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联合宫腔镜用于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7-01-16陈晓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宫腔镜肌瘤子宫

陈晓霞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妇科,辽宁 营口 115007)

超声联合宫腔镜用于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陈晓霞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妇科,辽宁 营口 115007)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间妇产科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成两组,传统经腹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对照组均明显长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其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输血、发热率、术后月经改善率与研究组相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的子宫肌层愈合率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采用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术中出血量少、恢复迅速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超声联合;宫腔镜;内凸型壁间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属于良性肿瘤,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0~50岁患者是其高发人群[1]。子宫肌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影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2]。宫腔镜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将黏膜下肌瘤切除,还能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和子宫切除术,目前其已经在大部分宫内良性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宫腔镜存在子宫穿孔并伤及邻近器官和体液超负荷等危险性[3]。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间,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妇科所收治的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子宫肌瘤患者施以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间,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子宫大小≤妊娠10周,宫腔长径≤10 cm,肌瘤直径≤6 cm,入选病例均要求保存生育能力,将手术禁忌证以及同时合并其他盆腔疾病、其他因素造成的不孕患者排除本次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传统经腹手术,研究组40例患者进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6~45岁,平均(33.56±3.2)岁,肌瘤直径为28~65 mm;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55岁,平均年龄35岁,肌瘤直径25~56 mm;合并基础疾病:8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作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均衡,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予以比较。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治疗方法:在患者下腹中间作手术需要的切口,逐层进入腹部,或者经腹腔镜将子宫浆肌层切开,对肌瘤结节予以剥除,剥除后进行检查,若对肠线未造成损伤,可将瘤腔管壁,并进行常规关腹操作。②研究组治疗方法:借助超声监视指导,术前2 h将200 μg米索前列醇置入患者阴道后穹隆处。采用静脉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方法,做好常规消毒铺巾工作,手术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进行超声监视,将300~500 mL的葡萄糖和浓度为0.9%的氯化钠液注入膀胱中,以达到膨宫的效果。于超声监视状态下,将瘤体表面内膜和肌瘤假包膜切开,静脉滴注10~20 U缩宫素,对肌瘤突出宫腔情况进行观察,采用电切环切割瘤体,结合卵圆钳作用将瘤体一并切除,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完成手术后将Folley导尿管置入宫腔中,将0.9%绿化内溶液注入球囊已达到止血作用,24 h后方可将其取出。

1.3 超声诊断具体应用:患者在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同时辅助超声检查,可起到连续性观察的效果。高热作用下的子宫壁强回声光带比较强,超声特征性图像改变也在于此,灌流液与组织在受热之后会汽化成气体状态,肌壁间有气体渗入后,即会形成回声较强的云雾状,手术操作可以此为依据。与正常宫体回声进行比较,子宫肌瘤主要表现出肌细胞增生减弱地带,结缔组织增生则表现出回声增强地带,也存在等回声区的可能性。

内突壁间肌瘤在正常子宫肌层实质回声中是呈现均匀分布状态的,主要以细小散状作为表现形式,以回声增强区或暗淡点状回声为主,与正常子宫肌层的实质回声比较,隐约分界情况非常明显[3]。

1.4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超声检查肌瘤残留情况为依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治疗效果满意: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月经无异常,超声检查发现肌瘤无残留;治疗效果不满意: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有所加重,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肌瘤残留的情况。分别在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月经量,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以后每年需要进行1次随访,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患者的妊娠和分娩情况。1.5 统计分析:用Excel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然后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应的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同时行t检验,治疗效果、复发率等实用(%)予以表示,χ2检验组间对比,将P<0.05作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标准。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上,研究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对照组明显多于研究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后的情况比较:研究组(n=40)手术时间(50±6)min、术中出血(115±8)mL、住院天数(4±0.5)d,对照组(n=40)手术时间(67±8)min、术中出血(140±8)mL、住院天数(6.5±1.2)d,t值分别为10.75、13.98,12.16,P<0.05。

2.2 对两组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后子宫肌层均完全愈合,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研究组子宫肌层的总的愈合率比之于对照组患者要明显票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手术愈合结果的比较,研究组n=40,1个月8(20%),3个月15(37.5%)6个月28(70%)12个月40(100%)。对照组n=40,1个月26(65%),3个月34(85%)6个月38(95%)12个月40(100%)。χ2分别为16.57、19.01,60.61,P<0.05。

2.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手术后,在6~12个月的随访期间内,平均随访时间(8.0±0.4)个月,研究组中共2例复发,复发率为5.0%,对照组中共3例复发,复发率为7.5%,组间统计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妇科中并不少见,临床对该病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其中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应用最广。为患者进行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肌瘤缩小或消除,缓解临床症状。随着宫腔镜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备受广大患者和主治医师的青睐与肯定。腹腔镜最突出的特点是可对宫腔予以直视,黏膜下和肌壁间内突型肌瘤为代表的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其不仅无需开腹,且不会造成明显创伤,术后恢复较快,术中出血量少,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也不会对卵巢功能产生任何不利影响[4]。通常情况下,宫腔镜手术不会出现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则较为严重,其中出血、静脉空气栓塞以及低钠血症性脑病、子宫穿孔等是该项手术主要的并发症[5]。

[1] 陈杰,李甘地.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59.

[2] 郭久柏,张琦,王慈英.宫腔镜联合 B 超切除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8(4):77-79.

[3] 谢秀媚.腹腔镜联合 B 超诊治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4):42-43.

[4] 刘美华.B型超声在宫腔镜切除子宫茹膜下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20(20):112-114.

[5] 娄玉芹,郭清,张铭娜,等.宫腔镜技术结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诊治宫内胚物残留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3,32(18):2800-2801.

R737.33

B

1671-8194(2017)26-0168-02

猜你喜欢

宫腔镜肌瘤子宫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宝宝在子宫内为何不长了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