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对策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内科高龄消化

吕 静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对策

吕 静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高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在分析清楚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基础上,观察组针对以上各项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坠床、烫伤、用药错误等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为2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护理满意为7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明确引发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由于受到生理、病情发杂、病程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感觉器官退化和行动迟缓等现象。因此,对于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来说,其临床护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不仅会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危害护患关系,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加强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应对护理措施,对于确保消化内科高龄患者安全,和谐护患关系,促使患者获取良好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高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62~82岁,平均年龄为(66.3±3.5)岁。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5.8±3.8)岁。两组患者组间各项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临床研究发现,导致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临床用药因素:对于消化内科患者来说,其用药时间分为餐前、餐后、睡前等,且所应用的药物种类十分复杂。而高龄患者由于其年龄较大,机体各项功能均显著降低,并且常常会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一旦出现用药不当或用药错误,极易引发患者发生安全隐患事件。②科室因素:消化内科属于专科性检查科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项检查,并且不同的检查项目,对于患者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禁食、禁水等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龄患者来说,由于需禁食,加之部分检查项目所需操作间较久,因此会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等症状。③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专业技能掌握不到位、或者是刚参加工作缺乏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来说,一方面受到自身专业素质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繁重的原因。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护理不当或护理方法有误的问题,从而导致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烫伤等各类安全隐患事件[2]。

1.2.2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在分析清楚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基础上,观察组针对以上各项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临床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定量的服用药物。对于一部分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向其解释遵医嘱服药治疗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得到服药治疗依从性。除此之外,护理人要在帮助患者服药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医师嘱咐进行,应用合理的剂量、准确的服用方式,指导患者服药,降低临床用药差错[3]。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一方面医院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地组织宣传教育工作,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其护理安全意识。③消化内科检查护理:对于需要进行临床检查的高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在检查前做好常规的急救设备、药物及物品准备,一旦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异常或发生意外,第一时间给予救治。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通过健康宣教结合健康手册发放的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保护安全意识[4]。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整理所得数据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方差)形式和百分比形式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其中以α=0.05为检验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时间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跌倒2例、坠床1例、烫伤0例、用药错误1例,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跌倒5例、坠床2例、烫伤1例、用药错误2例,发生率为2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30例,基本满意17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护理满意21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11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所述,在明确引发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1] 王亚楠,温揽月,郑琳静.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295-296.

[2] 董兰芳.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285.

[3] 文力群,梁敏,陈刚.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2,2(15):65-66.

[4] 王优良.浅谈消化内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130-131.

R473.5

B

1671-8194(2017)26-0278-01

猜你喜欢

内科高龄消化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