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

2017-01-16温丽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骨关节退行性关节镜

汪 翔 温丽芳

(解放军第九二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不同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

汪 翔 温丽芳

(解放军第九二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目的 对保守治疗与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8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Mazur及Tegner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创手术;保守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

踝骨关节病多由创伤引起,为临床常见性退行性关节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顽固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止痛药物等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太确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创手术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为了进一步对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笔者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8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39~74岁,平均年龄为(51.4±5.2)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8±0.4)年;其中左踝关节病变24例,右踝关节病变25例。观察组49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50.9±5.6)岁;病程为9个月~3.5年,平均病程为(1.7±0.7)年;其中左踝关节病变22例,右踝关节病变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X线片检查确诊;②年龄为35~75岁;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踝关节先天发育异常;②有踝关节感染或关节镜手术史;③踝部骨折愈合畸形;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因类风湿、痛风及结核病等导致的踝关节炎;⑥近6个月内踝关节接受过皮质激素注射。

1.2 方法: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常规功能锻炼。以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120603)治疗,每天剂量为240~480 mg,共分3次口服,持续10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一次2 mL,1天1次,持续10周,并行常规功能锻炼。

观察组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臀部调高,行局部麻醉。以止血钳对皮下组织进行分离,置入关节镜,经关节镜指导切除增生滑膜;对踝骨骨赘增生者对骨赘进行适当磨削,以射频及刨刀对剥离状态软骨碎片进行剥离。完成手术之后,定期注射玻璃酸钠,7天1次,指导患者开展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4 d起开始负重锻炼。

1.3 观察指标:①以参考文献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踝关节功能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小组人数。②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量表按照无痛到极痛记为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极度疼痛),得分越高,则疼痛越明显;以Mazur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症状与功能进行评价,该评分量表满分100分,共包括跛行、疼痛及背屈活动等12个项目,分值越高,则功能恢复越理想;以Tegner评分标准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0分:休假或残废;1分:可于平坦路面行走或坐着;2分:可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或进行轻度体力劳动;3分:可进行轻度体力劳动或行森林行走、游泳等娱乐体育项目;4分:可行中度体力劳动,或行滑雪、自行车骑行等娱乐体育活动;5分:可行重度体力劳动,或行滑雪、自行车骑行等娱乐体育活动;6分:可行网球及羽毛球等娱乐体育活动;7分:可行足球及跑步等体育运动;8分:可行垒球等体育运动;9分:可行摔跤、冰球等体育运动;10分:可行国家及国际级竞技体育运动。分值越高,则运动功能恢复越理想[3]。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49例患者,痊愈17例,占34.69%,显效25例,占51.02%,有效5例,占10.20%,无效2例,占4.08%,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49例患者中,痊愈11例,占22.45%,显效20例,占40.82%,有效6例,占12.24%,无效12例,占24.49%,治疗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04,P<0.05)。

2.2 临床指标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08±1.14)分,Mazur评分为(43.39±6.21)分,Tegner评分为(2.75±0.37)分。治疗后分别为(2.41±0.53)分、(87.53±10.26)分、(5.63±0.71)分;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6.95±1.27)分、(43.66±8.21)分、(2.81±0.63)分。治疗后分别为(3.15±0.26)分、(81.23±10.95)分、(5.69±1.4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Mazur及Tegn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活动后疼痛加剧,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创伤及特发性因素等,一般会累及到软骨、滑膜及韧带等踝关节组成部分。临床上目前治疗该病多采用活动治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提高关节周围肌力,改善韧带关节囊的稳定性,控制炎症及疼痛,保护软骨,改善关节内的力学环境,进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因视野暴露问题,效果均不太理想[4]。因此,寻找一种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科学有效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5]。

关节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微创手术,该术式因具有微创、恢复快优点,已经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Mazur及Tegner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与保守治疗相比,对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更确切。

总而言之,对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本研究试验时间短、样本量较小,因此,关于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方法还需临床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

[1] 张建武,杨红波.对比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距小腿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4(10):921-922.

[2] 谢卫勇,杨延军,黄刚,等.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7(5):90-91.

[3] 陈曦,赵巍,马立学,等.关节镜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23):118-119.

[4] 王泽茂,牟明威,孙国睿.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7(22):144-145.

[5] 王玉晶.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7):67-68.

[6] 况丽,曹洪,张磊等.微创手术和常规保守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7):970-973.

[7] 王予彬,朱文辉.老年骨关节病的微创手术与康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2):71-72.

R684

B

1671-8194(2017)26-0089-02

猜你喜欢

骨关节退行性关节镜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