糖+(个别一)、木胶糖一(个别十或弱+)、覃糖+、尿素酶一、H2S+、柠檬酸盐利用一、VP一、M.R弱+、吲噪一、动力一等生化特性(堪南辉,1995;图布丹扎布等,1993)。

5.2.4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血清学鉴定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是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个成员,按照Kauffman-white体系,鸡白痢沙门氏菌属于D血清群,其抗原结构式为1,9,12:-:-。Younie(1941)首次发现并用通常的标准抗原对正在流行鸡白痢的鸡群采用标准凝集试验检疫。刘秀梵、焦新安(1989)应用抗O抗原克隆抗体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做了分群鉴定。康凯(1998)用因子血清分型法,对我国8个省市区分离的174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分为标准型菌株(79.31%),中间型菌株(17.24%)和变异型菌株(3.45%)三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物经噬菌体分型可分为不同的噬菌体型,绝大多数为2200型(堪南辉,1995)。

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的检测程序对检验部门和使用者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需要建立快速而准确的鉴定方法。噬菌体裂解法和属特异抗体Elisa、属特异核酸探针杂交实验或PCR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快速而准确的鉴定方法。另外,给鸡白痢沙门氏菌做基因(质粒、染色体)分型和指纹图谱分析也正在进行中。

5.2.5 ELISA法诊断

沈国顺等(1997)认为采用全血EIiSA(比较血清EliSA)检测刚孵出雏鸡的抗体更方便,因为刚孵出的雏鸡采血量少,分离血清比较困难,而且难于定量,而对成年鸡,育成鸡抗体的检测,用血清和全血EIiSA检测均可,二者检测结果的阴阳性符合率均为100%,检出的抗体水平(OD值)比较接近。Chart等认为单独应用ELISA检测是不全面的,即不具完全可靠性,因为应用ELISA检测,LPS抗体水平有相当大的变化,所以应将ELISA同凝集试验等结合起来应用,1990年焦新安、刘秀梵等用玻板凝集试验(PAT),间接血凝试验(PHA)、抗体竞争ELISA、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T)四种方法检疫鸡白痢做了比较,四种方法各有优劣。王志亮、文其乙、焦新安等(1995)研制和建立了属特异单抗试剂CB8+DE7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该方法的准确率高于噬菌体裂解法.随后,文其乙、焦新安等(1996)研制成了沙门氏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5.2.6 凝集试验法

凝集试验法是目前国内外对鸡白痢的常用检疫诊断方法之一。自从Runnels等首先应用玻板凝集试验检测鸡白痢以来,人们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的改进,发展了简便、实用、快速的凝集试验法,例如血清、全血、单克隆抗体、LPS敏化RBC。阎一德(1993)研制的玻板间接血凝抗原试验,对人工感染鸡和自然感染鸡可早期测出高检出率的抗体,而且对雏鸡的母源抗体的检出率和检出数量比标准抗原提高40%。

5.2.7 卵黄抗体检测法

已经发现,卵黄提取物可以取代血清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抗体的检测,检测感染母鸡的卵黄抗体,其敏感性与血清方法相似。1993年谭芹香等用鸡白痢卵黄平板凝集法研究了各器官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卵黄平板凝集检测试验,从抗体滴度方面来说,卵黄要低于全血,也就是血检阳性鸡中平均11.10%不能用卵检法检测出来.但卵检法可免去惊扰鸡群,特别是在鸡群产蛋量上升阶段,而血检对鸡有很大的副作用。一般认为凝集反应出现速度在10秒钟左右,血检效价在1:20~1:640之间,鸡白痢沙门氏检出率是比较高的。

5.2.8 鸡白痢沙门氏菌脂多糖敏化红细胞的间接血凝试验

张如宽,甘军纪(1989)用热酚一水法取鸡白痢沙门氏菌脂多糖抗原(LPS)经PH8.0热处理后,致敏醛化的绵羊红细胞,用其与被检鸡全血或血清作玻板间接血凝试验检疫鸡白痢,并与鸡白痢全血玻板凝集反应作比较,前法的阳性检出率比后法高10%~30%,而且在1~2min即可判定结果,为检疫鸡白痢提供了一种特异,快速简便的新方法。

5.3 鉴别诊断

曲霉菌或其他霉菌病与本病在发病日龄、死亡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很相似,在诊断中易混淆。主要区别是:①曲霉菌病雏鸡无白色、糨糊状粘稀粪,肛门周围绒毛干净,排粪时无痛苦的尖叫声。②剖检病鸡,曲霉菌病心肌上无白色结节病灶。③曲霉菌病鸡肺部结节虽颜色同本病相同,但结节明显突出肺表面,大小悬殊,形态多样,柔软有弹性,结节里呈干酪样。④曲霉菌病雏鸡气囊和胸腹膜可见小结节或成团的霉菌斑点,而本病则无。使用某些磺胺类药和抗生素防治本病效果较佳,而对曲霉菌病无效。

本病病原的某些菌株对关节和膛鞘组织有特殊的嗜性,在不少雏鸡中产生局限于关节和健鞘及囊内容物的病变,这与滑液囊支原体及其他病原菌在该处所发生的肿胀、跛行等病变相似。本病育成鸡的感染在发病年龄及病理变化易与MD相混淆,实际上外观和组织学变化两者的结节显著不同。MD的肿瘤结节是灰白色,脂肪样的,在肝脏上不会是小的坏死灶和有小红点出现。本病成年带菌者中的局限性感染,尤其是在心包囊与卵巢,有时与大肠杆菌以及其他沙门氏菌所致的病变完全一样,均须做出鉴别诊断。

6 防治措施

6.1 综合预防措施

加强种蛋的卫生管理:污蛋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要防白痢病,首先应从种蛋入手,注意种蛋的收集、消毒和存放,剔除不合格种蛋。严格孵化场卫生消毒制度:在孵化器中,病雏散落的绒毛及排出的污粪都含有很多鸡白痢沙门氏菌,因此要做好孵化场的卫生工作,加强孵化器、出雏器和运输工具的消毒。种鸡场的卫生措施:鸡场应实行隔离制度,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须经消毒,饲养员不串舍,用具不互不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定期对种鸡进行白痢病监测淘汰阳性鸡。

6.2 疫苗接种

对于鸡白痢的接种,各方学者从各个方面努力,研制出不同的疫苗。如潘志明,焦新安(2001)应用减毒菌株-97A研制成鸡沙门氏菌弱毒冻干苗,能提供90%以上的保护率,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根据抗Lps抗体是机体中最主要的抗体,所以Lps是主要的抗原,提取菌体的Lps而制作的亚单位苗,不但可以激活体液免疫,而且还激活细胞免疫,且细胞免疫的产生早于体液免疫。关于灭活苗,只是有学者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由于技术及效果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推广。现在,各方学者又在卵黄抗体方面研究,在实验阶段,收到良好的效果,卵黄抗体的应用,可能为今后紧急控制鸡白痢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6.3 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应用

乳糖等碳水化合物可减少鸡白痢沙门氏菌在肠道内定居,从而降低发并率,并且乳糖可以提高肠道的酸性环境,从而抑制本菌的过量繁殖。朱太其等在1994年报道,饲料中加0.4%的缓冲丙酸或0.25%的甲酸或0.36%的甲酸钙盐对鸡白痢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6.4 应用生物竞争剂

在集约化鸡场,利用竞争排斥机制,使鸡缓慢获得抵抗本病的微生态环境,抵抗沙门氏菌的侵入。并且利用微生态制剂没有环境的污染,且不具有药物残留,这必将是一个大有前途的方向。

6.5 药物治疗措施

在药物的治疗上,郑明学等在1999年报道:泻痢康,干姜,苍术,白头翁,对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于抗生素的选择上,可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经济的药物进行本病的治疗。又见报道,抗生素的添加,可以降低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效果,所以,在免疫时,尽量不要应用抗生素。再者,抗生素的添加,对预防雏鸡白痢确实有一定的疗效。

7 结论与展望

鸡白痢是鸡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垂直传播的疾病,为切断本病的传染源,要加强对种鸡场的检验净化,且要保证孵化厂的安全,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根除本病,而当前,由于某些因素的驱使,在某些方面,做的并不是非常有效,从而使鸡白痢还是频繁出现。

为了本病的根除,要加强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加强凝集试验的准确性;加大标准抗原的筛选工作,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合适的工具。虽然,疫苗不是根除本病的最佳方法,但是在现在养殖阶段,对疫苗的利用所带来得经济效益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所以,由于市场上现在还没有大家所公认的良好疫苗,所以,疫苗的研制以确实迫在眉睫。各方学者,要注重对沙门氏菌的致病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为找到菌体的免疫机制提供平台,从而开发出效果明显的新型疫苗。再者,一个可喜的方向是加快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因其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必将是鼓励科研的方向。

[1] 刘大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22(9):34-35.

[2] 彭红.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当代畜牧,2002,(9):10.

猜你喜欢

白痢沙门氏菌雏鸡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