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外渗输液

段 莹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急诊急救中心,辽宁 盘锦 124000)

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段 莹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急诊急救中心,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34例输液卡填写不完整,22例填写的输液滴速与实际不符,17例药物配置后放置的时间超过2 h,5例液体外渗。结论 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展开急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展开密切监测,并及时采取心理疏导、安全防护等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急性酒精中毒;静脉输液;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上升,社交也愈发广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率[1]。而作为急诊科一项常见的急重症,急性酒精中毒指的是在一次性饮酒过量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兴奋,随后被抑制,并表现出胡言乱语、意识错乱等精神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配合度不高,有时陪护人员也处于酒后状态,再加上他们就诊的时间通常为夜间,急诊室的护士比较少等原因,因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2]。而为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急诊护士就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预见意识,加大巡查力度,充分做好输液护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例,就其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4例,女42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32.6岁。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0.5~8 h,平均3.1 h;饮酒量均超过1000 mL;中毒程度具体为:52例轻度中毒,107例中度中毒,57例重度中毒。此外,有78例患者伴有外伤。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输液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输液卡是否存在遗漏的情况;输液卡填写的滴速与实际是否相符(误差范围在10 gtt/min以内即为相符);有无遵循无菌配药的原则,药物是否做到了现配现用(不超过2 h);输液对象有无错误;输液过程中液体是否出现外渗现象等。

2 结 果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34例输液卡填写不完整(2例漏填操作者签名,3例漏填输液滴速,8例漏填液体批号,10例漏填液体更换时间,11例漏填执行时间),22例填写的输液滴速与实际不符(9例填写的滴速过慢,13例滴速过快),17例药物配置后放置的时间超过2 h,5例液体外渗。

3 结 论

3.1 安全隐患分析:对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展开分析,发现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输液卡填写不完整、填写的输液滴速与实际不符、液体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主观因素: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就诊时间通常为夜间,此时,急诊室的当班护士比较少,且大多为资质比较低,护理技能及应激能力偏弱的年轻人员,再加上夜间值班的身心压力比较大,当工作繁忙时,情绪容易变得激动,一旦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就会失去逐渐,变得不知所措[3]。此外,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通常出现呕吐及烦躁等症状,护士不愿接近他们,甚至还会出现厌恶的情绪,导致无法全面落实巡视及查对等制度,进而诱发不良事件。②客观因素: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理展开分析,发现他们刚来医院时,比较急躁,不配合治疗,更有甚者还会出现过激行为。此外,陪同的人员比较多,对输液室的环境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其次,门诊输液室患者的流量大,周转快,护士需同时处置多名患者。此时,酒精中毒患者的家属比较紧张,会不停询问护士,使其分心,无法将临床观察及处置等工作落实到位。

3.2 护理对策:①加强急诊室护士的业务知识培训: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而言,由于其自身疾病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护患纠纷,一旦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就会引起恶性事件。因此,医院急诊室应针对护理治疗工作制定相关规范及准则,并加强对护士的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资质比较低的年轻人员,使其全面掌握急诊方面的知识[4]。此外,科室还应对护士进行定期考核,以督促其主动学习知识及技能,加强实践锻炼,从而充分促进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②补液措施:对于来补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需将其安置在安静区域,并以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将静脉通路快速打开。同时,为避免患者因躁动而出现针刺伤及液体外渗的情况,可采取留置针的输液形式,为确保药液迅速进入患者体内,还可采取双通路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③患者病情观察: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展开输液治疗时,需对其病情演变进行充分掌握:对于轻度酒精中毒患者,主要存在面色潮红、兴奋话多及呕吐等表现,其神志则处于清醒状态;对于中度及重度中毒患者,则存在心跳加快、呼吸衰竭、口唇青紫、皮肤湿冷、大小便失禁以及昏睡或昏迷等表现[5]。在输液治疗时,护士需对患者的病情展开严密观察,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a.呼吸道梗阻的观察与处理:在酒精的刺激下,患者会发生反射性呕吐的症状。当呕吐物反流并被误吸时,患者就会出现窒息表现,如面色发绀,气急等。此时,护士就需要将频繁呕吐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并将其口鼻腔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等及时清除干净,在诊区配置相应的吸引装置;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采取鼻导管给氧的处理措施;当患者存在窒息高危险时,则需向医师及时报告,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操作。b.对患者病情的进展有预见性:当患者中毒逐渐加深时,其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发生抑制,其临床表现也由躁狂变为昏睡,生命体征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等患者,在对其展开静脉输液治疗时,需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脉搏及血压。④心理护理:对于酒精中毒程度比较轻的患者,需对其展开相应的心理疏导,例如,有的患者在因为饮酒过量而被送往医院救治后,会担心受到家人的抱怨和不满,会出现“要回家”的情况,不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此时,护士可与患者家属展开单独的交流与沟通,随后共同来安抚患者。待将患者的自责心理消除后,护士需将酒精会对心肌、脑、肝等造成损害详细讲解给他们听,引起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学会珍惜生命,以后尽可能减少饮酒的量及次数。⑤安全防护:考虑到醉酒患者会伴有幻觉、四肢躁动及烦躁等症状,因而护士需使用床档及约束带等保护患者的安全。为避免出现坠床等意外事故,家属或护士需在床旁进行看护。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展开急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展开密切监测,并及时采取心理疏导、安全防护等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 冯霞.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64-1265.

[2] 范丽娟,李刚英,陈明惠.急性酒精中毒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J].华西医学,2014,29(05):942-945.

[3] 罗三妹.门急诊静脉输液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7):975-977.

[4] 王培.浅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J].求医问药,2012,10(9):307.

[5] 王海霞.门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2015,9(23):211.

R472

B

1671-8194(2017)26-0241-02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外渗输液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