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1-16袁大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普拉克帕金森帕金森病

袁大鹏

(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观察

袁大鹏

(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目的 探讨选择普拉克索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多巴丝肼;观察组:普拉克索;对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以及HAMD评分总有效率实施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HAMD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普拉克索,同选择多巴丝肼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可以有效将患者的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以及HAMD评分总有效率提高,最终确保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确切改善。

普拉克索;帕金森;临床效果

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对疾病临床症状加以观察,体现为平衡障碍症状、肌强直症状以及震颤症状等[1]。为了确定有效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加以治疗,将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展开多巴丝肼与普拉克索疾病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为52~75岁,平均年龄为(63.29±2.35)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0.6~13年,平均病程为(6.12±1.33)年;患者的Hoehn-Yahr分型为:属于Ⅰ级患者12例,属于Ⅱ级患者15例,属于Ⅲ级患者10例,属于Ⅳ级患者8例,属于Ⅴ级患者7例;观察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为53岁~79岁,平均年龄为(63.32±2.39)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0.7~15年,平均病程为(6.16±1.35)年;患者的Hoehm-Yahr分型为:属于Ⅰ级患者13例,属于Ⅱ级患者13例,属于Ⅲ级患者11例,属于Ⅳ级患者9例,属于Ⅴ级患者6例;选择标准:患者的疾病症状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波动,患者表现出精神障碍持续的时间超过2个月;对患者实施1个月的治疗后,未获得任何效果;患者未表现出肝肾功能损害的现象;两组帕金森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病程分布以及Hoehn-Yahr分型,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多巴丝肼,药物服用剂量为62.5毫克/次,用药频率为3次/天,用药治疗过程中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加以观察,依据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合理进行用药剂量的加减,但是每天用药量需要在720 mg以下[2]。观察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普拉克索,首次用药剂量控制为0.125 mg,用药频率为3次/天,用药治疗过程中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加以观察,依据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合理进行用药剂量的加减,但是每天用药量需要在1.5 mg以下。对于两组帕金森病患者,对其实施为期3个月的疾病治疗[3]。

1.3 判断标准

1.3.1 Webster评分判断标准。显效:最终减分率超过61%;有效:最终减分率在11%~61%;无效:最终减分率<10%。

1.3.2 HAMD评分判断标准。治愈:最终减分率超过75%;显效:最终减分率在50%~74%;有效:最终减分率在25%~49%;无效:最终减分率<24%。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所有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结果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统计学分析,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等对比以%形式实施χ2检验,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观察组52例帕金森病患者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发现,显效患者35例(67.31%),有效患者15例(28.85%),无效患者2例(3.85%),治疗总有效患者50例(96.15%);观察对照组52例帕金森病患者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发现,显效患者13例(25.00%),有效患者19例(36.54%),无效患者20例(38.46%),治疗总有效患者32例(61.54%);观察组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

2.2 HAMD评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观察组52例帕金森病患者HAMD评分发现,治愈患者25例,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9例,无效患者3例,治疗总有效患者49例(94.23%);观察对照组52例帕金森病患者HAMD评分发现,治愈患者5例,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12例,无效患者19例,治疗总有效患者33例(63.46%);观察组HAMD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

3 讨 论

对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加以分析发现,患者脑内表现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的现象后,从而导致出现了多巴胺缺乏的现象,进而表现出肌强直症状、震颤症状以及运动迟缓等系列疾病症状。当前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在实施疾病治疗期间,主要为了将帕金森病相关症状加以改善,对运动症状加以有效缓解,针对病残功能加以有效延缓,未获得疾病的具体根治方法。以往在选择左旋多巴加以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晨僵症状、运动波动症状以及少动等系列疾病症状,对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限制[4]。

作为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一种,普拉克索针对患者的D2受体以及患者的D3受体可以进行有效作用,并且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其针对患者体内多巴胺细胞凋亡以及患者的非多巴胺细胞凋亡可以进行有效阻断,针对醌基分泌可以进行有效抑制,针对不良反应表现加以有效缓解。其针对D2组受体将其有效激动后,可以将患者的帕金森运动症状加以有效缓解;针对并发症的降低可以进行有效促进,可以将药物使用量显著减少;可以将患者系列晚期并发症加以有效减少,例如将震颤症状有效减少,将药物具有的安全性能显著增加。其针对患者的帕金森抑郁症状加以有效缓解[5]。

综上所述,对于帕金森病患者选择普拉克索药物加以治疗,可以确保帕金森病患者的系列运动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可以将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此外可以将用药剂量显著减少,确保患者的Webster评分总有效率以及HAMD评分总有效率获得显著提高,从而获得显著的抗抑郁效果,确保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质量得以确切改善。

[1] 黄芳.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538-539.

[2] 蒋玲,刘骅.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27例[J].中国药业,2014,9(13):97-99.

[3] 惠晓亮,周育苗,毛滢,等.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105-107.

[4] 杨丹晓,谢阗,刘少玲,等.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86-1187.

[5] 纪新博,顾申红,容琼文,等.盐酸普拉克索配合神经节苷脂对帕金森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4):2693-2695.

R742.5

B

1671-8194(2017)26-0112-02

猜你喜欢

普拉克帕金森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