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高血糖脑血管下肢

石 晶

(大连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辽宁 大连 116011)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石 晶

(大连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辽宁 大连 116011)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患者的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来比较两组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 通过统计学检验,研究组在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等方面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护理干预;糖尿病;并发症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糖尿病逐渐取代传染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二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对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定论,但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减少”[1]。本研究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患者的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来比较两组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情况。通过统计学检验表明,研究组在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等方面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7~69岁,平均年龄为(56±5.2)岁,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全部患者的病理资料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于2014年发布的糖尿病治疗指南(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omplete Guide to Diabetes)病例要求[2]。患者自身和家属均被告知参与本次研究,且均签署自愿协定。医院也专门增设监护组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护。患者的家庭背景,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①通过诊断和主治医师病历调查的方式建立患者个人病情信息库,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登记,对患者家庭背景和亲属情况进行备案。②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院内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科普和讲解。开展讲座和专家会谈等方式对糖尿病的发病原理、糖尿病分型、常见护理注意事项进行科普和讲解,对相关的医护人员和监护护士进行再教育并设置考核,从而确保对医护人员教育质量的保证。③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对于处方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问,尽量把专业的用药和护理知识讲解的更加通俗和准确。从而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相关知识,理解和配合护理的相关措施。④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作息进行合理化和个性化。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观察和询问,在尊重患者个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科学化护理理念,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饮食和作息方案的制定。⑤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在照顾病情和伤势的前提下,制定适当的运动强度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主要护理人员走访的方式,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护和相关情况比较。通过比较患者的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来比较两组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数据软件包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以P≤0.05为显著性指标。

2 结 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护和相关情况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分别为5、14例,感染情况分别为1、9例,脑血管并发症分别为2、12例,下肢血管病变分别为7、19例,眼底病变分别为5、11例,通过比较患者的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来比较两组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情况。

3 讨 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3]。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二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4]。对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定论,但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减少”。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慢性疾病,除了治疗之外,医学护理对于糖尿病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5]。

本研究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患者的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来比较两组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情况。通过统计学检验表明,研究组在DKA、感染情况、脑血管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眼底病变情况等方面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其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P值均≤0.05,因此可以认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是特殊的患者群体,由于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糖尿病患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对于护理都有更大的依赖性[6]。因此科学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于患者心理需求的把握。将心比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在细枝末节处为患者考虑,营造出优良的医患互助氛围[7]。通过健康指导和个性化护理和运动方案指导促进患者保持健康,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1] 李会芬.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17(5):181-183.

[2] 李翠琼.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2):127-128.

[3] 吴橙香,燕建军.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18):2-4.

[4] 李弢,王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5):1985-1987.

[5] 吴群华.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1,23(16):155-156.

[6] 赵英,张倩.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81-282.

[7] 常小霞.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3):1017-1018.

R473.5

B

1671-8194(2017)26-0256-02

猜你喜欢

高血糖脑血管下肢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